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首届“国防班”迎来第一批高中毕业生
2015年,广附“国防班”迎来了它的第一批高中毕业生。三年前,这些学子百里挑一,被选入国内首个高中国防班。如今,经过磨炼,他们的精神和身体各方面都得到成长,顺利毕业。
2015年5月17日,省招生办会同省军区招生办在广附大学城礼堂召开广东省2015年军校和国防生招生信息发布会暨广附国防班报考专场咨询会。省军区政治部和招生办、省招生办领导,驻广东签约高校军选办负责人,国防科技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等军校招生办代表,广东省内媒体,广州市部分高三年级考生和家长约800人参加了活动。活动结束后,广东卫视、南方卫视、凤凰网、新浪网、《南方日报》《广州日报》《信息时报》《羊城晚报》等媒体全方位立体报道了此项活动。
《南方日报》在2015年6月12日报道了身穿军装参加毕业典礼的广附首批国防班的毕业生们:“他们以一致的步调、标准的军姿,展现出国防后备人才的飒爽英姿……与普通班相比,国防班每个星期会多一个单元的军事训练,增设军政理论、国防科技等与军事相关的课程,并且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由于学生以学业为主,准军事化管理主要是通过严格的制度加上柔性的关怀对学生加以管理。”《信息时报》也在6月12日报道“叠豆腐被、打军体拳、听国防讲座……全国首家高中国防班的70多名学生三年‘军味十足’的高中生活……首届进入广大附中国防班的学生,都是当年中考十里挑一的苗子,学校举全校之力抓国防班,减免他们高中三年学费、择校费共500万元。到今年毕业时,共有70多名学生从国防班毕业,即将入读心目中的军属院校。”
《解放军报》在2015年11月用大篇幅对广附国防班进行了详细报道,现引原文如下。
广东省军地开办全国首个高中“国防班”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今年首届毕业的“国防班”不同凡响:超过半数的毕业生志愿报考军校或国防生,其中被录取的21人平均分超过重点本科录取线41分。如今,这个班已成为广州高中特色课程班的亮丽品牌,备受军地各界关注。
开办“国防班”的初衷,还得从几年前的一份调查报告说起——广东省作为高考生源大省,报考军校和国防生的人数却一度在全国排名靠后,计划和录取比例还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以2012年为例:广东省高考650分以上的有1880人,但报考军校或国防生的才11人,仅占总数的0。59%。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出国热”。就拿广州市来说,大部分师资力量雄厚的中学都开设了“国际班”,不少学生高中一毕业就选择出国留学。国内外一些知名大学也纷纷通过建立生源基地、自主招生、设立高额奖学金等措施吸引优质生源。
基于这些现实情况,广东军地领导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因循守旧被动等待,军校和国防生的生源就会受到影响,必须在开拓创新中突出重围。
突围,路在何方?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广东省军区在总部支持下大胆创新,尝试依托办学水平高、校风学风优良的重点中学开办“国防班”,把国防人才的关口前置到高中阶段。
经过实地考察,具有60多年光荣历史、前身为“东北民主联军南岗干部子弟学校”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最终被确定为开办“国防班”的试点学校。
2012年9月,经过政治审查、文化考试、面试体检等层层筛选,首届100名学生从1300多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进入全国首个高中“国防班”。
“突出部队特色、传承红色基因,是‘国防班’教育管理的最大特点。”广州军区“国防之星”——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邓云洲介绍,他们本着注重文化学习、军政培养适度的原则,按照以学校为主、军队全程嵌入、军地联合培养的思路,推动部队传统融入办学理念、军营特色融入管理模式、军政理论融入课程体系。
采访期间,适逢“国防班”学生赴海军陆战学院进行军政集训。记者翻阅集训课表看到,他们集中开展了政治理论、军事理论、军事技能等4方面课程,重点学习条令条例、军兵种知识等军政理论,以及单个军人队列动作、轻武器射击等基本技能。
据介绍,“国防班”参照军队院校学员队管理模式,每周组织一次早操、一次军事体育锻炼,每学期举办一次国防知识讲座,节假日组织开展军事实践、参观见学、军事训练等活动,在点滴之中融入军味兵味,增强青年学生对国防和军队的认同感。
