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择日走红天禄书院 > 咸鱼翻身趴着吧(第2页)

咸鱼翻身趴着吧(第2页)

三、任何外部机构接触原始数据前,须由至少两名曾使用过‘萤火’的倾诉者共同签字同意。”

有人举手:“如果没人愿意签呢?”

“那就不能碰。”陈屿回答得干脆,“宁可让数据烂在硬盘里,也不能让它成为别人的武器。”

散会后,晓晓发来消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希望引入“萤火”系统至南苏丹难民营,但当地通讯基础设施几乎为零,需依赖卫星中继传输。

陈屿回复:“告诉他们,我们可以派设备和技术员,但操作权归当地社区委员会。另外,准备一百套太阳能充电包,附带盲文说明书。”

傍晚,他独自驾车前往北京西郊的精神康复中心。这里是“回声社”国内最早的试点之一,也是阿依当年短暂居住过的地方。如今院内种满了向日葵,据说是那个贵州小男孩发起的“种光行动”成果。

他在一间活动室门口停下。门虚掩着,里面传出断续的钢琴声??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弹得生涩却认真。推门进去,是个十六岁的女孩,戴着助听器,手指在琴键上摸索前行。

“林老师说我可以试试。”她头也不抬,“虽然听不太清,但振动感得到音高。”

陈屿轻声问:“你喜欢这首曲子?”

她点点头:“它让我想起第一次录音那天。我说完话后,机器‘嗡’地一声,像是回应我。那一刻,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在说话。”

他心头一震。这正是“萤火”设计中最隐秘的功能:录音结束时那一声极短的共鸣音,模拟的是“被听见”的生理反馈感。很多使用者都说,那声音“像有人轻轻应了一声”。

“你知道吗?”他说,“在阿勒颇,有个男孩听完这段曲子,画了一幅画:月亮掉进井里,水面荡开的涟漪全是音符。”

女孩笑了,露出缺了一颗门牙的笑容:“那下次我录一首给他。”

临走前,护理主任递给他一份名单:本周又有七个孩子主动预约录音。其中一人备注写着:“想告诉三年前自杀的姐姐,我现在每天都有好好吃饭。”

陈屿握紧名单,走出大楼。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像一根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线。

夜里,他又一次进入录音舱。

这次他没有讲话,而是播放了一段合成音频??由全球各站点传来的背景杂音拼接而成:喀布尔风穿过铁皮屋顶的呼啸、马尼拉街头孩童的嬉笑、昆明康复中心雨打芭蕉的滴答、埃塞俄比亚牧羊人清晨的吆喝……这些声音原本毫无关联,但在算法处理下,竟形成一种奇异的和谐节奏,宛如大地的心跳。

他将这段音频命名为《世界呼吸》,编号**H-0003**,设定为所有新设备启动时的默认引导音。

做完这一切,他打开私人档案U盘,新建一个文件夹,命名为“未来信件”。在里面写下第一封:

>亲爱的孩子:

>

>如果你正在读这封信,说明你已经找到了“萤火”。也许你刚经历了一场无法言说的痛,也许你正坐在黑暗里,不确定明天会不会亮。

>

>我不知道你是谁,也不需要知道。我只想告诉你:你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被认真对待。不是因为它多么勇敢或深刻,而是因为它属于你。

>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盏灯,为你而留。不必立刻相信它,但请记得,你可以随时回来。

>

>??陈屿

保存,加密,设为十年后自动发布。

凌晨两点,警报再度响起,但这次来自海地角站。系统提示:一名八岁女孩连续三次尝试录音均失败,设备显示“用户拒绝确认身份”。

陈屿立即连线当地负责人。视频接通,对方是一名年轻的女教师,脸色凝重。

“她叫莉娜。”她说,“父母死于地震废墟,由姑妈抚养。但她姑妈不允许她提过去的事,说‘说了就会疯’。今天她偷偷跑来,可每次按到验证环节,就缩手。”

陈屿问:“有没有试过非语言表达?”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