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大周皇族 搜狗百科 > 第313章 夜渡江流隐踪影水火交错显谋机(第1页)

第313章 夜渡江流隐踪影水火交错显谋机(第1页)

一、夜泊江渚,战船藏雾

显德十西年二月十五夜,长江江面雾气浓重得能拧出水来,连江心的航标灯都只剩一团模糊的光晕。三艘水师战船静泊在金陵下游的芦苇荡中,船身被浓雾裹得严严实实,宛如蛰伏的巨兽。船帆早用黑布蒙住,桨橹裹着浸油的厚布,甲板上的士兵全是杨延玉麾下的“破浪营”精锐,领头的校尉周虎正按剑而立,连呼吸都压得比江风还轻。

杨延玉立于旗舰“靖波号”的甲板,玄色战袍上的水纹暗绣被雾打湿,贴在后背。他手按腰间佩刀“寒江”,目光紧盯着北岸——那里的灯火是赵廷美麾下将领王超的营寨,两万步骑分三营驻守,连巡江的快船都由王超的副将李达亲自带队,每隔半个时辰便会沿江绕一圈,铁索般锁着江面。

“陈相公,子时将至。”杨延玉轻步走到船舱门口,声音压得只有两人能听见,“李达的巡逻船刚过下游的黑沙洲,按他们的换岗规矩,接下来一刻钟是间隙,没人会靠近这片芦苇荡。”

船舱内,陈琅正对着一张手绘的长江水道图,炭笔在“浅滩暗礁区”画着圈。案几上摆着一套浆洗得发白的粗布盐商服,领口还缝着“山东盐运司”的青布印,旁边的假路引上,“陈掌柜”的名字是探闻局文书刘墨仿的笔迹,连潍州官府的朱印都仿得惟妙惟肖。

“辛苦杨将军了,周校尉和弟兄们也受累。”陈琅收起炭笔,指尖拂过地图上的“沧州”二字——那是杨业女婿石延贵的防区,也是此次北上的关键节点,“此次去幽州见杨业,若能说动他以边军牵制赵氏,江南护驾军就能趁虚北上,先取宿州、亳州,再逼汴京。只是要委屈你和‘靖波号’的弟兄们,在此处接应还要防着李达的水师反扑。”

杨延玉躬身道:“陈公说的哪里话!当年先帝在居庸关之战,就是靠周校尉的父亲周老将军断后才稳住阵脚,如今咱们护的是幼帝,守的是大周,别说等半月,就是等半年,弟兄们也愿意!”他转头对周虎下令,“再让弟兄们检查一遍水雷引信,还有芦苇丛里的暗桩,别出半分差错。”

周虎应声而去,脚步声轻得像猫。陈琅走到甲板上,江风裹着水汽打在脸上,带着寒意。远处传来李达巡逻船的梆子声,“咚、咚”两声,敲得人心头发紧。他摸了摸怀中的密信——是符后写给杨业的亲笔信,盖着“大周太后”的印鉴,这是说服杨业的关键。

“子时到!”周虎的声音从船尾传来。杨延玉立即扬声下令:“起锚!慢桨!顺流走,避开江底的暗礁区!”

三艘战船缓缓驶出芦苇荡,“靖波号”走在最前,船桨划水只发出轻微的“哗啦”声,很快便被浓雾吞了进去。周虎站在船首,手里拿着测水的长杆,每隔几步便探一下水深,确保船身不触礁。

二、火箭歼敌,火光破雾

战船刚行至江心的“落马洲”,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不是李达的巡逻船,是赵廷美派来的“夜巡队”!三艘快船从浓雾中冲出来,船头的火把亮得刺眼,为首的正是李达,他扯着嗓子喊:“前面的船!是哪个商号的?快停船!不然老子放箭了!”

“相公速回船舱!”杨延玉拔刀出鞘,“寒江”刀在雾中闪过冷光,“周虎,让芦苇丛里的张弩手准备!火箭手由你亲自带,瞄准敌船的帆索!”

周虎应声,吹了声口哨。芦苇丛中立刻站起二十名张弩手,都是“破浪营”最擅长夜射的,领头的射手王二柱曾在南唐之战中百步穿杨。甲板上的火箭手也迅速就位,箭头裹着浸油的麻布,点燃后冒着火星。

“李将军,我们是‘金陵盐商’,要去山东收盐!”周虎故意拖着长音喊,拖延时间。李达却不吃这套,挥手道:“放屁!这时候哪有盐商夜里行船?放箭!”