“孩子到军校报到,队干部见面就说他特有军人气质!”已考入军事经济学院的“国防班”学生周加镕的父亲对记者说。
与周加镕一样,在长期的磨炼养成中,这个班的每名学生身上都打下了深深的“国防烙印”:所有学生都能按照军队条令条例要求规范内务、作息操课、集合点名;95%以上掌握了单个军人队列动作、军事理论基础知识、基本军事技能,会唱革命歌曲、讲传统故事;90%以上毕业时达到新兵入伍体能达标标准。
经过3年的探索实践,“国防班”以鲜明的军事特色广受赞誉。在广州市各类高中特色课程班评选中,“国防班”综合排名第一,被作为全市27个高中特色课程班重点立项。同时,该班《国防教育课程》入选普通高中重点特色课程。该班所在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安全教育示范基地”“广东省青少年军校基地”。“国防班”展现出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在岭南大地掀起一股携笔从戎的热潮。据统计,今年广东省军校和国防生报考人数较去年增加28%,招生计划增加30%。广州市初中毕业生报考国防班持续火爆,3年间录取分数线共提高了34分。
广东省军区政治部选培办主任张迪良介绍,下一步他们将积极推广“国防班”的经验,在更大范围内逐步推开,带动更多中学参与其中,从源头上提高国防后备人才选拔质量。
国防班学生进行10千米拉练
3。国防班学子重走长征路
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作为有着红色革命传统的广附,在暑期组织开展了为期八天的,以“弘扬长征精神,同筑中国梦”为主题的重走长征路活动。该活动由学校党政一把手带队,广州市教育局指导支持,广州电视台、《羊城晚报》社、新浪广东三家媒体全程跟进直播,第四届国防班全体师生200余人全员参与。
下面,我们转引《羊城晚报》2016年7月28日的专题报道,来感受中国首次中学生重走长征路的全过程。
好酷!广大附中国防生用自己的脚步丈量长征路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作为有着红色革命传统的广大附中,今年暑假组织国防班约200人的队伍浩浩****往贵州进发,开展“弘扬长征精神,同筑中国梦”为主题的重走长征路活动。羊城晚报记者应邀随团一同前往。
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抢占娄山关……广大附中国防班的学生追随着革命先烈的脚步,在徒步拉练中重温长征史,追寻惊心动魄的红色记忆。
重走“四渡赤水”,缅怀革命先烈
21日,广大附中即将升上高二的约150名国防班学生,分成4个营共15个连队,穿上整齐的军装,登上从广州开往贵阳的高铁。
《羊城晚报》记者发现,不同于普通的学生游学团,国防生的出行纪律性非常强,集合动作迅速,无人喧哗,几分钟内就可以全部归位。列车上,国防生们并没有成为玩手机的“低头族”,而是由教官组织开展了一场朗诵革命诗词的活动,一阵阵嘹亮的军歌,一首首动情的革命诗词,让学生提前感受到红军长征那**澎湃的革命岁月。
五个半小时的高铁将国防生带到了贵阳。第二天一早,队伍赶往80年前红军长征的重要地方——赤水,那里曾发生红军“四渡赤水”的伟大战役。
汽车穿过崇山峻岭才来到赤水的丙安古镇。脚下湍急的赤水河,涌动着一个个若隐若现的小旋涡,远处斜阳下单薄的铁索桥的残影,将国防生们带进了当年红军长征的那些日子。虽然脚下的路已不像以前那般崎岖不平,但狭窄的山道还是颇为惊险,穿过弯弯曲曲的山道,爬上一段近90度的布满青苔的陡峭斜坡,才走进当年红军驻地的丙安古镇。这一路,对多数平时接受过训练的国防生来说并不算太难走,但也有些学生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不过,他们仍然保持整齐的队伍,举着队旗,阔步向前。
国防生登上丙安古镇,当年红一军团在此会师
在丙安古镇,国防生参观了红一军团陈列馆,馆内展出了当年红军一渡赤水的作战线路、用品等,有学生停下来仔细研究作战线路,看到当年红军高超的战略战术,穿插迂回,不禁拍手称绝。“感觉比在书本上看到的更深刻、更震撼。可以想象到当年红军有多艰苦。”
告别丙安古镇,队伍直奔赤水红军烈士陵园,在丰碑下深切地缅怀先烈。“这只是四渡赤水牺牲的烈士,古今以来还有更多的战争,更多献身的战士们,我们怎么能忘怀?”国防班1营的刘兆淼说。
牵手土城小学,烈日下展军人风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3日,广大附中国防生重走长征路继续启程,这一站抵达的是千年古镇——土城,这里也是一块红色圣地。当年土城(青杠坡)战斗就是毛泽东在遵义会议后亲自指挥的第一战,土城是四渡赤水河第一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