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灿不答话。
倒不是朱高灿不想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实在没有什么可说的。
天幕中的自己会做什么,朱高灿根本预料不到。
于是乎,朱高灿抬头,只朝着朱棣露出了一抹微笑。
朱棣:……
咱家老西,不能是傻子吧?
……
天幕中,青衫人影继续讲述。
【在我们的神煌大帝决定要举行大阅兵之后,在新朝第一次上朝的时候,朱高灿就将这件事情提了出来。】
【同时,我们的神煌大帝也对大明的一系列政策进行了改革,令我大明朝真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话不多说,大家请看神煌大帝第一次上朝的画面。】
青衫人影说完,身影逐渐变淡。
一副崭新的画面重新浮上天幕。
【奉天殿!】
【朱高灿身着一袭龙袍,端坐在奉天殿正中的龙椅之上。】
【一股浑然天成的感觉萦绕在奉天殿百官的心头,仿佛朱高灿本就是为了坐上那个位置而生的,而那皇帝的位置本就应该为朱高灿所准备。】
【朱高灿坐在龙椅,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庄严神圣之感。】
【朱高灿注视着堂下群臣,给予百官难以抑制的压力!】
【终于,朱高灿开口了。】
【“诸位爱卿,先前你们己经听了朕决定阅兵,你们认为朕此举如何?”】
【先前,朱高灿在第一次提出阅兵之后,也是听到了百官中不少的反对声音。】
【朱高灿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对于这些合理的反对声音,朱高灿都给予了耐心的回答。】
【回答的内容与永乐一朝的朱高灿回答的别无二致。】
【现在的朱高灿己经成功的说服了群臣,一致决定将在来年的西月份举行阅兵大典!】
【于是乎,在朱高灿开口之后,堂下,于谦第一个站出来维护朱高灿。】
【“陛下,微臣认为您的决策非常好,这是宣扬我大明国威的好机会!”】
【“不过……”】
【话说到一半,于谦稍作停顿。】
【朱高灿见于谦犹豫,果断开口:】
【“于大人有任何事情但说无妨,朕不会怪罪于你。”】
【有了朱高灿的许可,于谦朝着朱高灿躬身一拜,紧接着开口道:】
【“陛下,微臣认为,阅兵不单单可以给番邦各国看,还应该给我们的大明的百姓看。”】
【“哦?”】
【朱高灿对于于谦的回答感到惊疑,因为,这与朱高灿心中所想别无二致。】
【另一边,堂下,于谦见朱高灿惊疑了一声,以为朱高灿对自己的计策感到疑惑,于谦耐心解释道:】
【“禀陛下,我认为若是给百姓看阅兵大典,可以极大的提升我大明百姓的自信心,增强他们对我大明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