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封神英雄榜之伯邑考 > 第 143章 谷中匠心 一寸木里藏山河(第1页)

第 143章 谷中匠心 一寸木里藏山河(第1页)

“公子!”李木匠踩着梯子,正给连弩的机括上油,见伯邑考进来,手里的油布都忘了放下,“您来得正好,新做的‘百足梯’成了,您给看看!”

所谓“百足梯”,是架能自由伸缩的云梯,梯身由数十节短木组成,用铜轴连接,展开时能达三丈高,收拢后却能塞进半人高的木箱。李木匠踩着梯子演示,轻轻扳动梯侧的机关,梯节便“咔嗒”作响地伸展,顶端的铁钩弹出,牢牢抓住石窟的岩壁。

“这轴用的是陨铁,”李木匠指着连接的铜轴,上面刻着细密的花纹,“刘吉说这叫‘防滑纹’,转起来不打滑,还能防锈。您看这钩子,做成了鹰嘴样,哪怕是湿滑的城墙,也能勾得牢。”

伯邑考接过梯子的扶手,入手冰凉却不滑手——原来扶手上缠着浸过桐油的麻绳,还特意做了防滑的结节。“不错,”他试着拉动机关,梯节伸缩自如,“但梯身太沉,寻常士兵怕是扛不动。”

“这个早想到了!”刘吉抱着个木盒跑过来,盒里装着几个齿轮,大小不一却齿齿相合,“我做了套减重装置,把梯身的木料换成中空的,里面衬竹骨,重量减了三成,还更结实。这齿轮安在梯底,拖着走都不费劲。”

他边说边演示,将齿轮扣在梯底的凹槽里,轻轻一推,沉重的云梯竟真的顺滑地滑过地面,在雪上留下浅浅的痕迹。“而且啊,”刘吉压低声音,指着梯节的暗格,“这里面能藏箭!二十支短箭,够爬梯时防身用。”

陈胭提着药箱从药石窟里出来,药箱上的铜锁刚打开,就飘出股草药味。“我给齿轮配了防锈膏,”她举起个陶罐,里面的膏体呈墨绿色,“用艾草、松香和猪油熬的,涂在轴上,既能润滑,冬天还不冻住。刚才试了试,涂了膏的齿轮转了百圈,一点杂音都没有。”

伯邑考看着陶罐里的药膏,忽然想起去年在山隘,士兵们的兵器总被冻住,拔都拔不出鞘。那时陈胭就守在营里,用烈酒煮艾草给兵器去腥,如今竟琢磨出了防锈膏,连膏体的颜色都调得柔和,说是“看着不吓人,新兵才敢用”。

浅?从文书窟里出来,手里捧着本厚厚的账册,册页上记着工坊的收支:“公子,这是上月的用料清单。铁力木用了三十七根,陨铁十二斤,桐油九坛……结余的银子,我想着给工匠们添些御寒的棉衣,赵工匠的手冻裂了,还在坚持刻榫卯。”

账册旁还夹着张图纸,是浅?画的棉衣样式,在肘部和肩部加了耐磨的补丁,袖口缝了收紧的绳带。“我问过伙房的张婶,”她指着图纸上的夹层,“这里面能塞芦花,比棉花暖和还便宜,百姓家里都有,容易得很。”

伯邑考翻到账册最后,见浅?在空白处写着行小字:“初十,李木匠孙子过周岁,送了套木刻的小弓箭;十五,赵工匠娘病了,陈胭姑娘给开了药。”字迹娟秀,却透着股暖意。

走到最深处的兵器窟,里面的景象让人眼前一亮:墙上挂满了改良的兵器,长柄刀的刀柄缠着防滑布,枪尖的侧面开了血槽,连盾牌都做了镂空的观察窗。角落里堆着些废弃的零件,一个断了的木牛腿上,竟被改成了盛放火药的容器,上面还贴着“试用三号”的标签。

“这是王猛弄的,”李木匠摸着那容器,嘿嘿首笑,“他说扔了可惜,改改还能用。别说,这木腿中空,装火药正好,还防磕碰,比陶罐结实多了。”

伯邑考拿起容器细看,断口处被打磨得光滑,还钻了个小孔用来引线,显然是花了心思的。“不错,”他点头,“废物利用,既省了料,又多了个用处。让刘吉算算尺寸,看看能不能批量做。”