“放!”杨延玉一声令下。芦苇丛中的张弩手同时发射,箭雨首奔快船的甲兵,王二柱的一箭正中李达身边的副将,那副将惨叫一声,栽进江里。与此同时,最前面的两艘快船“咚”地撞上了江底的水雷——那是杨延玉按陈琅的图纸改良的,装在陶罐里,埋在浅滩下,一触即炸。

“轰!轰!”两声巨响,江面上掀起两道冲天的水柱,快船瞬间被炸得西分五裂,木屑混着士兵的惨叫,在雾中格外凄厉。李达的船在最后,没被炸到,却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要逃。

“火箭齐射!”周虎大喊。数十支火箭同时射出,像一道道火光,穿透浓雾,射中李达的船帆。帆布瞬间燃烧起来,火借风势,很快就烧到了船身,李达的士兵们纷纷跳江,有的被烧死,有的被江水冲走。

“快!用船桨拍打水面,把火星压下去!”杨延玉下令。水手们立刻用船桨拍打江面,溅起的水花浇灭了附近的火星,也掩盖了战船的行踪。李达的船烧了半个时辰,最后沉进江底,连块完整的木板都没剩下。

船舱内的陈琅透过舷窗,看着江面上的火光,心中佩服杨延玉的果决——若不是他提前让周虎布水雷、藏弩手,今夜怕是真要栽在李达手里。“杨将军,”陈琅走出船舱,“趁赵党还没发现,我们尽快登岸。”

杨延玉点头,指挥战船向北岸的“红泥滩”驶去。半个时辰后,战船靠岸,周虎带着五名士兵,先跳上岸探查,确认安全后才招手。陈琅携两名影士——赵三和孙五,换上盐商服,拿着假路引,悄悄踏上岸。

“相公保重!”杨延玉握着陈琅的手,“若是半月后没消息,我就让周虎带‘破浪营’的弟兄,扮成商船去沧州接应。”

“好。”陈琅郑重点头,转身跟着赵三、孙五,隐入岸边的密林。杨延玉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才对周虎说:“把船开回芦苇荡,派两个弟兄盯着北岸,有动静立刻报。”

三、山东登陆,盐商伪装

陈琅一行三人在密林中走了整夜,天亮时终于到了山东潍州的“落马坡”。赵三是潍州人,熟门熟路,带着他们绕开官道,从后门进了潍州城。按约定,他们要在城外的“悦来客栈”等潘美的亲信。

客栈刚开门,掌柜王福就迎了上来,他是潘美的心腹,见陈琅穿着盐商服,立刻会意,引他们进了后院的厢房。“陈相公,潘将军让小的在这儿等您。”王福递上一杯热茶,“将军说,李达的船沉了,赵廷美肯定会派人搜江,您路上要多小心。”

陈琅接过茶,刚喝了一口,门外就传来脚步声。进来的是个穿着绸缎长衫、戴着瓜皮帽的商人,是潘美的幕僚刘安,手里拿着一个青布包。“陈相公,这是新做的路引和通关文牒。”刘安打开布包,里面的路引上,“陈掌柜”的名字旁,多了个“潍州盐运司押送”的印鉴,“潘将军特意跟潍州知州张大人打了招呼,您拿着这个,沿途的关卡不会细查。”

他又指着门外:“马车己经备好了,车夫是将军的远房表侄,叫潘小五,靠得住。车里还藏了两个护卫,是‘横海营’的老兵,姓郑和姓马,能打。”

陈琅接过路引,仔细看了看,确认没有破绽。刘安又从袖中摸出一张纸条:“这是沧州的联络暗号,您到了沧州城外的‘迎客楼’,点一盘‘沧州狮子头’,就有人来接您——是石延贵将军的副将,姓秦,叫秦武。”

“有劳刘先生了。”陈琅起身,跟着刘安走出客栈。门外停着一辆普通的骡车,车夫潘小五穿着粗布短打,见他们出来,立刻掀开车帘。车里果然坐着两个壮汉,郑大哥和马二哥,都穿着短褂,腰间鼓鼓的,显然藏着兵器。

陈琅钻进车里,潘小五甩了一鞭,骡车缓缓驶离潍州城。沿途的关卡,士兵们见路引上有“潍州盐运司”的印鉴,又有潘小五陪着,只扫了一眼就放行。走到“德州界”时,关卡的校尉王三横想刁难,郑大哥悄悄亮了亮腰间的令牌——是潘美给的“横海营”令牌,王三横立刻变了脸色,连忙放行。

“陈掌柜,过了德州,再走两天就到沧州了。”潘小五坐在车外,声音透着憨厚,“石将军的人在沧州管得严,赵党的探子进不去,您到了那儿,就安全多了。”

陈琅点头,靠在车壁上,摸了摸怀中的密信。他想起符后在金陵行宫的嘱托,想起李重进在淮南整训的护驾军,想起杨业在幽州的十万边军——只要能说动杨业,南北夹击,赵氏就算占了汴京,也撑不了多久。

骡车继续前行,在山东的官道上留下一道浅浅的车辙。夕阳西下时,车窗外的农田渐渐变成了丘陵,潘小五指着远处的山影说:“陈掌柜,前面就是沧州的‘清风山’,过了山,就到沧州城了。”

陈琅掀开窗帘,望着远处的山影,眼中满是坚定。他知道,这场北上联络,只是抗赵大业的第一步,接下来要面对的,是杨业的疑虑,是契丹的威胁,是赵氏的追兵。但只要能为幼帝争取到时间,为大周保住希望,就算再难,他也会走下去。

骡车转过一道山弯,夕阳的光洒在车身上,像给这段艰难的征程,镀上了一层希望的金边。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