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古罗马]塔西佗:《阿古利可拉传》,见《阿古利可拉传日耳曼尼亚志》,马雍、傅正元译,第23~24页。
[25][古罗马]苏维托尼乌斯:《神圣的提图斯传》,见《罗马十二帝王传》,张竹明、王乃新、蒋平等译,第316页。
[26][古罗马]苏维托尼乌斯:《神圣的提图斯传》,见《罗马十二帝王传》,张竹明、王乃新、蒋平译,第321~322页。
[28][古罗马]小普林尼:《书信集》,见李雅书选译:《罗马帝国时期》上,第169~173页。
[29][古罗马]小普林尼:《书信集》,见李雅书选译:《罗马帝国时期》上,第173~176页。
[30][古罗马]老普林尼:《自然史》第37卷,37。
[31][德]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5~6页。
[32][古罗马]塔西佗:《阿古利可拉传》,见《阿古利可拉传日耳曼尼亚志》,马雍、傅正元译,第14页。
[33][古罗马]塔西佗:《阿古利可拉传》,见《阿古利可拉传日耳曼尼亚志》,马雍、傅正元译,第32~34页。
[34][古罗马]塔西佗:《阿古利可拉传》,见《阿古利可拉传日耳曼尼亚志》,马雍、傅正元译,第34~35页。
[35][古罗马]苏维托尼乌斯:《图密善传》,见《罗马十二帝王传》,张竹明、王乃新、蒋平等译,第342~343页。
[36][古罗马]塔西佗:《塔西佗〈历史〉》,王以铸、崔妙因译,第2~3页。
[37]严格地说,只有最后3位元首统治时期可称为安敦尼王朝。
[38](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8《西域传》。
[39][古罗马]塔西佗:《阿古利可拉传》,见《阿古利可拉传日耳曼尼亚志》,马雍、傅正元译,第14页。
[40]李雅书选译:《罗马帝国时期》上,第46页。
[41]这是帝国时期人民大会最后一次立法活动。
[42]他的正式名称为恺撒·涅尔瓦·图拉真·奥古斯都。
[43]庶出的也有,具体数字是男孩14塞斯退斯,女孩10塞斯退斯。按规定:罗马男子成年的时间为17岁,女子成年的时间为14岁。
[44][古罗马]小普林尼:《书信集》第10卷,96。作者自译,可参见吉林师大、北京师大历史系编:《世界古代史史料选辑》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651~652页。
[45][古罗马]小普林尼:《书信集》第10卷,97。作者自译,可参见吉林师大、北京师大历史系编:《世界古代史史料选辑》下,第653~654页。
[46][古罗马]小普林尼:《书信集》第10卷,37。
[47][古罗马]小普林尼:《书信集》第10卷,38。
[48][古罗马]小普林尼:《书信集》第10卷,40。
[49]哈德良生于公元76年,图拉真是其年轻时的保护人。
[50]哈德良所采用的称号是元首恺撒·图拉真·哈德良·奥古斯都。
[51]安敦尼的妻子是哈德良妻子的外甥女。
[5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历史学笔记》,北京:红旗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53]指古罗马元首安敦尼·庇护。
[55][古罗马]马可·奥勒留:《沉思录》,李娟、杨志译,第8页。
[56]引文原为“APlutiusEpaphroditus。”,有误,作者订正。
[57]杨共乐:《早期丝绸之路探微》,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12页。
[5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历史学笔记》,第4页。
[59][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上册,黄宜思、黄雨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85~86页。
[60]Justi,48,14,1,EnglishtraedbyAlanhiladelphia:UyofPennsylvaniaPress,1985。
[61][古罗马]狄奥·卡西乌斯:《罗马史》第53卷,14。
[62][古罗马]塔西佗:《塔西佗〈编年史〉》,王以铸、崔妙因译,第201~202页;KathrynLomas,ed。,RomanItaly,338B。C。-A。D。200ASourewYork:St。Martin'sPress,1996,p。116;TenneyFraed,AnEicSurveyofARome,Vol。5,Baltimore:TheJohnsHopkinsPress,1933-1940,p。81。
[63]GezaAlf?ldy,TheSoe,translatedbyDavidBraundandFrankPollop;Sydney:,1985,p。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