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队,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凶手。我儿子死不瞑目……”
“今天来你们厂,我们也是为了此事。”曲青川道。
“我们厂能帮你?”
曲青川肃然道:“对,我们发现凶手的动机可能与泰云化工厂有关,如果何厂愿意配合,可能很快就能将凶手绳之以法。”
何肖光悲痛的情绪慢慢收敛,表情变得复杂起来,他疑惑问:“曲队,凶手和我们厂有关,我不太明白?”
“这几年化工厂发生过什么重大事故吗?”
何肖光眉头紧蹙,像是在思考,最后说:“自从我任厂长以来,厂里安全事故我是非常重视的,没有发生什么安全事故。”
何肖光98年之前一直都是副厂长兼任厂办主任、销售部主任,原厂长杜进钧在98年调离该厂后,何肖光才正式升任厂长。而“郑奕”是97年上的大学,起码这件爆炸事故发生在97年之前。
李疏梅快速捋了思路,她认为何肖光是在避讳谈起97年之前、他还不是厂长时期的事件。
“爆炸事故你清楚吗,何厂?”曲青川没有任何委婉的意思,直捣主题。但他语气却很平静,就像只是朋友间的交谈。
何肖光却忽然像是定住了,表情僵硬了一下,李疏梅看得出来,他对这件事讳莫如深。
“曲队为什么问起这件事?”何肖光的语气变得冷静了许多,像是从悲痛当中抽离出来。
“何厂如果知道些什么,麻烦告诉我们,也许这能够帮助我们早日锁定凶手。”
何肖光嘴角动了动,犹豫了下,慢慢开口:“那是96年4月份吧……”
李疏梅心里一沉,4月份,校园投毒案的时间同是4月份,会是巧合吗,难道投毒案真的和爆炸事故有关。
“96年4月份,我当时还是厂办主任,那天晚上,车间里忽然发生了爆炸,事故非常突然,幸亏消防车赶到及时,挽救了大部分损失,不过厂里有四位同志丧生了,我们厂里对这件事高度重视,除了尽快对事故后的车间重建,也极力对事故丧生家属进行抚恤慰问,并且在这以后,我们特意加强了安全学习和安全预警,这对我们厂是一次沉重的教训,也加深了我们的安全意识。”
虽然何肖光叙述了事故经过,但李疏梅看得出来,都是官话,何肖光96年前后都在厂里身居要职,他应该对这个事故的前因后果了解够深。
费江河问:“这四名丧生者当中,有两名是年轻大学生?”
“呃……对,”何肖光的目光慢慢从曲青川身上移到费江河身上,却是犹豫了下才道,“有两名厂工,是刚刚大学毕业,在工厂实习的学生。”
“当时事故起因是什么?”
“是一名工人操作失误,不过他也在这件事故里丧生了。”
费江河说:“方便把当时事故的责任书给我们看看吗?”
何肖光默了下,还是点头,“可以。”他起身打开柜锁,在柜子里翻了翻,将一份文件抽了出来,交给费江河。
费江河和曲青川坐在一起,两人同时观看,看完又给李疏梅三人看。责任书里表明,一名43岁的厂工谢欣辉因对机器操作不当,造成系统发生短路,致使机器爆炸,造成车间失火,包括谢欣辉在内的四名夜间工人,全部丧生。
费江河疑惑问:“何厂,为什么谢欣辉的责任占居主要责任?而工厂责任是次要责任?”
“主要是他的失职,我们厂管理完善,制度健全,非常重视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也做了安全措施,如果出现安全事故,是员工本人造成的,这是要负主要责任的。这件事工厂当然也有责任,原安保主任就被第一时间撤职了。”
“这件事后来怎么处理的,对谢欣辉的家属做了抚恤吗?”费江河追问。
“如果按照《民法典》,厂里是可以向谢欣辉进行追偿的,但出于人道主义,厂里还是进行了抚恤,但抚恤金不会高。”
“具体多少?”
“当时是厂长和工会去办的,我也不清楚。”
“当时的事故鉴定过程你清楚吗?爆炸会毁掉证据,很难对事情经过进行还原吧?”费江河穷追不舍。
何肖光也应对自如:“我们专门委托了专业鉴定部门,那台引起事故的机器就是谢欣辉负责的,而当天他喝了酒,所以划责任时,他的责任比较大。”
“喝了酒?”费江河不解。
“是啊,有他儿子和一个工友的证词,谢欣辉那天开工前在家喝了酒,到厂里又喝了半瓶,他比较贪酒。”
李疏梅只觉得奇怪,怎么他儿子也指证父亲喝酒呢。
“他儿子叫什么名字?”费江河捕捉到重要信息,“现在人在哪?”
“责任书里有写,人在哪我也不知道。”
正好责任书在李疏梅手里,她往回翻了翻,果然翻到谢欣辉儿子的名字叫谢天元,还有那位工友名字叫钱大跃。
她指给费江河看,不过责任书里没有写明具体过程,只是简述了谢天元和钱大跃指证谢欣辉工作期间饮酒这件事。
“当时他儿子有签字没?”费江河继续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