夜幕降临时,工坊里点起了油灯,灯芯是用浸过蜡的棉线做的,比寻常灯芯亮堂还省油。工匠们围坐在火堆旁,赵工匠在给木梯刻花纹,李木匠在削木牛的蹄子,刘吉在画齿轮的图纸,陈胭帮着给大家的冻疮涂药膏,浅?则在核对明日的用料清单。

伯邑考坐在火堆旁,看着跳动的火光映在众人脸上,忽然觉得这些冰冷的器械都有了温度。铁力木的坚硬里,藏着对幼苗的呵护;齿轮的精密里,藏着让士兵省力的心思;甚至连废弃的木腿,都藏着不浪费一寸材料的珍惜。

“公子,”李木匠递来块刚削好的木牌,上面刻着“守拙”二字,“这是给工坊题的,我觉得咱做这些东西,就得笨功夫,一点一点磨,急不得。”

伯邑考接过木牌,木质温润,刻痕深浅均匀,连边角都打磨得圆润。他忽然明白,所谓匠心,从来不是奇技淫巧,而是把每个细节都往实处做——知道士兵扛梯子累,就想办法减重;知道工匠手冻裂,就添件带芦花的棉衣;知道一寸木料来之不易,就连断了的木腿都要改成容器。

离开工坊时,谷口的老松在风中轻摇。伯邑考回头望,油灯的光从石窟的窗棂透出,像撒在山谷里的星。他知道,这些藏在木石里的心思,终会化作护佑西岐的力量,就像这铁力木,看似沉默,却能撑起千斤的重量,稳稳地托住一片天。

伯邑考与苏护谈罢军民安置的细节,目光落在帐外操练的士兵身上。晨光里,西岐的战车与冀州的骑兵正配合演练,马蹄声与车轮声交织,透着一股蓬勃的生气。他指尖无意识地着案上的竹简,心中却泛起一阵深沉的思绪。

“如今兵马总算齐整了。”他暗自思忖,目光掠过帐角堆放的粮草清单——西岐的仓廪早己备好,苏护从冀州带来的粮草也清点入库,支撑二十万大军数月不在话下。帐外传来姬发与苏全忠讨论阵法的声音,赵将军正在重整新兵,李都尉忙着勘察地形绘制舆图,一切都在朝着有序的方向推进。

可他心中总有一丝难以言明的沉郁。这并非担忧粮草短缺或兵甲不足,而是源于对这片天地的敬畏。他比谁都清楚,自己身处的并非寻常乱世,而是那封神榜上记载的劫数轮回之地。闻太师的雌雄鞭、黄飞虎的五色神牛、甚至那远在朝歌的妲己,背后都连着仙家道法、阐截纷争。

“我们的兵马再精,粮草再足,在那些腾云驾雾的仙神面前,又能有几分胜算?”伯邑考轻轻叹了口气。西岐的仁义能聚拢人心,却挡不住九龙神火罩的烈焰;冀州的勇毅能破阵杀敌,却敌不过诛仙阵的锋芒。他想起比干丞相挖心却未死,想起苏护父子绝境逢生,这些看似侥幸的转机,背后似乎总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拨弄。

帐外的风卷着军旗猎猎作响,像在提醒他前路的凶险。他知道自己不能退缩——身后是十几万百姓的期盼,是西岐与冀州将士的信任,更是推翻暴政、还天下清明的信念。可每当夜深人静,想起那些封神榜上的名字,想起那些注定要在劫数中陨落的忠魂,他便忍不住自问:

“凭我们手中的刀枪、心中的仁义,真能在这场仙神博弈的棋局里,为这些追随我们的人挣出一条生路吗?真能在这封神世界里,稳稳站住脚跟吗?”

苏护似乎察觉到他的走神,递过一杯热茶:“公子在想什么?”

伯邑考回过神,接过茶盏,暖意顺着指尖漫开。他望着帐外阳光下操练的士兵,那些年轻的脸庞上写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忽然觉得,无论前路有多少仙神劫数,至少此刻,他们握着的刀枪是真实的,守护的百姓是真实的,这份想要让天下安定的心意,也是真实的。

“没什么,”他微微一笑,将杂念压在心底,“只是在想,该让弟兄们多备些御寒的衣物了,入秋后的山风,怕是要更冷些。”

或许在这封神乱世里,站稳脚跟的底气,从来不止于兵马粮草。还有这些活生生的人,这份不肯向暴政低头的勇,这份愿为苍生赴险的仁。哪怕前路有仙神挡道,他也得带着这些人,一步一步走下去。

求好书评,求为爱发电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