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什么是儒商? > 第68章 券浪颓偏(第2页)

第68章 券浪颓偏(第2页)

当晚,儒商会馆密室的烛火比往常亮了许多,九根青铜灯台并排摆在案上,火焰跳动着,映得案上的“盐铁券”泛着冷光。

孔丘坐在主位上,手里捏着那张盐铁券,指腹反复着券面的刻字,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昨晚阳虎夺叔孙半军,少正卯的盐铁券就趁势流通——他们想把鲁国的工商业绑在盐铁铜跨境贸易上,也就是把鲁国绑在晋齐的战车上,最后吞了鲁国的百姓和土地。咱们不能让他们得逞。”

冉耕第一个开口,他把厚重的粮账摊在案上,手里握着一支竹笔,笔尖顿了顿:“夫子,咱们三大产业——仁义铺、孔学私塾、农具坊,要是能统一拒收盐铁券,就能断了它的流通路。您想啊,仁义铺管丧葬,百姓办丧礼得买棺、买明器,要是咱们不收券,他们就得用实粟或铜币;孔学私塾管教育,士子上学得交学费,要是咱们不收券,他们也得用实粟或铜币;农具坊管畎亩,农夫买铁犁、修农具,要是咱们不收券,他们还是得用实粟或铜币。这三样都是百姓刚需,少正卯的券没了流通路,自然就成了废纸。”

子路握着腰间的剑,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声音里满是怒火:“我早看少正卯不顺眼!他那盐铁券就是骗人的废纸,靠着阳虎的势力才敢流通!我带咱们的暗兵器坊匠人们把他的亳社拆了,让他知道咱们儒商会馆的厉害!”

冉有赶紧摆摆手,拿出密运兵器的账册,声音沉稳:“子路师兄别急。咱们现在不能硬碰硬——阳虎刚夺了叔孙半军,手里有兵,肯定盯着咱们的暗兵器坊。拒收券是第一步,第二步得抬粮价——少正卯的券按三石粟一张发行,要是粟价涨了,他的券就不值钱了。百姓发现用券换不到足够的粟,自然就不会再买券,甚至会去亳社赎券,到时候少正卯的库存肯定不够,券价一跌,他就完了。”

子贡眼睛一亮,凑到案前,声音里满是机灵:“我有办法抬粮价!咱们手里有一百西十石粟和一百万铜币,明天我们儒商会馆在曲阜市集公开每日粮价,让丧户用家里粟来抵押仁义铺丧礼铜币,只要仁义铺丧礼铜币兑换粟价涨了,粟价自然就涨了。不出二十天,粟价估计能涨二成!”

宰予也跟着点头,手里捏着一卷《礼》简:“我还能让孔学私塾的及门弟子去市集散布消息——就说‘少正卯的盐仓里没多少盐,券换不到货’,再让丧户说‘仁义铺不收券,券没用’,搅乱少正卯的舆论。百姓们一听,肯定会慌,到时候挤兑的人更多,少正卯就算有再多库存,也扛不住!”

孔丘点点头,把盐铁券放在案上,指尖按在“亳社”二字上,声音平静却坚定:“好。明天一早就发公告——儒商会馆旗下所有产业,只收实粟和铜币,拒收盐铁券。冉有,你现在就去孟孙氏府邸,见孟孙何忌,让他也发公告,孟孙采邑的市税、田赋,也只收实粟和铜币,不收盐铁券。三桓和陪臣的夺权决战从打压盐铁券正式开始了。”

冉有起身,手里拿着公告的草稿:“我这就去,保证今晚就把公告定下来。”

密室里的烛火渐渐稳了下来,九位弟子分头行动:

冉耕去核对粮库的粟量,确保抬粮价时有足够的储备;

子路去暗兵器坊,让匠人们加强戒备,防止陪臣集团异动;

冉有去孟孙氏府邸,敲定公告的细节;

子贡去安排市集的粮价公示,联络仁义铺的丧户;

宰予去孔学私塾,让弟子们散布消息;

孔鲤去整理孔学的学费记录,确保只收实粟和铜币;

冉雍去检查农具坊的账目,停止盐铁券的交易记录;

颜回去仁义铺,跟伙计们交代拒收券的注意事项;

闵损派人前往费邑、郈邑、郕邑的仁义铺分号,传达拒收券的指令……

每个人的动作都快而稳,像在织一张网——一张困住盐铁券、护住百姓的网。

西月廿五的晨光刚亮,曲阜的市集就炸了锅——儒商会馆的公告贴在城门口的青石墙上,红底黑字,格外醒目:

“鉴于对亳社盐铁券可能存在的风险,恐害百姓利益,本会馆旗下孔学私塾、仁义铺、农具坊,即日起只收实粟与铜币,拒收盐铁券。凡持券者,请勿前往本会馆旗下产业交易,以免徒劳往返。”

公告刚贴出没多久,孟孙氏的公告也贴在了旁边:

“孟孙采邑市税、田赋以及丧葬明器坊,只收实粟与铜币,盐铁券概不流通。凡孟孙采邑百姓,请勿持券进行交易,以免耽误农事。”

百姓们围着公告,议论纷纷。一个穿粗布衣裳的丧户攥着盐铁券,急得首跺脚,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我昨天刚用三石粟换了一张券,想给老爹买口好棺,现在仁义铺不收,这券不就成了废纸?我老爹还等着下葬呢,这可怎么办啊!”

旁边的农夫也叹了口气:“我还想用三张券交给农具坊畎亩技改也不收,这券有啥用?百姓们等着铁犁种地,要是种不上地,今年就得饿肚子!”

人群里,子贡雇的“说客”趁机开口,声音不大却足够让周围人听见:“我听说啊,少正卯的盐仓里没多少盐,昨天有人去换盐,他说‘盐还没到,过几天再来’,我看啊,他就是没盐,券就是废纸!还是粟和铜币实在,能吃能用,比券靠谱多了!”

这话一出口,百姓们更慌了。有人赶紧往亳社跑,想把券赎回来;有人去市集买粟,怕粟价涨了买不到;还有人把券扔在地上,用脚使劲踩,嘴里还骂着:“商正这个骗子!骗咱们的粟,发这种没用的券,不得好死!”

亳社门前,赎券的队伍排了半条街,百姓们手里攥着券,踮脚往门里望,嘴里还不停喊着:“快开门赎券!我们要粟!不要券!”

亳社的小二堵在门口,脸色惨白,手忙脚乱地解释:“大家别挤!商正还没下令,等大人来了再说!”可百姓们根本不听,还在往前挤,有的甚至想砸门。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