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铁路,要修到西安?”
杨鹤牙缝里抽一口冷气。
如此浩大的工程,岂不是比隋炀帝当年修大运河,还要更加劳民伤财?
而且,这么宽的铁路,一路修过去,得占多少良田?
杨鹤觉得,榆树湾如今太过自大,取得了一些成就,就开始好大喜功。
“榆树湾修铁路,好比秦之阿房宫、始皇陵,隋之大运河。”
杨鹤摇摇头。
“榆树湾若是得民心,肯重用士绅,又岂会走到这一步,而无人死谏?旁的不说,在我大明中枢,这种事情绝对不会发生。”
这次,不要说杨鹤,就连洪承畴也有些看不懂。
榆树湾一直大力宣传“要想富,先修路”的观念。
洪承畴知道修路重要,但在他看来,只要官道修通就行了,一旦有事的时候,不影响调兵,官府命令可以传达,威慑地方。
像榆树湾这样,平时耗费大量人力财力,把道路修得四通八达,而且,不断铺装沥青和水泥。
这本就已经有些过了。
如今,榆树湾竟然要在地面上铺设木枕和铁轨,号称铁路。
而且,要把这铁路修到西安去……
着实是有些劳民伤财了。
难道,榆树湾真的是好大喜功了?
……
越是靠近榆树湾村,就越是繁华。
周围田野中,庄稼已经长到几尺高,绿油油的。
漫山遍野,入目都是绿意。
能够看得出来,今年会是一个丰年。
只要粮食丰收,心里就不用慌,这天下就乱不起来。
杨鹤对此,只有羡慕。
春耕的时候,延府只有西半边的榆管区降了雨,东半边朝廷统治的区域,一滴雨也没下。
近几天,延府东部倒是降了雨,而且,雨水还不小。
但春耕已经耽搁,今年粮食欠收成了定局。
同一个延府,以洛水为界,以西和以东,简直就是两个世界。
榆树湾村近了。
远远就能看到一座座高楼林立。
都是六七层的高楼,密集如林一般,覆盖着一大片土地。
村外,铁路尽头,锣鼓喧天,人山人海,赤黄两色旗招展。
杨鹤看到一个巨大的条幅:
【首台蒸汽机车玄清号试运行暨榆槐铁路西段通车仪式】
一台黑色的蒸汽列车,已经开到铁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