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可以运用先肯定后转折的技巧,拒绝接受对方的提议
当对方提出一种观点,而你不赞成时,可先肯定对方的说法,再转折一下,最后予以否定。肯定是手段,转折、否定是目的。先予肯定,可使对方在轻松的心理感受中,继续接受信息。尽管最终是转折了,但这样柔和地叙述反对意见,对方较易接受。这样既使自己能从难以反驳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又使对方能在较平和的心境中接受。
8。广泛吸收,以求取胜
这其实是“后发制人”的策略,在面试开始后,不急于表述自己的看法,而是仔细倾听别人的发言。从中捕捉某些对于自己有用的信息,通过取人之长来补己之短。待自己的应答思路及内容都成熟以后,再精心地予以阐述,最终达到基于他人而又高于他人的目的。
另外,还有一些用法上的技巧。
第一,在论辩中,如果自己处于被动的不利地位,就不要再纠缠于原来的话题,这时可以及时转移话题,或抓住对方的一个弱点。也可以从新的话题上向对方发起进攻,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
第二,如果发现自己有明显的错误,最好趁对方发觉并指出之前,自己主动承认,这样可以避免受到无可反驳的批评,又因为主动认错而显得有风度,还可以变被动为主动,消除对方的戒备心理。
第三,不要主观臆断。日常生活中往往易于根据印象对某人的气质、性格做出判断,在小组讨论中,不要以此判断一个人的学识、论辩能力、观点和态度。如果先入为主,很可能不利于自己在论辩中的地位和能力的发挥。
第四,不要太急于抢先,可以适当地保持沉默,仔细倾听其他人的意见,同时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论点,充分吸收别人的优点。因为俗话说“旁观者清”,你了解各方的观点,又超脱其外,让人觉得你有仲裁的权利,又因为你已修正了自己的观点,吸收了别人的长处,发言就容易被各方接受。一般辩论的各方都不愿树敌太多,此时你包容了别人的看法理解了他们,就会使他们愿意接纳你。这样无形之中,你就能成为获得众人赞同、超越矛盾界限、沟通双方意见、驾驭全局的中心人物。
但也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你要能够真正把握、领会双方的观点,调和双方的矛盾,否则仅仅是模棱两可,无主见地耍滑头,是没有人会真正佩服你的。这时倒不如坚持自己的观点,成为其中的一员,也许你鲜明的观点,充足的论据,倒可以独树一帜,成为论辩一方的一员干将,同样也可以使你引起考官更多的注意。
(五)小组面试的态度
小组讨论考察的是每个成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和意识。考官一般不直接参与,但是他会在旁边注视每个成员的举动,最后得出一个对每个成员的综合看法。
讨论其实是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最后要达到某种共识,所以允许有意见的分歧,而且也是比较正常的,但是不要据理力争,试图压倒其他成员,这样会被认为缺乏团队精神,基本会被淘汰。你自己想吧,你们讨论的问题,在面试官看来根本不算什么,他们也不是要看你能做出多惊人的决策。可能的话尽量引导讨论方向,这样可以表现出你的领导能力。总之是顾全大局,与团队里的其他成员一道完成讨论任务。
小组讨论重要的是看你在讨论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比如说,当讨论进入僵持阶段时,你要积极协调,积极调解,推动整个小组讨论的进程,而不是加入到争吵中,其实小组讨论最忌讳的就是大家毫无计划叽叽喳喳地乱争。主动参与,积极推进,必要时要学会妥协,以团队利益为中心,最不能要的就是个人英雄主义。
但是,也不能太局限于自己的角色。leader只有一个,reporter也只有一个,但往往被录用的人只是个普通member,为什么?那就是不管自己是什么角色,都要努力完成自己的角色,120%地完成,将你那个普通的成员角色做得比别人更有特色有效果。
讨论发言时要面向小组成员,而不要看考官。这一点很多人忽视了,因为你的讨论是和考官无关的啊!你的队员才是现在最重要的人。
(六)小组面试的评估
1。小组面试的考察内容与评分方式
一般而言,对于小组面试的计分有以下三种方式。
(1)各考官对每个考生的每一个测评要素打分。
(2)不同的考官对不同考生的每一个测评要素打分。
(3)各考官分别对每个考生的某几个特定测评要素打分。
在具体实施期间,考官之间可根据考官水平和考官特长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某一种计分方式。
计分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1)语言方面。包括发言主动性、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说服能力、论点的正确性等,这些不同的要素应根据职位的不同有不同的权重得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测评的要素和各要素的权重,以和具体的岗位、职位相对应。
(2)非语言方面。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语调、语速和手势。
(3)个性特点。包括自信程度、进取心、责任心、情绪稳定性、反应灵活性等测评要素。
由此看来,应聘者的一举一动都看在考官的眼里,所有的细节都有可能成为决定应聘成败的因素。
2。举一个常用的评分方式
无领导小组讨论主要考察9项评测内容及权重(100分)。
(1)组织协调能力(15分)。
(2)逻辑分析能力(10分)。
(3)倾听尊重(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