悟空那诛心之问,如同将一颗投入深潭的巨大顽石,在观音菩萨看似平静的心湖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灵山旧事,真假美猴王……这本就是一桩笼罩着迷雾的公案。当年她便觉得事有蹊跷,处处透着不自然。
那六耳猕猴出现得太过巧合,神通手段与悟空一般无二,连金箍棒、紧箍咒都一般无二,这本身就极不寻常。而谛听伏地不敢言,更是耐人寻味。
最终虽由佛祖金钵盂罩定,一语定性,六耳伏诛,一切看似圆满落幕。
彼时,她只觉那“六耳猕猴”被金钵罩住时,其气息陡然间变得异常混乱而微弱,仿佛被某种更宏大、更绝对的力量强行覆盖、定义,最终那一声来自佛祖的断喝“六耳猕猴也”,便如天道法旨,不容置疑地烙印在在场每一位菩萨罗汉的认知之中,所有细微的不谐之处都在那无上佛光之下显得微不足道,甚至自我怀疑是否过于执着于表象。
她清晰地记得,当那金钵抬起,只余一团模糊焦骸时,那真正的“孙悟空”垂首合十,口称“谢我佛恩典”时,眼神深处一闪而逝的,究竟是历经磨难终得正果的释然,还是……某种难以言喻的空洞与沉寂?
这细微感触,在当时那“圆满”的氛围下,只如清风拂过莲台,未曾留下痕迹。可如今想来,那一瞬间的异样感,竟如雪泥鸿爪,在此刻被无限放大,变得清晰无比,刺目锥心。
当时她虽有一丝疑虑,但出于对佛祖无边智慧与神通的绝对信任,便将那丝疑虑归于是自己修行不足,未能尽窥佛法奥妙,遂将此案封存于心,不再深究。
然而如今,这魔猴归来!其神通诡异霸道,前所未见,心性更是彻底颠覆,与昔日那虽顽劣跳脱却灵性十足、甚至偶有赤子之心的悟空判若两人!
这绝非简单的“堕入魔道”西字可以解释!更可怕的是,他首接点破了那场公案中最核心的疑点!
不仅如此,她更能隐约感知到,眼前魔猴那浩瀚死寂的魔气深处,竟死死禁锢着一缕极其微弱、却无比纯粹、无比桀骜、与她记忆中那猴头一般无二的先天灵明石猴的本源气息!
那气息被压抑、被扭曲、被无尽的怨毒与杀意包裹,如同被压在九幽最底层的火炬,虽暗弱,却始终不灭,并对外界,尤其是对佛门气息,散发出一种源自灵魂本能的、近乎绝望的暴怒与排斥!
这绝非一个“外来”的魔头所能伪装!这更像是一个被夺走一切、打入深渊的原本灵魂,在极端痛苦与怨恨中滋生出的毁灭性力量!
为何那么巧?为何谛听不敢言?为何“悟空”成佛后判若两人,失了那份天生的桀骜与灵性?为何这“魔头”对灵山、对如来抱有如此深刻、如此纯粹的、仿佛源自血脉骨髓的冰冷杀意与怨恨?
再联想到之前金蝉子那异常的焦虑与暗中探查、地府传来的些许风声、佛祖对魔猴定性后却并未立刻采取雷霆手段的微妙态度……无数的疑点,如同沉睡的火山灰,被悟空的话语彻底点燃,汹涌喷发,在她心中交织碰撞,最终隐隐指向一个她过去从未敢深思、却又无法忽视的可怕可能性。
这可能性太过骇人,足以颠覆她对佛法、对灵山、甚至对自身信仰的认知!若一切为真,那不仅是悟空一人的冤屈,更是对整个佛门公义、对“佛法无边”这西个字的巨大讽刺!
她不禁自问,自己这救苦救难、慈悲度世的宏愿,在这等泼天隐秘与可能存在的至高层的“安排”之下,究竟意义何在?
自己所坚信并维护的秩序,其根基又是否如想象中那般坚不可摧、光明正大?一种前所未有的寒意,悄然浸透了她的紫竹心。
难道……当年灵山雷音寺内,在那金钵盂罩下的瞬间,发生的并非简单的“辨明正邪”,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瞒天过海的——偷梁换柱?!
那如今端坐灵山莲台、受封斗战胜佛的……莫非真是那……六耳猕猴?!
而眼前这个煞气滔天、冰冷死寂、欲要掀翻一切的魔猴,才是真正的……孙悟空?!
这个念头刚一浮现,就如同一道九天霹雳,炸得观音菩萨心神摇曳,几乎难以自持!若果真如此,那如来佛祖……他为何要行此等逆天之事?
这背后所牵扯的因果、所图谋的东西,该是何等惊天动地?!又何等……令人恐惧?!
她下意识地想要运转佛法,强行压下这个“大逆不道”的念头,坚定对佛祖的信仰,告诉自己佛祖佛法无边,所做一切必有深意,非她所能妄加揣度。
但是……看着下方那魔猴冰冷嘲讽、仿佛看透一切的眼神,感受着其身上那与佛门力量格格不入、甚至隐隐相互克制的湮灭气息,再捕捉到那被磅礴魔气死死镇压、却依旧顽强存在的一丝微弱而熟悉的波动……她那亿万年不曾动摇的坚定信仰,第一次产生了一丝细微的、却足以蔓延开来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