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报道答案 > 第三 新闻调查目的突破(第5页)

第三 新闻调查目的突破(第5页)

秦玉玲:回忆不起来了。

记者:一点也回忆不起来了?

秦玉玲:一点也回忆不起来。

记者:当时秦医生的反应,你还记得住吗?

杨选国:记得,(她)一句话不说,当时就叫记录的大夫,报告简单一点,就把后边都去掉了。还有肾脏、脾脏,这些都没报告,不报告了,不说了。

……

杨选国:我小孩肾脏没有了,我感到意外,我感到吃惊,我受不了。我辛辛苦苦三年,呕心沥血到现在,没想到小孩的病情恢复了,受到这么大折磨,我花了十几万进去,去北京,哪个地方都去了,该治的都治了,花了那么多钱,现在小孩肾脏没有了,我能接受吗?我当时找二院去了。

当年的手术医生张道荣:我们手术都写手术记录,没有切。我们送标本到病理科没有记录发现肾脏,我们的麻醉师记录没有切除肾脏。

……

张道荣:我费了那么大劲,反正我看到的我都拿到了。从我良心上我不受谴责,我觉得我是对得起他,我是做到仁至义尽了,我尽了我最大努力了。费了我百分之百的力气了,我心里无愧。

……

记者:你认为孩子的肾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状况?

杨选国:没有了,而且肯定是没有了。萎缩到一点都没有,找不着,是不成立的。

记者:您能不能很自信地面对我们的摄像机,您可以保证,在手术的过程中,您没有切除孩子的左肾?

张道荣:这一点我敢千真万确地告诉你们,而且我敢用我的人格,用我的党籍来保证,到任何时候,你就是逼着我,把我的头砍掉,我也敢说,没切就是没切。

6。平等视角

1998年4月17日,《新闻调查》播出第79期节目《从市长到囚犯》。

1997年3月,河南省鹤壁市市长朱振江因受贿罪被捕并被判刑12年。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勤苦攻读的学生,他是如何走向犯罪道路的?《新闻调查》的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下面是记者对朱振江的一段采访——

记者:在你推荐的干部里面,或者你为之说话的干部里面,有没有出现最后走上违法道路的人?

朱振江:就是胡安林。

记者:你跟胡安林这样一个人是什么时候开始结交的?

朱振江:我当副市长以后,因为他是一个企业的厂长,在工作过程当中逐渐和他接触多了,就认识了。

记者:当你跟他个人的关系发展到比较亲密以后,你自己什么时候感觉到可以向他提一点要求?

朱振江:就是出国的时候,有一次到美国去。当时,资金比较紧张,我跟他提过。后来他给了我1000美元。

记者:这是你第一次向别人提出来要钱,跟过去别人送上门来是有很大的不同吧?

朱振江:因为我知道他那儿有,先从他那儿拿来用。回来以后,他再没有追问过,我也没有再还他。

记者:实际上你内心深处有没有想“还”?

朱振江:没有。

记者:回到安阳之后不久,胡安林的企业得了奖,而你向这个企业又伸了手。

朱振江:那很简单!就是从他的奖金里分了10000元给我。

记者:你当时收他的钱是一件非常容易、很自然的事情,是这样吗?

朱振江:跟他比较熟悉了,所以也就比较随便了。

记者:一个“要”,一个“收”,作为你来讲,不同在哪里呢?

朱振江:不同就是,你收了,是人家给你送上来的;你要就是说自己占了主动了。

记者:你有没有某种跨过了界限的感觉?

朱振江:现在看起来,这个事情确实是跨过了界限。

……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