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传媒社会学的研究意义
当代世界,影像和声音等信息的洪流正在征服我们的生活。我们生活在一个传媒的世界,或者说,传媒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传媒令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51]“传媒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文化中心’。人们对传媒,就如同喝茶、喝咖啡一样轻松,早就平淡无奇。形形色色的传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补充:无论在牙医诊所,银行经理间还是在应聘接待室里,包括在飞机上都能很方便地看到报纸。电视也不只是限于家中。超市、理发厅、酒吧、机场休息室、公共汽车、教室和外卖店都可以看到电视。传媒无处不在,而我们也已经习以为常了。”[52]传媒因其重要影响而迅速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传媒社会学学习和研究的意义与传媒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影响和作用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而言,无论从微观上还是从宏观上来看,传媒的意义都非常重大,这就决定了对传媒作社会学研究的传媒社会学也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对公民媒介素养养成的意义
当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每个人毫无例外地处于媒介化生存状态之中,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面对传媒带来的海量信息,需要进行选择;对不同价值立场的信息,需要作出判断。这种选择和判断影响着人们的知识、情感、态度、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选择和判断的能力取决于人的素养。于是,公民的媒介素养养成显得尤其重要。传媒社会学对传媒的科学分析和结论可以成为公民媒介素养养成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对传媒事业发展的意义
传媒事业发展作为国家软实力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结构性要素。科学地认识传媒发展的规律是传媒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传媒社会学对传媒发展规律的探讨无疑会对传媒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在信息全球化时代,传媒与社会的深层互动、紧密联系的关系日益彰显出来。传媒是双刃剑,既可以给人类造福,促进社会的发展,又可能给人类带来社会问题,阻碍社会的发展。传媒“对社会的日益扩大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已引起许多国家的社会学家的注意,他们开始探讨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关系、它的作用和影响,等等。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传播媒介的媒介社会学应运而生。”[53]传媒社会学探讨通过传媒积极地影响社会的途径和机制,会促进社会发展,这是传媒社会学这门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合理性所在,也是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对传媒理论发展的意义
在当今世界,媒体与传播已成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传媒社会学作为一个后起之秀,会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对传媒理论的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对社会学家而言,关键问题是,大众传媒如何影响我们的社会风俗以及社会行为?他们想知道,为何媒体这么具有影响力?谁在媒体的影响下受益?如何受益?以及在面对媒体的图像时,我们该如何维持文化及道德的标准。”[54]这些传媒社会学的经典研究领域一定会大大推进传播学和传媒理论的发展。
五、对应用社会学理论发展的意义
应用社会学作为将社会学应用到其他学科和社会的各种领域中的分支社会学,自然地包括了传媒社会学。传媒社会学的发展对应用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尚未有严格意义的传媒社会学分支学科,这就使得传媒社会学学科的建设显得尤其迫切和必要。
思考题
1。传媒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简述库利和帕克关于传媒的观点。
3。简述法兰克福学派的传媒理论。
4。简述传播学中发展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
5。学习传媒社会学有何意义?请举例说明。
[1]1964年,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首先将“媒介”这个概念引入有关传播学的讨论中,此后,这个概念成为一个传播学的基础术语。
[2][英]戴维·巴特勒著:《媒介社会学》,2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3]宋林飞著:《社会传播学》,28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美]塞伦·麦克莱著:《传媒社会学》,126页,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5]黄少华、翟本瑞著:《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18~19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邢虹文著:《电视与社会——电视社会学引论》,2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7]邢虹文著:《电视与社会——电视社会学引论》,5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8]胡申生主编:《当代电视社会学》,1页,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9]“应用社会学是指将社会学理论和社会研究方法运用于某一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研究。它是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具体的方法和手段了解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状况,揭示其内在逻辑,发现其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某种建议以改进社会的研究。应用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宽广,这也是社会学具体服务于社会的途径。应用社会学的特点是理论与方法相结合去分析以至解决具体问题,但应用社会学的作用并不止于此,因为从应用社会学研究中可以产生具体的、局部的社会学概念和理论。”参见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21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参见塞伦·麦克莱著:《传媒社会学》,3~4页。
[11]同上书,7页。
[12][美]理查德·谢弗著:《社会学与生活》,6页,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13]塞伦·麦克莱著:《传媒社会学》,17页。
[14]理查德·谢弗著:《社会学与生活》,9页。
[15]塞伦·麦克莱著:《传媒社会学》,10页。
[16]塞伦·麦克莱著:《传媒社会学》,14页。
[17][美]乔纳森·特纳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1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8]同上书,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