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古代罗马文明时间 > 第三章 罗马的壮大(第2页)

第三章 罗马的壮大(第2页)

(4)罗马人不得在撒丁尼亚和利比亚从事贸易或兴建城市。除补充给养或修理船舶外,不得获取任何其他物品。被风暴所驱而停靠这些海岸者,应于五日内离去。在西西里的迦太基所辖地区及迦太基本土,罗马人可以经营任何商业,并销售准许公民出售的任何物品。迦太基在罗马也享有同样的权利。[13]

在这一条约中,迦太基人又一次强调了他们对利比亚和撒丁尼亚的所有权,并不准罗马人越雷池一步。但是另一方面,对于西西里,他们只提及了属于他们管辖的部分。罗马人对拉丁姆也做了同样的规定:不准迦太基人欺侮阿尔德阿人、安契乌姆人、劳兰顿人、西尔策依人和塔拉西那人,同时也禁止迦太基人欺侮那些坐落于拉丁海边且与这一条约有关的城市。

早期罗马人与迦太基人的最后一个条约缔结于皮洛士战争时,即迦太基为争夺西西里而进行的战争之前。在这一条约中,除了重申过去条约中业已规定的条款外,还增加了以下内容:

无论迦太基人还是罗马人,如有一方欲与皮洛士订立盟约,那么双方都将互相约定:当两国中的任何一方遭受攻击时,他们都将互相援助。不管哪一方需要支援,迦太基人都将供应运输船只及战舰;但战士的薪饷应由战士的所属国支付。如有需要,迦太基人也应在海上援助罗马人。但任何人都不得无视罗马人的意愿强令船员在罗马沿海登陆。[14]

这些条约表明,公元前264年以前,迦太基和罗马之间的关系还是相当友好的,彼此间都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冲突。

罗马人与迦太基人的冲突起因于“麦散那事件”,核心是争夺西西里岛的统治权。

公元前264年以前,罗马人因忙于意大利内部事务,对西西里既没有任何领土需要,也没有任何政治、商业兴趣。迦太基和叙拉古是当时西西里的两大统治力量。前者统治着西西里岛的大部分地区,后者统治着以叙拉古城为中心的西西里东部区域。

叙拉古城(Syacusae,Siracusa或Syracuse)位于西西里岛东南部阿纳普斯河河口东北部,为阿奇阿斯(Archias)率领的一批科林斯人所建,建城的时间为公元前734年。城市因建在东、西地中海及意大利与迦太基的交通要道上,所以发展很快。到公元前4世纪,叙拉古港业已成为该地区重要的贸易枢纽。叙拉古早先实行贵族政治,由掌握土地者(称“葛摩里”,Gamori)执政治国,后又出现过僭主政治和民主政治。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狄奥尼修斯一世利用武力,重建僭主政治。他当政近40年,不断增强叙拉古的军事实力。约公元前344—前343年,科林斯将军提莫勒昂(Timoleon,?—约公元前337)渡海攻占叙拉古,结束了叙拉古的僭主政治。但不久叙拉古的科林斯政权又为阿加托克利斯(Agathocles,公元前361—前289)所夺取。

图3。4拉丁文“SPQR”

公元前288年,叙拉古的一些来自南部意大利和坎佩尼亚的雇佣兵强占位于西西里岛东北端的城市——麦散那。他们自称“玛美尔提”,即战神之子。叙拉古曾组织力量多次打击“玛美尔提”。公元前270年,希耶罗二世(HieronⅡ,约公元前305—前215)在叙拉古称“王”。公元前264年,希耶罗二世率军包围麦散那,准备消灭“玛美尔提”。“玛美尔提”求救于迦太基的一支舰队,并在他们的帮助下,打败了希耶罗二世的军队。但迦太基人也有在麦散那长驻下去的意图,于是“玛美尔提”便向罗马求援。对于“玛美尔提”的请求,元老院犹豫不决,“然而,平民们虽然因不久前的战争而饱经磨难,急需重建家园,却愿意听从军事指挥官[15]的意见。他们列举理由说明:战争除了能够给国家带来整体利益之外,还显然能使公民从战利品中获得丰厚的报偿,因此,他们赞成出兵援助。当这项措施在森都里亚大会上通过之后,执政官之一阿庇乌斯·克劳狄被任命为此次行动的总指挥,并奉命渡海前往麦散那”[16]。公元前264年,罗马军队开入西西里岛,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前241)爆发。

