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他试卷上的分数改成了60分,说:“多奖励你1分,下次还给我10分。”
他高兴极了:“这下回家不用挨骂了。”
有一天,我的办公桌上出现了一瓶牛奶。别人告诉我,是小熹放的。小熹说:“我今天带多了,喝不完,就放你那了,你不怕被毒死就喝吧,要么扔了也无所谓。”
又一天,他搬回几盆仙人掌盆栽放在走廊上,对我说:“老师,这个好种,不用每天浇水,一个月不管它都不会死。”
广播操比赛,小熹站在队伍的中间,和大家一起认真地挥动手臂,眼神坚定而执着。7班又赢得了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我请大家吃甜筒,全班欢呼雀跃。相机里,所有孩子的脸上写满了快乐,包括小熹。
期末,小熹被评为社会工作积极分子,名次进步了5名。颁奖典礼上,他有些害羞。
一个学期又结束了。一年来,小熹和7班孩子们经历了军训的洗礼、校运会的磨砺、生日会的感染、合唱节的激励、狂欢节的释放以及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融合,大家都成长了不少。我将孩子们一年来所有活动和生活中抓拍的照片、优秀作文、随笔整理成书(其中也有小熹的佳作)印发给了7班每位学生和家长。书名是《七年级7班幸福光影》。
拿到书的那天晚上,班级的家长QQ群很热闹,大家都说7班的孩子太幸福了。小熹妈妈单独给我发了一条短信:
“郑老师,太感谢您了,小熹看到自己的作文入选,很开心。这学期,他的变化很大,经常回来跟我们聊班上的事情,也经常听他说起您,我们能感觉到您在孩子心中的分量。7班有您真幸福,您能成为小熹的班主任是他的福气,也是我们家长的福气,再次感谢您!”
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全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如果我真的能够协助他们完成这一心愿,我欣慰。这一次,我不是“赶鸭人”,我是“麦田的守望者”,我耐心地等待着小熹还有7班所有孩子们的幸福成长。
李政涛先生在《教育常识》一书中这样写:“教育世界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世界,在现实社会的各种物质标准前提下,人无法完全逃离他所处的时代。”一线教师是整个教育链中相对弱势的群体,我们无法否认,也必须接受教育确实会存在功利性目的这一现实,因为人需要生存,老师和学生都一样。但是,如果一味地将现实利益作为目标,会让老师忘记教育的根本目的,变得激进而功利,学生也会失去感受幸福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就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幸福生活的人。”而在现实的压力下,在社会上的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如把功、名、利、禄作为衡量是否成功的标准的时候,老师如何让学生幸福?
我想起德兰修女的人生箴言:
(1)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
(2)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
(3)即使你是诚实的和率直的,人们可能还是会欺骗你,不管怎样,你还是要诚实和率直;
(4)如果你找到了平静和幸福,他们可能会嫉妒你,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快乐;
(5)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做善事;
(6)即使把你最好的东西给了这个世界,也许这些东西永远都不够,不管怎样,把你最好的东西给这个世界……
宽容、友善、真诚、平和……这,也许我毕生都无法尽善尽美的修行!但,我会一直努力着。如果有一天,当我的学生发现自己只能成为一个普通人时,他回想起他曾经的集体,曾经的生活,仍然能感受到青春的温暖,从而继续乐观、幸福地向前走,那我也就幸福了!
