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知义审视着全局,看着远处正在整队的顺军骑兵。
低沉的号角声划破了天际,直冲云霄而起,顺军的骑兵再度奋起余勇,向着前锋三师蜂拥而来。
“而现在。。。。。。”
“我们,已经站在了最高的山巅之上。’
胡知义的话音落下,震耳欲聋的排铳声与步兵炮再度开始发出了轰鸣。
前锋三师阵型变幻,以空心方阵御敌,掩护的南军骑兵徘徊在两翼。
顺军的骑兵在冲锋的过程便有大量的骑兵被炮火所淹没,再进入阵中之后又不断的被分割,又不断的被绞杀……………
少数侥幸冲入空心方阵之中的敌人,又被手持着铳枪的靖南军军兵尽数刺杀。
弓马娴熟,不敌火铳齐射。
战阵精妙,难挡重炮轰鸣。
“万岁!”
顺军的入援骑兵再度溃败,前锋三师的军兵们高举着手中的铳枪,热烈的欢呼着。
炮火仍旧在轰鸣,前阵的南军军兵在步鼓和旌旗的指挥下再度变幻阵型,排列着整齐的横队大步向前。
顺军的士气不断的下落,而靖南军的士气却是因为连番的捷报而不断的攀升。
昂扬的万岁之声高遏行云,嘹亮的军歌响彻在华阴的上空。
靖南军如今的制度越发的完善,对于各种战功的统计更为精确也更为公正。
战功在如今的南军中,代表着的是一枚一枚嘉奖的勋章,一封封塞满了军票的嘉奖礼,一张张丰厚的田契。
代表着的升官加职,代表着无尽的财富与地位。
战死、负伤,都压不倒南军的军兵们。
战死了国家供养家眷,负伤了回乡军队安排工作,所有的一切都有保障。
战端一起,良田千亩。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已非虚言。
当军功封赏真正能够落到实处。
当军心在训导官们的言传身教之下不断的蕴养之下
一直以来被积压了数百年的血气一朝爆发。
前线惨烈的战局全都被李自成尽收于眼底。
他麾下的一众将校哪怕是拼死而战,但是却仍然难挡南军的兵锋,甚至连多坚持半刻都难。
羌人的头人和蒙古诸部的台吉们几番催促之下都不愿冲锋。
一众将校们也是已经快要到了极限。
"。。。。。。"
李自成目光沉着的扫视着全局。
“前阵堡垒所有的兵马能够撤回来的全部都撤回来。”
李自成不再犹豫,下达了撤军的命令。
他已经想到了一个破局的办法。
一个唯一能够胜利的办法。
而这个办法,正是通过看到前线成千上万名,倒在靖南军铳炮之下的军兵之后,所想出来的办法。
“传令中军,准备撤出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