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询舟于是带着“盖世医圣为何突然来我家”“不是说她古稀之年,已是白发老妪吗”“为何她如此驻颜有术”等疑惑出了家门,刚走到街上,所有的疑惑便又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晚春时节,恰逢休沐,曲江边上停满了轻车骏马,远望江上芳草长堤,天水一碧,染就一江春水,箫鼓画船,轻舟短棹,隐隐笙歌处处随。
江头的宫殿千门尽锁,岸边的细柳和新蒲草绿意盎然。四方流寓,曲中名妓,一切好事之徒,无不咸集。高阜平冈上有纨绔子弟们走马放鹰、斗鸡蹴鞠;茂林清樾,文人墨客劈阮弹筝,笑谈风流韵事。浪子相扑,童稚纸鸢,老僧因果,瞽者说书。立者林林,蹲者蛰蛰。[二]
饮下一杯雪醅酒,醖厚清劲,暖风熏得陆询舟又醉了几分。
春衫轻薄,阳光明媚,她懒洋洋地躺在草坪上,学苏东坡“草为茵而块为枕兮”,此刻耳边不知是哪户大家的乐师正唱着欧阳修的《采桑子》: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友人于六郎笑着调侃她:“陆辞非,宫里家中的规矩多,你如今倒是俯仰随意,置自己‘少年君子’的名号不顾呐!”
“这‘少年君子’的名号是他人冠的,他人觉得,我又不觉得,且随他去,我行我素。”
“你倒是豁达,不晓这世间愁为何物。”
另一位友人韩二娘笑道,接着又饮了一杯,抬首边看见远处停下的宝马香车上下来了一位身姿艳逸、容貌倾国的女子。
这位韩二娘本是女儿身,却是个爱美人入骨的性子,于是便拉拉陆询舟的袖子,激动道:“陆大游侠!快看!美人!”
美人下车后居然朝他们的方向走近。
陆询舟用手枕着头,继续闭目养神:“我对美人不敢兴趣。”
于六郎挑挑眉:“看你这清心寡欲的模样,怕不是有心上人了?以前都没见你对美人如此冷漠。”
“嗯。”陆询舟微微颔首。
但是她的心上人后日就要成亲了。
即使她知道李安衾与江鸣川那厮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行为,可她还是醋得很。圣人的态度她至今还摸不清,不过估计够呛。
“真的?那他于你为何?”
陆询舟喃喃自语,重复了一遍。
“她于我为何?”
韩二娘眼瞧着美人仪态翩翩地走到他们的旁边,正兴奋地想与她搭讪几句,谁料美人却淡淡地同韩、于二人使了个示意安静的眼色
不知为何,这位美娘子气质华贵,仅仅是一个眼神便让他们感到上位者的不怒自威。
耳边的曲子又换一首,箫筝共奏,伶人又唱起南唐后主的《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美人跪坐在陆询舟身旁。
“还似旧时游上苑——”
陆询舟的鼻尖动了动,嗅到一丝熟悉的牡丹花的清香。
“车如流水马如龙——”
美人抚上陆询舟的额角,陆询舟已然意会。
她睁开眼,看见她的公主殿下跪坐在她身旁,眼波温柔,勾人的桃花眸微微上扬。
和风拂暖,春衫正薄。阳光灿烂,鸟鸣啁啾,彼时她们正年少。
她于我为何?
“花月正春风——”
她是我年少唯一的轻狂。
[一]这一段和上两段摘自网络。
[二]主要借鉴了张岱《陶庵梦忆》中《扬州清明》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