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急促的拉扯,只有被反复确认的靠近,每一次都像回家。
乔然把亲吻落在每一处她在意的地方:眉心、眼角、耳后、锁骨的浅凹。
她的节奏像她的人,稳、准,却在某一瞬突然加深,像海风在窗缝间找到一个可以长驱直入的缺口。
宋佳瑜轻轻喘了一声,手指更紧地扣住她。她的眼尾被光映出一抹潮意,声音细得像在梦里:“姐姐。”
“我在。”乔然回她,像在一份合约最重要的条款上重重盖章。
她伸手把人完全圈进怀里,掌心从后背一路抚到腰窝,每一寸都带着“这是我的”的笃定。
她不是要征服,她是在这具她熟悉到会心疼的身体上,耐心又固执地贴标签。
窗外有远处的车鸣,低低地掠过去。
房间里只剩两个人的呼吸与心跳。
乔然在最后把额头抵在宋佳瑜的额头上,像在一块烫金纸上印下同一枚印记。
“小瑜,”她轻声,“我会好好照顾你。不是承诺,是执行。”
宋佳瑜点头,声音更轻:“我知道。”
她们就那样相拥着,直到汗意与旧灯的暖混在一起。
窗外的雾更近了,窗内的光更柔了。
乔然把被角往上提了一点,把人整个裹住,又在她指背上敲了两下,那个只属于她们的暗号。
“在。”宋佳瑜回敲两下,闭上眼。
夜慢慢沉下去。她们在一张平凡的床上,把“爱”与“占有”这两个锋利的词,磨到温润,像两枚戒指,套在一起,彼此咬合,彼此发光。
回申城时,正是春末最温软的几天。
江畔的柳条已长到可以拂到桥面,梧桐叶密到把整条街遮成一条绿廊。
飞机落地那一刻,乔然握紧宋佳瑜的手,掌心仍旧热,像在美国那间小小的证婚厅里一样热。
“欢迎回家。”她说。
“欢迎回家。”宋佳瑜回。
周一一早,SongGroup便把她们从云端拽回地面。
SEA影子测试进入关键节点,Digitization的一条产线在切换前夜出现轻微的温控波动,董事会追加一次简短审阅。
连空气里的湿度都把人按进忙碌里。
行业论坛在周三的午后。
会场灯光一层层叠起,像精确计算好的波峰。
陈知站在台侧的等候区,手里拿着一叠资料。
她的外套换成了更浅的颜色,整个人在灯下显得锋利而干净。
宋佳瑜与几位协会理事寒暄完,转身准备离开,陈知便在楼梯平台递过来一份特别整理。
封面是素灰,内页按她的习惯用极细的笔在页边批注:ERP导入里的供应商协同要点、温控链路的失真点、影子测试在“白噪音样本”上的新校正。
最末一页夹着一张暖色的便签,字很小:
夜里降温,小心别着凉。
没有署名。
页角的黏胶很轻,轻到像一句话刚被说出口又被吞回去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