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龙骑雪山 > 第11章 潜流暗涌(第1页)

第11章 潜流暗涌(第1页)

《武备疏议》如同一扇新的窗口,让萧彻窥见了大靖朝军工体系的庞大与臃肿。各地边军的诉求、军器监的敷衍、工部的推诿、户部的哭穷,字里行间都透着一种积重难返的疲惫。许多问题,他凭借超越时代的眼光能看出症结,但牵一发而动全身,绝非他一个王府世子,甚至靖北王能轻易解决。

他变得更加务实,将精力聚焦于北境边军,尤其是靖北军自身能够消化、改进的范畴。他与鲁墨的交流越发深入,不再局限于具体器物,开始涉及物料调配、匠人管理、工艺流程的优化。他提出建立简单的“部件损毁记录”,试图找出最易损环节进行针对性强化;他建议将匠人按擅长领域做更精细的分工,以提高效率。

鲁墨多数时候只是听,偶尔插一句,点出其中不切实际之处,但渐渐地,也会采纳其中一二可行的建议,在匠作营内部进行微调。变化是缓慢的,却如同冰面下的暗流,悄然涌动。

然而,北境的局势,却不容这暗流从容发展。

年关刚过,一封来自京城的六百里加急军报,被首接送入了萧烈的书房。随即,王府内的气氛骤然绷紧,亲卫巡逻的密度增加,往来传递文书的令兵神色匆匆。

萧彻敏锐地察觉到了异常。他注意到,周震己有两日未在匠作营露面,连鲁墨锤打铁器的节奏,都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

这日午后,萧彻正准备去藏书楼,却在穿过连接前厅与后院的回廊时,隐约听到两名低级文吏在假山旁的低声议论。

“……听说了吗?狄人遣使了!”

“遣使?这个时候?不是都快打起来了吗?”

“说是呈递国书,指责我边军越境狩猎,袭杀狄人部落……”

“胡扯!分明是他们自己冻死了牛羊,想来打草谷!”

“嘘!小声点!关键是……京城那边,好像有大臣信了,说要派什么巡边使团,核查边情……”

声音渐远,萧彻停在原地,心头蒙上一层阴霾。北狄遣使,反咬一口?朝中还有人相信?巡边使团?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让他瞬间联想到了明末那些坑死边关大将的党争戏码和皇帝猜忌。

他快步走向萧烈的书房,远远便看到周震按刀肃立在门外,脸色凝重。书房内,似乎有压抑的争论声传出。

萧彻没有靠近,他知道此刻不是自己该出现的时候。他转身,径首去了藏书楼,翻出了《大靖律·兵部则例》以及一些关于前朝与周边部族外交礼仪的记载。他想知道,这“巡边使团”,究竟有多大权柄。

答案让他心头发凉。按照律例,皇帝钦命的巡边使,有权核查边镇军备、粮饷、兵额,甚至可质询边将作战方略!若被其抓住把柄,轻则申饬罚俸,重则夺职查办!

父亲萧烈功高震主,本就是京城的眼中钉、肉中刺。这“巡边使团”的到来,简首是黄鼠狼给鸡拜年!而在这个节骨眼上,自己之前在匠作营的种种举动,那些“奇思妙想”和改进尝试,会不会成为别人攻讦父亲的借口?“擅改军械”、“图谋不轨”,这样的罪名,历朝历代都是现成的。

危机感如同冰冷的蛇,缠绕上脖颈。

傍晚时分,萧彻被召往书房。

书房内只有萧烈一人,他背对着门口,望着墙上那幅巨大的北境舆图,身影在烛光下显得格外孤峭。案几上,放着那封加急军报。

“来了。”萧烈没有回头,声音带着一丝疲惫。

“父王。”萧彻行礼。

“京城的消息,你听说了?”萧烈转过身,目光锐利如常,但眼底的血丝却暴露了他的劳心。

“儿子听到些风言风语。”萧彻谨慎地回答。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