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无错版 > 第432章 那是什么(第3页)

第432章 那是什么(第3页)

一个月后,临近东京汴梁外围,形势骤紧。探子回报:城外已设九道关卡,每一关皆有“识伪镜”??据说是西域奇匠所制,能照出“心中邪念”。凡被认定为“逆志者”,当场拘押。

林昭决定分兵三路:一路由还俗僧人带领,携带《辨诬集》潜入民间散发;一路由两名记述使护送李师师绕道太行,寻找旧日抗金义军残部联络;他自己则带着沈小砚,扮作游方说书人,直闯开封城。

化装易容后,二人背着琵琶与竹板,混入进城的商旅队伍。过关之时,守卒举起铜镜照射,沈小砚紧张得几乎窒息。镜面泛起微光,却未报警。

“奇怪,”士兵嘀咕,“明明感觉这小子心里有鬼……”

“他是哑巴。”林昭平静地说,“自幼不能言语,只会写字。”

士兵挥手放行。

入城之后,景象荒诞:街道整洁,商铺林立,百姓衣着鲜亮,俨然一派繁荣。可人人神色呆滞,说话极简,彼此避目而行。酒楼茶肆严禁谈论政事,墙上贴满“感恩颂”,每日晨昏两次集体诵读。

林昭租下一处小院,夜间取出暗藏的墨汁与薄绢,开始誊抄最新版《执剑录》。沈小砚则负责在外打探消息。

第三日夜里,少年带回惊人情报:皇宫深处有一座“梦监台”,专门收集百姓梦境,筛选“危险思想”。而台中核心器具,正是那枚渗血的青铜铃铛复制品!

“他们复制了心魔鼎的技术。”林昭沉声道,“用制度化的手段监控人心。”

他决定冒险潜入。

行动选在冬至夜,按古礼,宫中要点燃“长明烛”,通宵祭祀。借助这一混乱时机,林昭借演出名义混入教坊司,趁歌舞喧嚣之际,溜入禁地。

穿过重重回廊,终于来到梦监台。高台之上,九口铜铃悬挂成环,中央一口最大,正是仿制品。台下堆满竹简,记载着万千梦境片段,分类归档:抗争类、怀疑类、怀念林昭类……

一名老宦官正往铃铛内注入红色液体??竟是人血混合朱砂。

林昭悄然靠近,正欲取样,却不慎触碰机关。铃声轻响,刹那间,整个宫殿陷入诡异静止。

他发现自己站在一条无尽长廊中,两侧全是镜子。每一面镜子里,都映出不同的“林昭”:

-一个是身穿龙袍的帝王,脚下踩着千万具尸体;

-一个是跪拜契丹皇帝的降臣,手中交出《执剑录》原稿;

-一个是在梅岭纵火的凶手,看着孩童哭泣大笑;

-最后一面镜中,却是年轻的自己,仍任阳谷都头,娶了潘金莲,每日饮酒打猎,从未写下第一篇《冤录》。

“这才是你想要的生活。”低语响起,“安稳、安全、无忧无虑。何必挣扎?”

“不错。”林昭盯着最后一个影像,点头,“那样的生活确实舒服。可如果所有人都选择舒服,这个世界还会有人记得沈砚吗?还会有人为梅岭的孩子挺身而出吗?”

他举起断剑,一剑劈碎所有镜子。

现实中的铃铛轰然炸裂,火光冲天。

警报四起,林昭夺路而逃。途中救下一名被囚禁的盲童,据说是天生能“听梦”的奇人,已被关押半年,用于测试铃铛灵敏度。孩子抱住林昭,哭喊:“他们让我听一个人的梦……好多好多人在喊你的名字……说你是光……”

林昭心头剧震。

回到藏身处,已是黎明。他打开竹篓,取出最后一卷空白竹简,提笔写下:

>“开封一役,非为夺城,乃为夺心。

>若此城尚存一丝清醒,则吾必使其发声。”

他知道,真正的决战即将开始。

不是刀兵相见,而是信念对决。

而在千里之外的泰山之巅,一座尘封已久的石龛悄然开启。里面供奉的并非神像,而是一面古镜,镜背刻着八个篆字:

>**“民之所向,即为天命。”**

风起云涌,万象待新。

而林昭,正走向风暴之眼。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