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是我。咱们一个一个问题来。”
她的话音刚落,记者立刻抛出问题。
“周屿同学是高三才到您班上的,对吗?”
徐幼音点点头:“是的,他之前其实在课改班。因为分班考试那天高烧失利,才来到了我的班上。”
这一句话,立刻让记者们捕捉到亮点。
有人兴奋地追问:“这岂不是从山顶跌落低谷,再冲上了更高的山顶?”
闪光灯再次一阵狂闪。
徐幼音保持着笑容,轻轻点头:“没错。”
随后,她便声情并茂、不疾不徐地讲起了这一年来周屿的故事。
——实际上是昨晚回家就一首想着的台词啦!
三分事实,三分情感渲染,三分艺术加工,再加上一分点题升华。
在她的叙述里,周屿被勾勒成那个不卑不亢、不骄不躁,从低谷再度登顶的励志少年。
话音落下,记者们竟罕见地安静了两秒。
随即,镁光灯又“咔咔咔”闪个不停。
——好故事!够励志!
这就是他们最想要的“爆点”。
甚至连标题都想好了:《高烧失利跌入普通班,他却一路逆袭成了新科状元》
。。。。。。
。。。。。。
与此同时,
晓英酒楼门口己经排起了长龙。
只是,今天的人比往常多得出奇,
从一大早就有人守在门口。
除了正常来吃饭的客人,
还有一批锲而不舍、选择“曲线救国”的记者。
他们在学校扑了个空,干脆追到家门口来,结果……当然,又是扑空。
可话说回来,既然都跑这一趟了,总不能空着手回去吧?
于是,采访家长成了“退而求其次”的目标。
这一闹腾,街坊邻居也被吸引过来。
熟悉的,当场就笑着道喜;
不熟悉的,则抱着好奇心,凑上前七嘴八舌地打听那位“状元”的点点滴滴。
顷刻之间,小酒楼门口热闹得仿佛“六大派围攻光明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