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珂斩钉截铁的拒绝,像一盆冰水,将高伟心中最后一丝侥幸彻底浇灭。他带着满腹的失望和困惑离开了县城那个曾经温暖、如今却感觉有些陌生的家。驱车返回高家湾的路上,他的心情异常复杂。
起初是难以释怀的郁闷和不解,但渐渐地,一种庆幸感竟悄然浮上心头。他原本盘算着,等自己的那笔五年定期存款到期后,就和罗珂好好商量一下家庭资金的规划,毕竟孩子渐渐大了,未来的教育、生活开销会越来越多,夫妻之间理应更加坦诚,共同筹划。现在看来,幸亏自己当时资金紧张得早,还没来得及向罗珂透露这笔存款的存在!否则,以她昨晚那种严防死守、寸土不让的态度,这笔钱恐怕也会被牢牢攥住,自己想动用更是难上加难。
“钱还是握在自己手里踏实啊。”高伟在心里苦笑一声,对夫妻间这种突如其来的隔阂与算计感到一阵心寒。回到高家湾,他径首去了镇上的银行。站在柜台前,看着存折上那笔即将到期的巨额数字,他的手却犹豫了。若是以前在城里开公司或者做项目,资金周转不灵,他可能会更果断地调用这笔钱,因为他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和行情,很快就能赚回来填补上。但自从扎根农村,搞起这看似简单实则繁琐无比的农业,他才真切地体会到,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投入周期长,回报慢,市场波动大。提前支取这笔钱损失的利息足够厂子运行一段时间了。
“难道真要走到这一步吗?”高伟盯着存折,眉头紧锁。巨大的利息损失像一块石头压在心上。
就在这时,他想到了陈红。那个在省城商海沉浮、处事干练又对他多有扶持的女人。虽然向她开口借钱难免有些抹不开面子,但相比之下,陈红的豁达和实力,似乎比妻子罗珂的冷漠和防备更值得信赖。而且,这毕竟是商业周转,打欠条、算利息,清清楚楚,不掺杂复杂难言的家庭情感纠葛。
权衡再三,高伟深吸一口气,走出银行,拨通了陈红的电话。电话接通,他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静而坦诚:“红姐,没打扰你吧?我这边……遇到点难处,资金周转出了点问题,急需二十万救急。你看……方不方便?”
电话那头的陈红,几乎没有丝毫犹豫,声音依旧爽利:“二十万?行啊。你过来拿吧。现金,不走账,方便些。我这几天凑一下,凑齐了给你电话。”
陈红如此干脆的回应,让高伟悬着的心一下子落回了肚子里,同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这种被信任和支持的感觉,与在罗珂那里碰的钉子形成了鲜明对比。
几天后,高伟如约前往省城陈红的办公室。陈红将一个装着现金的牛皮纸袋推到他面前,然后靠在椅背上,看着他,语气带着几分关切和提醒:“小高,你投在‘高家湾农业’的钱,我知道你费了心血。但做农业不容易,周期长,见效慢。我的想法是,你再坚持两年看看。通睿这边我本来打算过一段时间我们几个股东一起盘盘账,算一下分红一次。你看看如果实在做不下去,也别硬扛着,完全可以回来。通睿这边,总经理的位置我一首给你留着呢。”她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道:“有时候,退一步,未必是坏事。”
高伟听出了陈红话里的潜台词,想着自己是为了通睿分红的事情。他连忙摆手,诚恳地解释:“红姐,你千万别误会!我可不是为了通睿分红的事。就是单纯的短期资金周转,超市那边压款太厉害,生产又不能停。我盘算了一圈,能帮我而且我信得过的,也就红姐你了。这次真是多亏你了!”
陈红笑了笑,没再深究:“那就好。晚上有空吗?一起吃个饭?”
高伟心里记挂着厂里的事,也想着尽快把钱带回去,便婉拒了:“姐,饭就不吃了,厂里一堆事等着。这钱,”他拿起沉甸甸的纸袋,“我给你写个欠条吧?亲兄弟明算账,我知道你这钱也是临时凑的,不能让姐白帮忙。”
陈红欣赏地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嗯,是凑的,不然也不会让你等两天。写一个也好,规矩不能坏。”她深知商业规则和人情分寸的重要性。
高伟认真写好了借条,注明借款金额、日期和还款期限,按上指印,郑重地递给陈红。为了方便高伟算账,陈红又让高伟写了张借条一式两份,离开陈红办公室,驱车返回的路上,高伟的心情复杂。一方面,资金的燃眉之急暂时解决了,让他松了口气;另一方面,陈红的雪中送炭、处事周全,与妻子罗珂的决绝冷漠、界限分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他不禁感慨,有时候,商业伙伴间的信义和担当,竟比夫妻之间的扶持更显得可靠和温暖。这种对比,让他对自己的婚姻和未来,产生了一丝难以言喻的迷茫和审视。然而,眼下最重要的是稳住“高家湾农业”的阵脚,这场资金危机,总算暂时渡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