罗马军队出师不久便击溃了叙拉古军队,而且还迫使迦太基军队后撤,解了麦散那城之围。此后,罗马军队势如破竹,直抵叙拉古城。叙拉古国王希耶罗二世是一位务实的政治家,他见罗马实力如此强大,便迅速与罗马结成联盟。罗马和叙拉古联盟的形成加速了战争的进程。他们迅速将迦太基逐出麦散那海峡。迦太基并不甘心失败,又将大军驻扎于西西里南部重镇阿格立根特,力图以此为据点抗击罗马军队,但收效甚微。公元前262年,罗马攻克阿格立根特,大约有2万居民被卖为奴。

迦太基在西西里东南部地区的失败,并不意味着它已经失去了抗击罗马的能力,因为迦太基的主要军事力量是海军。为了迅速赢得这场战争,罗马政府决定建立一支海军。公元前260年,罗马在南意大利诸希腊盟邦的帮助下,建立了一支以140艘五列桨大船为核心的舰队。因为罗马舰队刚刚组建,所以在机动性和作战经验等方面都远不如当时的海上强国迦太基。为了弥补这些弱点,并充分利用罗马步兵的优势,罗马人发明了一种新的设备——吊桥。这种吊桥被安装在船头,吊桥的一端有钩子,两面有护栏。当罗马的船和敌船靠近时,吊桥放下,吊桥前端的钩子就像乌鸦嘴一样钉住敌舰的甲板,步兵便从这里冲过去,与敌人展开短兵搏斗。这是罗马人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获取胜利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正是利用这一优势,罗马人取得了第一次海战的巨大胜利。

公元前260年,刚刚组建的罗马海军在执政官盖约·杜伊利乌斯的领导下,与迦太基海军在麦散那以西、西西里东北角的米雷海角遭遇。罗马军利用乌鸦战术,首次打败迦太基舰队。在这次战斗中,迦太基人损失了50艘船。为了纪念这次海战的胜利,罗马人在广场上建立了一个圆形纪念柱,柱上饰以迦太基被俘获的船头和庆祝铭文。执政官杜伊利乌斯也因此获得了殊荣。据李维记载:“他是罗马所有将领中第一个因海战而获得凯旋的人。因为这一原因,他被授予一项永久性的荣誉,即在他面前应有一个人持蜡制的火炬。当他外出用餐回来,笛手应吹笛迎接。”[17]米雷一战,使罗马人一度控制了西西里大部分水域。西西里诸城纷纷归附罗马,迦太基在西西里的优势已不复存在,留给它的只有西西里西端的若干孤零零的据点。

就在这时,罗马人决定在海外开辟第二战场。公元前256年,罗马装备了230艘船只向北非出发,统领舰队的是这一年度的执政官伍尔索(Vulsulus)。罗马舰队与拥有350艘船只的迦太基舰队在西西里南面的埃克诺姆斯海角相遇,双方展开了一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海战。罗马人投入的兵力是14万人,迦太基为15万人。在这次战斗中,罗马的吊桥再次发挥了威力,迦太基军遭到惨败。其中有30多艘船只被击沉,64艘船只被俘虏。而罗马人仅失去了24艘船只。此战不久,罗马军队便在阿非利加北部登陆。

