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南城,空气中沁着寒意,却无法阻挡越来越浓的年节气息。
长街两侧,铺面摊贩的吆喝声比平日更响亮了三分,新挂起的红灯笼在灰瓦素墙间格外醒目,各式年货堆得满满当当。
对于苏星言而言,这是一种陌生而鲜活的体验,带着一种粗粝又温暖的热闹,与现代社会日渐淡薄的年味截然不同。
这是她在雍朝的第一个年。时空转换带来的漂泊无依感,在这强调团圆的日子里变得格外清晰。万幸,她并非孑然一身。
“脚下生根了?”身侧传来一声低唤,语调带着惯有的几分懒散戏谑。
苏星言收回打量糖瓜的目光,看向身旁的孤鸿。她正拿着一串糖葫芦吃的开心,眉眼都被周围的气氛感染的鲜活了些。
“只是瞧个新鲜。走吧,多买些吃食,辛苦了大半年,总要过个好年才是。”
孤鸿轻嗤,顺手从旁边摊上拈了颗炒豆丢进嘴里,在小贩侧目前精准地弹过一枚铜钱:“那我就等着大饱口福了。”她目光随意扫过周遭,看似闲适,实则已将人流动向尽收眼底。
两人随着人流缓行,采买些简单的年货。苏星言对许多食材好奇,低声询问,孤鸿虽时常不耐,却总能在吐槽间给出实在建议,砍起价来更是干脆利落,透着江湖人的爽利与精明。
临街的茶楼二层,陆羡初凭窗而坐,一身玄色暗纹常服,外罩白玄裘,葱白的手指握着温热的茶盏。
朝堂年尾的纷扰暂歇,灾民安置得当带来的些许宽慰,也很快被新的筹谋取代。此刻偷得半日闲,顺应年俗出府走走,目光掠过楼下喧嚣的街市,带了几丝兴味。
凌澜一身侍卫劲装,静立其后,目光锐利地扫视着街上。
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孩童嬉笑声混杂成一片旺盛的生机。
凌澜的目光掠过楼下某处,微微一顿,低声道:“殿下,您看那边。”
陆羡初依言望去。人群中,两个男子的身影映入眼帘。稍高些的那个蓝衫少年,正侧头与同伴说着什么,眉眼清润,笑意温和——正是苏星言。他比在公主府时似乎放松许多,身上那股若有若无的疏离感淡了些,倒真像个寻常的南都少年郎。
他身旁的男子身上衣着朴素,负手而立,姿态看似闲散,却自有一股沉静气势,观其步履身形,绝非寻常人士。
苏星言似乎想将刚买的什么吃食递给同伴,那同伴只略一摇头,他便自己笑着吃了下去,两人交谈几句,继续向前走去,关系显得颇为熟稔自然。
“她倒是自在。”陆羡初淡淡说了一句,听不出情绪。她记得这人辞行时眼神里的不卑不亢,此刻看来,离了公主府,他果真寻到了想要的生活。
凌澜低声道:“那位同伴,脚步沉稳,气息内敛,观其顾盼间的警觉,怕不是普通走江湖的。”
陆羡初微微颔首,未再多言,只端起茶盏,慢饮了一口。目光却似无意般,又在那两个融入人潮的背影上停留了一瞬。
楼下街市,苏星言对来自上方的注视毫无所觉。
“方才那芝麻糖,你真不尝尝?很是香甜。”她犹自回味。
孤鸿目视前方,语气平淡:“不喜欢芝麻。”
苏星言早已习惯她这般做派,笑道:“走吧,去买条鱼,总要讨个年年有余的彩头。”她很是自然地轻扯了一下孤鸿的袖口,引着她向鱼市走去。
孤鸿任由她拉着,目光却几不可查地向茶楼方向快速一扫,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警惕,随即又恢复如常,仿佛只是随意看看天色。她的感知远比苏星言敏锐,虽未精准定位,却隐约捕捉到一道不同寻常的审视视线。但这细微的波动,她并未让身侧的苏星言察觉。
她们挑了一条活鱼,又买了些蔬菜肉类,苏星言还特意选了一小坛据说口感醇厚的米酒。
“过年嘛,仪式感还是要的。”她抱着酒坛,眉眼间带着满足的期待。
孤鸿看着她冻得微红的鼻尖和发亮的眼睛,沉默一瞬,忽然开口:“你的故乡,年节也如此热闹?”
苏星言怔了怔,旋即笑道:“热闹是差不多的,只是……方式不同。那里没有这么冷的冬天,也没有……”她声音轻了些,“这么多需要小心翼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