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嬴政开口,声音带着一种长时间思考后的沙哑,以及一种发自内心的郑重。
“今夜之言,于吾……如暗室逢灯,如醍醐灌顶。治理之道,竟可如此……透彻明晰。吾需……回去细细思量,逐条揣摩。”
他依旧保持着“吾”的自称,语气更像是一个受教的后辈或同僚。
赵天成看着嬴政那副深受震撼、认真无比的样子,摆了摆手,又恢复了那副懒洋洋的神态,仿佛刚才那个侃侃而谈、剖析国政的并非他本人。
“琢磨呗,反正道理就那么些,具体怎么做,还得看你们……嗯,看朝廷自己的情况。我就随口那么一说,你也随口那么一听。”
他打了个大大的哈欠,重新瘫倒回躺椅,闭上眼睛。
“行了,老爷子,天儿也不早了,您老也该回去歇着了。我这还得养精蓄锐,等着……嗯,等着呢。”
他含糊地收住了话头,但意思很明显,等着他的“死期”。
嬴政深深地看了赵天成一眼,不再多言,站起身。
扶苏也连忙起身。
“先生安歇,吾等告辞。”
嬴政拱手。
赵天成眼皮都没抬,只是含糊地“嗯”了一声。
嬴政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出了石室。
扶苏紧随其后。
厚重的铁门在身后缓缓关上,隔绝了内外。
走在幽深的甬道中,嬴政的步伐不快,他的脑海中依旧在反复回响着赵天成所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
外面的夜风带着凉意吹拂在他脸上,却无法冷却他内心那团被新思想点燃的火焰。
他知道,今夜之后,他看待这个帝国、看待治理的方式,己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
一条新的道路,似乎就在眼前,迷雾散去,显露出依稀的轮廓。
尽管前路依然充满未知与挑战,但至少,他看到了不同于以往的方向。
“吾儿,要多加学习先生之才!”
临走之前嬴政对着扶苏说道。
“是,父皇,先生之才经天纬地,儿臣怕是一辈子都学不完。”
“嗯,确实,朕回宫了,需要与朝臣共同商议先生之言。”
扶苏看着自己父皇的身影,心中感慨万千,只是扶苏多希望赵先生能够留下来,辅佐自己的父皇,为大秦帝国打造万世基业。
章台宫。
“传李斯、蒙恬、蒙毅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