罗马登陆军最初在北非打了一些胜仗,占领了克鲁佩阿等城市,掠夺了一部分财富。但对迦太基的围攻显然是远征军在短期内不能完成的。元老院于是决定留下1名执政官和2万名士兵在北非驻守,其余的1名执政官和军队调回罗马。后来这支军队由于在一次战斗中错误出击,除了2000多人逃回外,其余的都被迦太基人消灭,罗马执政官列古鲁斯也在战斗中被俘。罗马人在海外开辟第二战场的计划随即落空。

此后,双方又断断续续地战斗了10多年。迦太基将领哈米尔卡坚守西西里西部的几个据点,并不时骚扰意大利沿海地区。罗马人又倾力造船,于公元前241年终于攻下迦太基在西西里的最后据点。迦太基在军事上完全失败的情况下,被迫向罗马人求和。当时的罗马指挥官鲁达提乌斯欣然接受了迦太基的求和要求。“因为他意识到罗马的资源已经被战争消耗殆尽,他用和约成功地结束了战争。”[18]和约的大致内容是:

如果罗马人民同意的话,那么迦太基人和罗马人民之间就应该在下列条件下建立友谊:迦太基必须撤出西西里全岛,不得对希罗发动战争,也不得用武力干预叙拉古及其联盟的事务;迦太基必须把所有战俘无偿地交还给罗马人;迦太基人必须在20年内分批向罗马人支付2200优卑亚他连特白银。[19]

但当这些条款被送到罗马时,遭到了罗马人民的拒绝。后者选派了一个由10人组成的委员会去调查情况,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而从后来签订的协议的内容看,委员们对上述条款的款项并未做出实质性的改变,而只是对条款的某些部分稍微做了些修改。例如,他们把原定的支付期限缩短到了10年,将赔款数额增加到3200他连特,并要求迦太基人撤出在西西里岛与意大利之间的所有岛屿。这样,罗马在与迦太基人争夺西西里控制权的战争中终于取得了胜利。

三、汉尼拔战争

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第一次战争是世界古代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战争历时24年,战争的结局无论对迦太基人还是对罗马人都有非常巨大的影响。

对于迦太基人而言,战争的失败不但使迦太基人失去了广大的土地,而且也使迦太基人失去了大量的资金。为了准备这次战争,迦太基从意大利、西班牙等地招募了大批雇佣兵,其中有利比亚人、西班牙人、南意大利人、坎佩尼亚人和高卢人等。对于这些雇佣兵来说,战争是他们谋生的主要手段,但战后,由于迦太基经济凋零、国库空虚,根本无力发放军饷,因而引起了2万雇佣兵的不满与暴动。迦太基政府只得重新起用哈米尔卡为司令官,派兵镇压。大约经过3年4个月的时间,雇佣兵暴动才最后被平息下去。波利比乌斯认为这是“我们所知道的所有战争中最残酷、最无法无天的一次战争”[20]。

迦太基的雇佣兵起义不但削弱了迦太基自身的力量,而且又为罗马人染指撒丁尼亚岛提供了机会。公元前238年,罗马派军从迦太基手中夺取了撒丁尼亚岛。迦太基对此提出抗议。罗马以迦太基违令准备船队为由,向迦太基宣战。迦太基因雇佣兵战争已无力再与罗马交战,只好忍痛割爱,主动放弃撒丁尼亚,并向罗马交纳赔款1200他连特。

通过与罗马人的战争和随后的雇佣军之乱,迦太基决策层也逐渐意识到:大规模利用雇佣兵有很大的缺陷和弊端。这些缺陷和弊端主要表现在:雇佣兵不但无法与罗马军团抗衡,而且花费巨大;搞得不好,还会动摇国家的根基,成为威胁国家统治的巨大力量。正是建立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迦太基全力鼓励哈米尔卡向西班牙发展,从而着手训练一支高水平的、代表迦太基利益的西班牙军队。当时迦太基只在西班牙南部沿岸有些贸易据点。公元前237年后,迦太基大将哈米尔卡率军侵入西班牙,经过哈米尔卡及其女婿哈斯德鲁巴两代人的征战和经营,迦太基在西班牙的势力大为增加。在哈斯德鲁巴时期,迦太基人还在西班牙的东南海岸建立了新迦太基城。这一城市后来发展成为西班牙的首府。更为重要的是:在扩展领土的过程中,迦太基人建立了一支训练有素、能打硬仗的军队。

