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我的三世夫君他悔疯了免费阅读 > 金陵尺素(第2页)

金陵尺素(第2页)

孟清辞收到回信时,正值午后。阳光透过窗棂,在书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几乎是有些急切地拆开信封,当看到那刚劲有力的字迹时,心头没来由地松了口气。

她仔细阅读着信上的每一个字。他的回信果然如她所料,带着军人特有的简洁与克制,以及一种居高临下的关切。直到看到最后那句关于“去岁冬雪,寒意刺骨”的话,她的指尖微微颤了一下。

她记得那天的寒冷,记得棍棒落在手臂上的疼痛,也记得他策马而来时,那双深邃眼眸中复杂的情绪。他这句话,仅仅是指天气吗?还是另有所指?指那日冲突的残酷?抑或是……他对那日情景,也留有与她相似的、深刻的印象?

她摇了摇头,觉得自己想多了。或许只是文人(她下意识地将他归为有学识的军人)惯常的伤春悲秋罢了。

她再次提笔回信。这次,她稍微放开了一些拘谨,除了继续讨论时局(她谨慎地分享了一些北平学界对时局的看法,避免过于激烈的言辞),也描述了一些北平夏天的景象——什刹海的荷花,胡同里叫卖的酸梅汤,还有学校里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她甚至在信末附上了一片压干的玉兰花瓣,写道:“校内玉兰花开得正好,寄上一片,聊慰金陵暑热。”

通信就这样开始了。

从夏天到秋天,再到初冬,每隔十天半月,总会有一封信跨越长江黄河,从南京飞到北平,或者从北平寄往南京。信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不再局限于国事和天气。他们开始在信中交流阅读的书目,何彦书会推荐一些军事历史和战略方面的书籍,孟清辞则会分享她读到的新文学作品和诗词,偶尔还会就某个历史事件或社会问题,展开虽隔空却颇为投机的讨论。

何彦书发现,这个叫孟清辞的女学生,远比他想象的更有思想和见识。她的文字细腻而富有洞察力,对时局的分析往往能切中要害,虽然带着学生特有的理想主义色彩,但那份忧国忧民的真挚,却一次次打动他。他在军校的环境相对封闭,与她的通信,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了解外面真实世界、了解年轻一代思想的窗户。

而在孟清辞看来,何彦书也并非一个刻板冰冷的军官。他学识渊博,思维缜密,虽然立场相对保守稳重,但并非顽固不化。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以及那种沉甸甸的责任感,透过纸背传递过来,让她在激愤之余,也开始思考更多现实层面的问题。他像一位引路人,也像一位可以平等交流的朋友——尽管他们从未明确过这种关系。

苏婉婷偶尔会打趣她:“清辞,又是那位南京的何教官来信了?看你这认真的样子,莫不是……”每每此时,孟清辞总是脸颊微红,急忙辩解:“别胡说!何教官是正人君子,我们只是……只是讨论学问和时局。”

她将他的来信都仔细收在一个木匣里,按照日期排列好。那方绣着“何”字的手帕,也被她洗净熨平,与信件放在一起。夜深人静时,她有时会拿出信笺重读,脑海中便会浮现出那个冬日里,端坐于白马之上、眉宇间带着忧色与威严的年轻军官形象。一种朦胧的、连她自己都无法清晰定义的情愫,在这频繁的书信往来中,悄然滋生。

然而,时代的洪流并未因这跨越千里的尺素传情而有丝毫缓和。1936年秋冬,华北的局势愈发诡谲。日军频繁演习,汉奸活动猖獗,“华北自治”的阴云愈压愈低。北平学界的气氛也更加紧张,各种救亡团体活动频繁,与当局的摩擦时有发生。

何彦书在南京,通过军内的渠道,能获取更多机密情报,对局势的险恶有着更清醒的认识。他在信中,提醒孟清辞的次数越来越多,语气也越来越严肃。

“清辞学妹:(不知从第几封信开始,他省去了“同学”二字)

近日北地风声鹤唳,恐非善兆。汝等身处漩涡中心,务须格外谨慎。救国非凭血气之勇,保全有用之身,方能图将来。望切记,凡事三思,勿涉险地。……”

他甚至隐隐透露出,如果局势进一步恶化,他可能会有所动作。“……军人以身许国,分所应当。若他日北上,或可再见。”

这封信让孟清辞感到了强烈的不安。她读出了他字里行间那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决绝。她第一次在回信中,抛开了一些矜持,急切地写道:

“彦书教官:(她也顺应了他的改变)

来信阅毕,心绪难平。北地局势,我等身处其中,自知险恶。然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我辈所能做者,无非尽己所能,唤醒民众,此心此志,九死未悔。然教官身系军职,肩负更重,万望珍重!您所言‘北上’之事,令人忧心。盼局势能有转圜,勿动干戈。……”

信的末尾,她犹豫再三,终于写下:“……盼君安好,盼山河无恙。”

这几乎是她能表达的最直白的关心了。

信寄出后,她心中充满了忐忑与期待。北平的冬天再次降临,寒风呼啸,与一年前何其相似。她不知道这频繁的书信还能持续多久,不知道那隐约的情愫将归于何处,更不知道,她和他的命运,即将被一场即将全面爆发的、更加惨烈的战争,推向一个充满血与火的、未知的方向。

而在南京,何彦书收到这封透着焦急与关切回信时,正值一个阴冷的傍晚。他站在军校宿舍的窗前,看着外面飘起的淅淅沥沥的冬雨,反复读着那句“盼君安好,盼山河无恙”,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暖流,随即又被更深的忧虑所覆盖。

他拿起笔,想写点什么,最终却只是叹了口气,将笔放下。目光投向北方,那里,是越来越浓的战云。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