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溪鹏在前边引用的宋中同阿里的对话是在无法靠近访问对象的情况下尽力倾听到的;邓小平接见阿里时记者没有在场,是事后从翻译那里采访出来的;阿里参观故宫时,记者事先等候在那里,在提问机会极少的情况下,主要用眼睛观察。
2。跟踪采访
跟踪采访就是顺着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穷追不舍尾随采访。这类新闻事件多是正在进行中的活动。
通常,跟踪采访在下述四种情形下进行——
第一,延续一定时间的新闻事件;
第二,流动性的群体活动;
第三,新闻人物或首脑人物多地点换场所活动;
第四,范围大、头绪多的复杂事件。
跟踪采访是常用的采访形式,特殊情况下,是唯一有效的方式。跟踪采访往往时间节奏快,记者要马不停蹄地进入运动状态。
跟踪采访是比较常用的方式,在特殊情况下亦是最有效的方式。1988年11月云南澜沧、耿马一带发生7。6级强烈地震,人民解放军西南驻军8300名官兵神速赶赴现场抢险救灾。中央电视台军事组和成都军区记者站记者以追踪采访方式,采用日记体手法,记录了部队在20个昼夜里拼搏奋战的事迹。《神兵天降八千三》以部队迅速开进为开头,顺着事件的发展进程,运用现场纪实手法,有力地表现了主题思想。全片节奏感十分强烈,灾情不断出现,余震不断发生,部队不断开进,受灾面不断被治理,险情不断被排除。可以说,这部纪录片在追踪采访方式运用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在日常采访中,持续一定时间的新闻事件;流动性的群体活动;新闻人物多地点的活动;范围广、头绪多的复杂事件等采访任务,大都需要采取追踪采访方式。记者要抓住不断延伸的线索,适应不断变化的地点环境。只有不辞劳苦、急中生智、动作敏捷,才能追踪到有价值的新闻。
3。即席采访
即席采访多用于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在电视报道中,即席采访已成为最富吸引力的电视报道方式之一。
早在美国总统罗斯福执政初期,记者招待会就成为一种采访方式为记者们所运用。20世纪50年代,艾森豪威尔执政期间,他已经允许电视转播他的记者招待会。到肯尼迪时代,这位电视“造就”的总统率先让电视直播记者招待会,这一举动被视为电视传播的重大突破。在我国,即席采访引起特别关注的开创性举动,要首推1987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政协和人大的第六届第五次会议的中外记者招待会录像专辑。
富有戏剧性意味的是,即席采访对新闻发布会和记者招待会的“介入”构成了新闻事件的组成部分。有时,记者本身就是人们瞩目的人物,还会成为新闻中的新闻。比如,第一个到中国大陆参加人代会采访的台湾地区记者在招待会上站起来提问时,被中外记者层层包围。丹·拉瑟在白宫记者招待会上同尼克松总统的互相讥讽,被作为吸引人的新闻加以报道。
在某种程度上,即席采访是高档次的采访,其难度就在即席二字上。可以说,即席采访是对记者洞察力、判断力、反应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综合检验。同时,即席采访也是观众检验记者提问水平的“透明窗口”。记者若要在强手如林的记者席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练就一手即席采访的本领。
即席采访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直截了当将问题一次提出。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有严格时间限制,记者不能一次又一次站起来提问,因而要珍惜站起来提问的机会和时间,准确地将重要问题一次提出。
其二,一次最多提问两到三个问题。即席提问要能够让新闻发言人充分回答问题,一般人们一次听到太多问题反而记不住主要问题,回答时难免顾此失彼。
其三,借助别人提问充实自己报道。有些即席采访不进行转播或直播,而要以动态消息形式进行报道。记者在现场要注意倾听其他记者的提问,不要只顾自己如何站起来提问。
其四,随机应变、临场发挥。即席采访前记者已经准备的问题或许让别的记者提出,这时就要临场考虑从别的角度、别的侧面提出不同的问题。此外,在采访过程中,可能会得到意料之外的重要信息,这时应该利用电传或电话发口播稿,不要按部就班等到采拍结束才发稿。在中美建交的新闻发布会上,许多外国记者刚刚听到这个信息,便纷纷离开席位去立即发稿。
通常,即席采访在下述情形下进行——
其一,国家政党、国家政府部门要宣布某项重大决策或外交活动时,由要职人员举行记者招待会,与会记者将事先得到通知;届时到会采访。一般来讲,具有世界影响的国策和活动招待会规模就较大,本国记者同外国记者同时进行采访。
比如,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新闻报道的突破就是以记者招待会结束了过去党代会半封闭形式的报道,会议期间召开8次记者招待会。
其二,国家对于世界关心的本国事务需要解释说明时,由具有一定权威的人召开记者招待会。
比如,审判“四人帮”前,司法部门和中央领导人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中国刚刚提出四化建设时,国外对此十分关注并存有很多疑团,为此,邓小平举行记者招待会,回答记者提出的普遍关心问题。
其三,国家领导人出访时,常在访前和访后举行记者招待会。一般随行记者和所驻国记者届时参加采访。比如,邓小平访美结束后,在美国举行记者招待会,回答了记者们提出的中美关系、中苏关系以及对世界重大事务所持态度等问题。
其四,有特殊影响的人物,需要解释与本人有关的重大事件时,由本人举行记者招待会。比如,李宗仁回归祖国、西哈努克在国内动乱后来到北京、黄文欢离开越南到中国等,这些人物都举行了记者招待会。
其五,国家政府部门公布与国计民生有关的统计数字时,也举行记者招待会。比如国家统计局每年都要公布当年的各项预算、支出情况以及国民收入数字。
即席采访不同于其他形式,众多记者坐在一起当场提问,采访对象是共同的目标。若要在强手成群的记者席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练就一手即席采访的本领。
目前,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记者的即席采访已经形成了新闻时速和质量上的竞争局面。广播、电视新闻媒介利用传播功能优势往往先将招待会现场直播转播。通讯社、报纸面对这种挑战,改变过去全文发稿的做法,突出要点并开始注重解释分析、提供背景。这种高强度竞争对记者在招待会上的即席提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席提问是对记者洞察力、判断力、反应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检验。
4。同步采访
严格意义的同步采访是指记者始终置身于新闻事件的现场,摄像机与记者的采访视线同步,报道以记者在现场出面采访为主线。例如《望长城》《从北京到莫斯科》等纪录片,采取的方式就是以主持人从头至尾的采访活动为全片的主体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