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可不去想什么新军没有训练好,就被人设局,贸然拉上战场,而且,后勤补给严重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去跟建奴打,不全军覆没才怪。
徐光启的新军,与其说是训练失败,不如说是失败于大明内部的党争。
崇祯不去想那么多,他只知道,徐光启的新军失败了。
崇祯:“他昔日曾训练新军,有朝廷支持,尚且一事无成,自己跑到庆阳府,穷乡僻壤之地,能成什么事?真是自甘堕落。”
崇祯心里的怒火,又有些腾起了。
崇祯:“罢了。这铁驴旗子军,或许只是跟庆阳府的民团恰好重名,最多互相之间有些渊源,绝不可能是同一支民团。从西北到辽东,数千里之遥,中间隔着北虏各部……榆树湾民团,又哪里能过得去!”
“不过,这也说明,铁驴旗子军或许源自我大明,就如东南沿海的郑芝龙。既然其在辽东与建奴作战,就可为我大明所用。朕决定,效仿招安郑芝龙之事,令孙承宗招安铁驴旗子军,你们觉得如何?”
温体仁开口了:“皇上英明。铁驴旗子军与建奴为敌,正可招揽之。只要赐给他们一个出身,朝廷不用花费一分钱粮,就能让他们在辽东与建奴厮杀,不管谁胜谁败,辽东都能稳如泰山。”
温体仁一向善于迎合上意,而且,他对贼寇的主张,是宜抚不宜剿。
现在皇上有意招揽铁驴旗子军,温体仁自然是举双手赞成。
温体仁开了口,周延儒、钱象坤自然是立刻附和。
何如宠是温和派,也不愿意打仗,朝廷要招抚铁驴旗子军,共抗建奴,正合他的心意,也是表示赞同。
只剩下钱谦益自己,他要是反对,就被彻底孤立了,还会触怒皇上,也只能表示赞同。
崇祯看到自己一个提议,得到内阁一致赞同,不由心中得意。
他还是有明主之姿的,大明在他手中,已经再现中兴的迹象。
崇祯:“既要招抚铁驴旗子军,不知该许以何职位?”
温体仁:“招抚郑芝龙,是许以游击之职。既是效仿郑芝龙之事,不如同样许以游击之职。”
崇祯:“好。就这样定了。许以游击之职,让孙承宗招揽铁驴旗子军。”
崇祯做事,还是颇为果断的,该封的官,他也舍得封。
当然,他杀人的时候,同样果断。手下没兵的文官,或者是战败失去了兵权的武将,崇祯说杀就杀,毫不犹豫。
在崇祯看来,给个游击之职,已经不算小了。
游击是三品武职,是有权利“提督某路军务”的。
嘉靖后,实授游击可以加“将军”号,称游击将军。
铁驴旗子军,是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民团。
朝廷以游击的武职来收编他们,已经算是天大的恩赐了。
议事结束,几位阁老出来。
钱谦益与众人不合,自然是径自离去。
何如宠跟众人拱拱手,一副老好人姿态,也告辞离开。
温体仁、周延儒、钱象坤三人并肩向外走。
其他小太监等,自觉拉开一定距离。
温体仁:“最新一期的《榆树湾日报》,两位可看了?”
《榆树湾日报》只在榆管区发行。
不过,有商队在榆管区购买之后,贩卖到江南、京师等士绅云集,文风兴盛之地。
所到之处,大受欢迎。
在榆管区五毛钱一份的《榆树湾日报》,到了京师,轻松卖到一两银。
这还是因为最近来京师的商队,大多会带《榆树湾日报》,带的量大了,把价格打下来了一些。
《榆树湾日报》分量轻,利润大,商队自然都喜欢带。
京师中达官贵人,现在都喜欢上了阅读《榆树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