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鹤堂堂三边总督,实际能调动的,只有杜文焕等将领率领的营兵两万多人,其中能野战的,不足八千。
杨鹤为了养活这些士兵,扣扣索索,每天为钱粮发愁。
现在看着榆树湾把上好的精铁,还有优良的枕木,都铺在路上来垫路……
杨鹤心疼啊。
他只觉榆树湾这些士绅,真的是为富不仁。
不仅如此,铁路外面,还拉起了铁丝网,把铁路隔开。
铁路有多长,两边的铁丝网就有多长。
铁丝网外面,有民兵巡逻。
有骑自行车的,有骑马的,还有骑摩托车和开汽车的……
全都背着带刺刀的火枪,一副不好惹的样子。
沿着榆槐大道,一路向西,铁路犹如一条巨龙一般,伴随着公路。
铁丝网上,挂着一个个红色条幅,上面金色大字十分显眼。
【铁路是榆树湾建设的大动脉】
【誓用鲜血,捍卫铁路线】
【车轮滚滚,永向榆树湾】
【……】
杨鹤注意到,铁路沿线除了民兵巡逻队之外,每隔两三里,就有一个窝棚,窝棚旁边插着一支赤黄两色旗。
有戴着赤黄两色袖章的人,住在窝棚里,背着火枪,看守铁路。
榆树湾治安很好。
但铁路的铁轨和木枕,以及防护的铁丝网,都是很贵的精铁。
如果不加以保护,难免会有人来偷盗。
更有流窜的贼寇,和对榆树湾不满的士绅,可能会派人刻意来破坏。
现在,榆树湾沿途安排人守护,确保了铁路的安全。
铁路东段还没有修好,工地上热火朝天,场面火热。
一群群青壮,光着膀子,在工地上大干特干。
那劳动号子,和慷慨激昂的歌声,让人听着就热血澎湃……
榆槐大道,公交车驰骋在公路上。
沿途每个公交站,都有人排队等车。
“铁路西段终于要试通车了。”
“新闻上说了,以后咱们都能坐火车,从榆树湾村到槐安城去呢。”
“岂止,听说将来铁路还要修到西安去呢。秦王世子就在咱们榆管区,拿出了大片土地,支持咱们榆管区的铁路建设呢。”
“听说铁路比汽车还要快呢。将来咱们都能在家门口,坐火车去西安。”
“……”
人们都在议论纷纷,一张张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榆树湾的百姓,不管是老人还是青年,或者少年儿童……都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