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狮电器的轰然倒塌,如同一块巨石砸入死水,激起的涟漪迅速演变成了滔天巨浪。
这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破产,更是一个信号,一个让所有置身于这场价格战狂欢中的人,从头顶凉到脚底的恐怖信号。恐慌,如同无形的瘟疫,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行业内蔓延开来。
最先做出反应的,是银行。
这些嗅觉比猎犬还要灵敏的金融机构,前一天还在为陈昊等人的“狼性扩张”提供弹药,第二天就齐刷刷地变了脸。一封封措辞严厉的风险提示函和催款通知,雪片般飞向了那些前期扩张过快的企业。银行的信贷部门主管们,一夜之间从和蔼可亲的财神爷,变成了冷酷无情的讨债鬼。
“提前还款?王行长,你不是在开玩笑吧?我们上个月才签的贷款合同,说好了三年期的!”陈昊几乎是咆哮着打完了电话,他用力将手机砸在昂贵的红木办公桌上,手机弹起又落下,屏幕碎裂成一片蛛网。
然而,这只是噩梦的开始。
供应商们的反应甚至比银行更快、更决绝。雄狮电器倒闭,留下了天文数字般的应收账款,让几十家上下游供应商血本无归。活生生的教训就在眼前,没有人再敢相信那套“未来可期”的画饼说辞。
“什么?现款结算?李总,我们合作多少年了!以前不都是三个月账期吗?”
“陈总,不是我不给你面子。现在这行情,谁家还有余粮啊?我们也要活命!要么现在打款,要么我们立刻停止供货!”
电话里,曾经对他阿谀奉承的供应商,如今语气强硬得没有一丝商量的余地。
银行抽贷,供应商逼款,这两记左右勾拳,结结实实地打在了启明集团的命门上。陈昊为了维持市场份额而疯狂扩张的摊子,本就是建立在脆弱的资金链之上,如今,这根紧绷的弦,终于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呻吟。
连锁反应接踵而至。
启明集团资金链紧张的消息不胫而走,其股价应声而落,并且是以一种自由落体般的姿态,连续三天跌停。市场的信心一旦崩溃,便是山崩地裂。
更致命的一击,来自内部。
一个被陈昊为了缩减开支而辞退的财务部高管,出于报复心理,将一整套启明集团伪造财务数据、虚增利润的内部文件,匿名举报给了证监会。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证监会的调查组火速进驻启明集团总部,带走了所有的账本和电脑。公司的运营,瞬间陷入了半瘫痪状态。
曾经那些将陈昊奉为“商业奇才”、“狼性企业家典范”的媒体和专家们,此刻纷纷调转枪口,开始了深刻的“反思”。他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剖析着陈昊的每一个决策失误,仿佛要将他钉在商业史的耻辱柱上。
就在整个市场对陈昊口诛笔伐,对这场价格战的参与者们报以同情又鄙夷的目光时,一股奇特的舆论风向,悄然兴起。
人们开始重新提起那个被嘲笑了一个月的名字——林氏集团。
“现在回头看,林氏集团的‘带薪休假’,简首是教科书级别的避险操作啊!”
“是啊!当所有人都冲进暴雨里抢那点快要被淹死的粮食时,人家早就找好了山洞,点起了篝火,坐看风云了。”
“那个叫秦松的顾问,到底是什么神人?这己经不是远见了,这简首就是预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