二、周弋林老师教育感言:“坚持爱的教育,做学生成长的陪伴者。”
作为一个毫无经验的班主任,刚入职时我很忐忑,我不知道该赋予和培养一个班级什么样的秉性,更不知道该坚持什么,今天想和大家说说,我所带的15班坚持背后的缘由。知道带15班的第一时间,我申请了一个QQ,网名就叫“风雨同舟”。我一直告诫自己,只有真正热爱15班的每个孩子,我才能真正全身心地投入,才能真正做到风雨同舟。七年级军训之前,拿到学生的花名册和照片,然后一一和家长联系,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以及兴趣爱好和特长后,我又花了一天时间去对着照片记学生的名字和一些基本情况。所以15班的很多孩子很惊讶我第一时间都能够准确地叫出他们的名字,一下子就和我亲近很多。从手头上的资料中知道班上李泽炜同学的生日是8月24日,军训期间忙得几乎没有一点空档,没有时间订生日蛋糕,但我还是踩着单车去蛋糕店买了个小蛋糕。当我拿着小蛋糕对着泽炜说生日快乐时,那小家伙一下子愣在那里,旁边的同学一下子欢呼起来,军训的辛苦和大家刚相识的陌生好像一下子消失了,大家纷纷对刚认识几天的新同学送出真诚的生日祝福,那一刻我从孩子们眼里看到了温暖和感动,所以举办15班的每月集体生日会的想法油然而生。一开始的生日会都是我主持,然后慢慢全部由同学自己来主持,生日会有寿星的感慨,也有同学们的声声祝福,更有他们搞怪的一些节目,生日会慢慢成了孩子们每月的一份期待。最搞笑的是期间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原来孩子回家和爸妈闹别扭,问为什么要把他生在暑假,这样他就不能在学校过集体生日了。家长认真地问我寒暑假出生的同学能否提前一个月在学校过集体生日,被孩子们的童真和对班级的热爱所感动,我愉快地答应了。
15班晨跑的初衷不是为了中考体育,一是军训期间感觉班上很多孩子体质很差,我们班肥胖的男生尤其多;二是因为开学初的第一个星期我早上都会去寝室看看,发现很多孩子其实很早就醒了,然后一个寝室的学生在那说话聊天,有些等到宿管赶人时才匆忙起来,有些孩子就这样不吃早饭,更有甚者早读课都会迟到;三是在大学期间我自己有坚持跑步的习惯。所以在征求家长的同意后,15班从第二个星期后就开始晨跑,一直到现在。开始时,晨跑的新奇随着时间的消逝和天气变冷慢慢变成一些抱怨和不理解,而这期间我慢慢开始觉得要让15班的孩子学会坚持,于是开班会让孩子们自己说晨跑的一些感触。晨跑当中,15班的孩子们记忆最深刻的应该是七年级上学期冬天的一个早晨,我们到操场晨跑时竟然还有月亮,孩子们开玩笑地说15班的晨跑是“披星戴月”,跑着跑着,忽然一个孩子大喊“太阳升起来了”,我迄今都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刻我们全班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一个女同学说“我们是广附每天最早见证黎明到来的一群孩子”,作为班主任,那一刻突然有种感动蔓延开来。那天的数学课一开始没有直接上数学,我对15班的学生真诚地说谢谢,告诉他们,如果不是他们我自己晨跑也坚持不了这么好。让大家想想早上晨跑的欢呼和美好。如果一个班集体能如此坚持3年甚或6年,以后回忆起来该是多么的美好!承禧八年级时去了美国,八年级上学期开学第一天的晨跑我在操场惊讶地接到承禧来自异国他乡的电话,承禧说按着15班的晨跑时间他在美国那边也在跑步,同学们抢过电话一个劲儿地交代承禧要坚持晨跑的习惯。晨跑的意义对15班来说慢慢变成15班对坚持的理解,或许说是一种班级精神,它渗透到班级的每一个角落或者说时空,它成为15班的一个烙印。班上开展过“我坚持为15班做一件小事”,有同学说坚持每天看到班上有垃圾就去捡,有同学说坚持每天整理班级的图书角,也有同学说每天坚持洗班上的抹布……所以现在15班的班级卫生保持的相对较好,因为每天除了值日的同学,还有很多坚持为班级做一件小事的同学。
