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只求速死林黛玉 > 第六百零一章 误判局势(第2页)

第六百零一章 误判局势(第2页)

付应芳笑着说他又这样,大家说这些就是为了弄清楚,他这么一说又说不清了。

王材心里暗叫糟糕,担心杨帆反过来游说沐朝弼,那样自己不仅无功,反而有过,小阁老定然不会放过自己。

他似笑非笑地对杨帆说。

“在下还是头一次见杨大人,实在荣幸。”

杨帆不太喜欢王材,笑着说。

“大家都是客人,不必见礼。”

王材一怔,心想都说杨帆为人刁毒,果然不假,便干咳一声,故作严肃地说。

“在下听了杨大人一番高论,虽不赞成,却有一点不解,想请杨大人赐教。”

杨帆点头应允。王材称。

“在下看过《洪武实录》,认为太祖时期是矫枉过正,因有非常之举,所谓世重世轻只是权宜之计,等万事俱备自会回归中道,太祖给皇太孙的遗训确有其事,李东阳也是秉笔直书,并未篡改。”

杨帆好奇追问。

“王大人,你有何凭据?”

王材说。

“实录向来秉笔直书,篡改语句是欺君之罪,有则有,无则无,不能随意笔削。”

杨帆笑问。

“为何永乐朝遗留的《洪武实录》没有这句话,而弘治朝的改订版却有?”

王材嗤笑说自己从未听闻有永乐朝版本,实录向来只有一本。

杨帆有些恼怒,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没见过不代表没有,不愿做无谓之争,转而问王材所说的太祖“矫枉过正”,所矫之“枉”是什么。

王材自负善辩,称那显然是蒙元的蒙昧,为政无章、懈怠散漫,达鲁花赤百般压榨,让文明之邦沦为禽兽之域。

杨帆冷笑,反问。

“那太祖的三大案、四大诰,难道打的都是胡人?蓝玉、胡惟庸也是胡人?所株连的数十万人,也都是胡人不成?”

王材顿时语塞,强辩说。

“他们虽非胡人,却行胡人之事!“

俞潮胜听后怒火中烧,他家先辈俞通源因胡惟庸案被除爵,且家族常被骂胡人。

而其先祖虽从钦察草原而来,实则是大同汉人,只是被编入西征大军才在钦察草原受封,这秘辛少有人知。

他冷笑着反驳王材。

“王大人,太祖所惩臣民,并非都是鞑子!胡惟庸、蓝玉,也不是鞑子!更没有胡人之行!”

王材这才想起俞家的事,知道失言,苦笑着解释自己不是那个意思,说太祖矫枉过正,是为矫正蒙元的夷狄之俗。

俞潮胜心想他们虽得严家帮助,却绝非严世藩家奴,不能让世人误会建文臣子依附严家,便追问。

“太祖矫枉过正,并非只针对夷狄之俗,必有深意!若没有妥当说法,如何服人?小阁老,也是如此草率吗?”

王材暗叹这些人糊涂,对付杨帆何必纠结细枝末节,却也只能服软赔礼。

沐朝弼摇摇头,轻叹着说。

“二位不必争执。据我所知,太祖用重典,是为惩治乱臣恶臣,给百姓出口恶气,天下初定时要立下规矩,警示群臣官吏不可虐民害民,所矫之枉就是虐民之政,这是天下公论,不必强辩。”

他借着话头问杨帆。

“即便《太祖实录》被加了那句话,二位又为何对此争论不休,实则想听听杨帆变法背后的想法,以及与太祖之道的关系。”

杨帆猜到他的心思,沉吟片刻后说。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