迦太基人在西班牙的发展和扩张最初并未引起罗马人的注意和重视。公元前231年,罗马为其盟邦马西利亚的商业利益曾派使者到西班牙,对哈米尔卡的行为进行调查。据说,哈米尔卡佯称经营西班牙是为了向罗马偿还赔款。或许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危及罗马人自身的切身利益,所以罗马使团并没有对迦太基在西班牙的扩张加以指责。公元前226年,罗马再次派遣使者,与当时的执政者哈斯德鲁巴交涉西班牙事务。哈斯德鲁巴应允迦太基人在西班牙的发展将以埃布罗河为东部的界限。

罗马在取得与迦太基人战争的胜利后,信心和实力大增。它先占领了撒丁尼亚岛,后又向意大利北部发展。公元前232年,保民官提议在卢比孔河以南的高卢地区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弗拉米尼乌斯出任执政官后,继续推行征服和同化山南高卢的政策。公元前224年,罗马军队打败波伊人。次年,罗马大军渡过波河,进攻高卢的另一大部族印苏布列斯人,并取得胜利。公元前220年,高卢部族因不敌罗马人的大规模进攻,纷纷投降。至此,罗马人基本上解除了长期困扰他们的高卢人之患。罗马虽然没有达到完全征服高卢的目的,但在高卢人的核心地区建立了两个拉丁殖民地,即普拉钦提亚和克列莫那。同时还修筑了两条通往北方的军用大道,其中弗拉米尼乌斯大道直通亚德里亚海边的阿利米浓港,奥列里大道沿埃特鲁里亚海岸通比萨。这些道路的开通不但加强了罗马对山南高卢的控制,而且也为罗马以后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在罗马人忙于征服高卢人的同时,迦太基人在西班牙的发展也相当惊人。公元前221年,哈斯德鲁巴被一名凯尔特人杀死,哈米尔卡的儿子汉尼拔被军队拥立为司令官。不久,军队的这一选择又为迦太基政府所确认。

汉尼拔上任后潜心经营,大胆开拓,很快就使迦太基在西班牙的统治范围向北扩至埃布罗河和托来多山。迦太基势力在西班牙的不断发展,使位于埃布罗河以东的西班牙同盟者萨贡图姆城十分不安。由于担心迦太基人的侵略,从公元前220年开始,萨贡图姆就不断向罗马求援。罗马元老院派使节到新迦太基,声称罗马有义务保护萨贡图姆的利益,警告迦太基主将汉尼拔不要侵犯该城。公元前219年,汉尼拔不理罗马的警告,率领15万大军围攻萨贡图姆。罗马因忙于伊利里亚战争,并未派兵援助萨贡图姆。萨贡图姆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最后陷落。城内的大部分成年男子被杀。萨贡图姆的陷落,对罗马打击不小。元老院迅速做出决定,派遣以昆图斯·法比乌斯为首的使团前往迦太基。然而迦太基政府一再强调,攻陷萨贡图姆的目的并非针对罗马,也不可能破坏两国间签订的条约。罗马使团与迦太基政府的交涉以失败告终。

昆图斯·法比乌斯掀起自己长袍的前襟,作了一个深兜形状,说道:“我们在这里给你们带来了战争与和平,你们自己选择吧!”但当他说这些话的时候,迦太基人同样傲慢地回答,“随你便!”于是,他放下袍子的前襟,大声喊道:“我给你们战争!”在场的迦太基人都异口同声地回答,他们应战。[21]

图3。5罗马建筑遗迹(二)

迦太基和罗马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公元前218年,罗马向迦太基宣战,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第二次战争爆发(公元前218—前201)。因领导这场战争的迦太基将领是汉尼拔,故又称作“汉尼拔战争”。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