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大明寒门辅臣大结局 > 第两千三百七十二章 顾正臣与冯胜(第2页)

第两千三百七十二章 顾正臣与冯胜(第2页)

朱承志点头:“臣听闻陛下龙体欠安,特来探望。义学书院之事,还请陛下明察。”

朱棣缓缓点头,道:“朕虽病重,但心中仍记挂着义学书院。你所奏之事,朕已阅。江南之事,朕已命锦衣卫彻查,定会还你一个公道。”

朱承志拱手道:“陛下圣明,臣感激不尽。然义学书院若要真正立足,还需朝廷正式下旨,将其纳入科举体系,方可杜绝士族反复阻挠。”

朱棣沉吟片刻,道:“朕有意将义学书院纳入国子监体系,使其与国子监、府学并列,同享朝廷资源,共享科举资格。然此事牵涉甚广,朝中士族必会反对,朕恐朝局动荡。”

朱承志道:“陛下,若不趁此时机立下章程,义学书院恐难长久。士族若得势,必会再度打压寒门,寒门子弟将再无翻身之日。”

朱棣闭上眼,沉默良久,终是缓缓点头:“好……朕便答应你。待朕稍有好转,便下旨将义学书院纳入国子监体系,使其与国子监、府学并列。”

朱承志大喜,连忙叩首:“臣谢陛下圣恩!”

朱棣微微一笑,道:“你为寒门子弟谋出路,朕岂能不助你一臂之力?只是……朕恐时日无多,你需尽快行动。”

朱承志心中一震,正欲说话,朱棣却已缓缓闭上眼,似已昏睡过去。

朱瞻基轻轻叹息,道:“父皇这几日病情加重,太医束手无策。承志兄,义学书院之事,我会继续支持你。”

朱承志点头:“殿下厚爱,臣感激不尽。”

他离开皇宫后,心事重重。他知道,朱棣若真病重不起,朝局必将动荡,士族势必趁机反扑。他必须在朱棣驾崩之前,将义学书院正式纳入国子监体系,否则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回到书院后,他立即召集书院诸位先生,商议对策。

“陛下已答应将义学书院纳入国子监体系。”朱承志沉声道,“但此事尚未正式下旨,我们必须尽快行动,确保朝廷尽快颁布旨意。”

李慎之皱眉道:“若陛下驾崩,此事恐怕难以推进。”

朱承志点头:“所以,我们必须赶在陛下驾崩之前,让旨意正式颁布。同时,我们要加强书院戒备,防止士族趁乱生事。”

赵子昂道:“若能联合朝中支持义学书院的官员,共同上奏,或许能加快旨意颁布。”

朱承志沉思片刻,道:“好,我即刻修书,联络朝中支持义学书院的官员,让他们联合上奏,请求朝廷正式将义学书院纳入国子监体系。”

数日后,朝中数位支持义学书院的官员联合上奏,请求朝廷正式将义学书院纳入国子监体系。朱棣虽病重,但仍在病榻之上批示:“准奏。”

旨意正式颁布,义学书院正式纳入国子监体系,与国子监、府学并列,享有同等科举资格。

消息传到书院,众人皆喜,士族一方则大为震动,纷纷上奏反对,但朱棣已下旨,无人敢违。

朱承志站在书院门前,望着远方的天际,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知道,义学书院终于站稳了脚跟,寒门子弟也终于有了一条真正的出路。

“莲未凋,灯未灭。”他低声念道。

夜风拂过,吹动他的衣袍,仿佛回应着他的誓言。

朱承志回到书院后,便召集书院诸位先生商议接下来的应对之策。虽然朝廷已正式下旨,将义学书院纳入国子监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士族会就此罢休。相反,他们必然会想方设法,继续阻挠义学书院的发展。

“士族势力根深蒂固,绝不会甘心失败。”李慎之沉声道,“他们必然会寻找新的突破口,或在科举选拔上做手脚,或在地方书院运作上制造混乱。”

赵子昂冷笑道:“若他们敢动书院一根毫毛,我们便让他们付出代价。”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