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快别客套了,”赵言眼巴巴地看着王教谕:“刘姑娘这里怎么样了?”
王教谕知道少年着急,他今天也是为了这件事过来的:“殿下放心,一切都办妥了。”
正如赵言猜想,刘姑娘今年已经已经十九岁了,早已经到了该议亲的年纪,因得在学堂和王大勇结识,便拒了许多婚事。
赵言:“那就好,多谢王教谕了。”
雍少阑把面端回来的时候,赵言刚好和王教谕说完事情。
雍少阑端着冒着热气儿的汤面进了门,赵言的肚子就咕噜噜的喊了起来,王教谕事情都办完了,便又眼力见的起身,“既然事情草民都说完了,那草民就不打扰殿下休息了。”
说罢,王教谕便离去。
雍少阑把碗放下,赵言认真吃饭,他早上起不来,就没吃东西,这面是前几日王教谕出门帮忙买的,还买了许多精米好面、鸡鸭鱼肉雍少阑做饭又好吃,这几日他看着都没那么消瘦了。
赵言吸了口面,见雍少阑没有问他话的意思,自己憋不住主动说了一句:“阑兄怎么不问我方才和王教谕说什么了?”
雍少阑坐在少年对面,闻言抬眸,淡淡道:“你不是有主意了吗?”
赵言:“我是有主意啊?但是我偷摸和王教谕搞了这么多天,你怎么不好奇啊?”
“……”雍少阑:“应该好奇吗?”
赵言气呼呼地看了雍少阑一眼:“你且看我怎么收拾他!”
……
又过了几日,刘家姑娘要成婚的事情传遍了整个小王寨。这日清晨,王大勇还是一大早准备上山打猎。
负责和刘家说亲的王媒婆带着几个佃户,沿街开始发喜糖:“到时候一起去吃喜酒啊!”
小王寨本来也没多大,几百户人口,一家办婚事整个村子都要来帮忙。王媒婆也都是十里八乡的人,办成了一桩好婚事,就帮着新人们散散喜气。
王大勇还什么都不知道,他只知道刘姑娘不收他送的东西了,也有几日没有去学堂了。
等王媒婆走过来,冷冷看了王大勇一眼,才把这个消息告诉他:“哟哟哟,这不是大勇吗?干嘛去?上山打猎吗?”
王大勇没说话,背着自己的背篓就要走,王媒婆却好不避让,挥手让身后的刘家佃户给他撒了喜糖:“行行行,俺也不耽误你打猎,只是俺过来是想要告诉你,刘家姑娘就要成亲了,婚期就定在下月初,你没爹没娘的本来应该让你好好去喝一场,但是你也知道,你之前总是骚扰人家姑娘,还是避避嫌的好。”
“所以,等那日你就别去了。”说罢,王媒婆白了王大勇一眼,“记住了吗?”
王大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猛地上前一步,攥住了王媒婆的领口:“你说啥?”
“哎呦你松开老娘!”王媒婆挣扎了几番,才将王大勇弄开,“你是聋了还是瞎了?这小王寨还有谁家的姑娘成婚有这么大的排场?没错,就是在学堂教书的刘姑娘,许了隔壁县的,你没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