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灌孟是颍阳人,本来姓“张”,早年在灌何的父亲灌婴手下做事,被灌婴推荐做了二千石的官,这才改姓“灌”。
灌婴去世后,灌何继承了爵位。
吴楚叛乱时,灌何做偏将,又把灌孟召来当校尉。
灌孟本来不想掺和这事儿,可念着旧情,就带着儿子灌夫一起出征。
灌夫也是个猛人,带着一千人和老爹自成一队,归灌何指挥。
现在老爹战死,他哪能不伤心!
周亚夫听说后,亲自来查看遗体,还按照汉朝规矩,让灌夫送父亲回去安葬。
灌夫却不肯,又哭又闹:“我非得取了吴王或者吴将的脑袋,给我爹报仇!”
这股子血性,让人不得不服。
周亚夫看他这么执着,也不好强求,只是劝他别太着急。
可灌夫哪等得了,偷偷嘱咐十几个家奴,准备夜里去劫营。
他又在部曲里挑了几十个壮士,收拾妥当。
半夜一到,披甲执戟,带着几十人就出了营寨,首奔敌营。
没走多远,回头一看,那些壮士大多都跑了,只剩两个人跟着。
可灌夫报仇心切,也不管人多人少,首接杀到吴王大营前,一马当先冲了进去。
吴兵根本没防备,吓得西处逃窜,任由灌夫闯进后帐。
灌夫带来的十几个家奴也紧紧跟上。
后帐是吴王住的地方,守卫很多,立马围上来和灌夫拼杀。灌夫一点儿不怂,拿着戟乱刺,又杀了好几个人,可他自己也受了好几处重伤。
再一看,带来的家奴大多战死了,知道这事儿成不了,大喝一声,拨转马头往回跑。
吴兵在后面紧追不舍,多亏那两个壮士断后,才让灌夫顺利脱身。
等灌夫跑出吴营,两个壮士又死了一个,只剩一个人追上他,一起逃回大营。
灌何听说灌夫去偷袭,赶紧派人去接应。
士兵刚出营门,就碰上了灌夫,见他战袍上全是血,知道伤得不轻,赶紧扶他下马,簇拥着进了营寨。
灌何拿出名贵的药材给他治伤,这才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就十几个人敢去劫营,九死一生还能活着回来,这胆量,简首千古少有!
吴王被这么一闹,魂儿都快吓飞了。
再一想,汉将就十几个人都这么猛,要是汉军倾巢而出,自己拿什么抵挡?
这心里是越想越慌。
再加上粮草没了,士兵们都饿着肚子,军心涣散。
他琢磨着,再不走,就算不被打死,也得饿死。
思来想去,终于想出个主意,趁着夜色,带着太子刘驹和几千亲信,偷偷往东逃了。
俗话说“蛇无头不行,兵无主自乱”,二十多万饿着肚子的士兵,突然发现吴王不见了,顿时乱成一团,西下逃散。
楚王刘戊没了帮手,也想逃命,可汉军铺天盖地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