15班一直在写“在校记录本”,其实最开始我是看到别的班主任让学生用“作业登记本”,然后周末让学生带回家给家长签名,以便让家长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我灵机一动,仅仅反馈作业好像还不够。所以每个学期初我就给每位学生送一本笔记本,每个孩子记录自己在学校生活的点滴,既要记录学习作业的情况,也可以写在学校生活的一些感动或者感悟,还可以写对班级的意见以及想和我说的话,我就把它叫“在校记录本”。“在校记录本”成为我和学生及家长沟通的一个桥梁,很多家长会在记录本中反馈孩子周末的情况,这样做到了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无缝对接,便于老师和家长细致地了解学生在校在家的情况。有些内向的孩子就在记录本中向我倾诉学习或生活中的一些困惑和烦恼,有些孩子就本周或近期班上的一些情况提出建议,“在校记录本”有助于我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和班级情况。有家长说“在校记录本”更应该叫“成长记录本”,因为孩子们记录的点滴其实就是他们成长的轨迹。不定题作文的布置则是源于七年级模拟考的语文成绩,15班的语文比其他奥班落后5分之多,与课改班更是相差悬殊。很多孩子作文不知道写什么,有些纯粹就是凑字数。我一直觉得语文比数学更重要,它能运用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语文需要积累,需要阅读,需要学生对生活去感悟。作为奥数班的班主任,我更希望奥数班的学生有种人文情怀。所以和学生们说了我的想法,15班的不定题作文“拉开大幕”。所谓不定题作文就是每个星期学生要交一篇作文给我,不限题目、不限体裁、不限字数。我希望我的学生能用自己的笔真实地记录他们的成长,写下这段青春岁月中的点滴感动和成长中的挫折和困惑。他们每个星期发给我,然后我挑选优秀作文登在QQ空间上供所有家长和学生查看。慢慢的,很多孩子愿意写了,从开始的无话可说短短几句到现在的长篇大论。在我QQ空间上登出来的学生文章现在有929篇,有次我估算了下15班全班学生写的不定题作文,已经超过了100万字。当我告诉孩子们的时候,他们惊讶得难以置信,笑着说以后毕业了一定要出一本书。
作为一个新班主任,我没有方法也没有经验,但慢慢的我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定位:坚持爱的教育,做学生成长的陪伴者。很多时候我不希望学生怕我,很多时候我对学生说我把他们当成一辈子的朋友,而15班将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我希望他们能够慢慢理解老师的付出和用心,一起营造良好的氛围。从晨跑到集体生日会,从课堂到操场,从写生到游泳池,我为学生留下尽可能多的照片或者视频,我经常会选取一些片段制作成视频在课间给孩子们看。在孩子们眼中,他们成长的轨迹细致地铺展,期间会有惊喜有欢笑也有调侃,但更多的是一种对班集体的归宿感。15班的晚修和早读都比学校的时间提前15分钟,因为一开始等打铃了学生才回到座位,要静下心来早读或晚修又要一段时间,所以我的初衷是想让学生更快地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而今6点45分班上早已安静下来,学生认真地做作业。偶尔有事不能在6点45分赶到的同学会自觉地站在教室门外,直到7点打铃再进教室。因为这是15班的约定,说好的就要执行,谁都没有例外。上学期班上分学习小组进行量化管理,小组评比量化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囊括卫生值日、作业欠交、课堂表现、课外活动、早读晚修、测验成绩等。规则由同学自主制定,试行过程中有不完善的地方马上修正。班上八个小组分成八块,整个小组外部的位置由他们的实力决定,而小组内部的座位选择就要靠智慧。我看着有些小组因为评比差了而相互指责,有些小组则相互鼓励并改正错误,有些小组内部为了好的座位而闹别扭,有的小组却相互谦让……这让我看到了很多原来我看不到的东西,然后我让他们明白挑选的艺术、舍弃的性质、合群的原理、交友的准则。懂得什么是集体,什么是合作。执行评比的量化管理小组的同学有时会受委屈,我除了安慰和感谢他们为班集体的付出,也让他们要受得了委屈,承担得了责任,处理得了问题,这样也就锻炼了能力。虽然班级的量化管理还有很多的问题,但就如孩子们的成长,这些是必经的过程,老师和家长无法替代。15班的很多事情慢慢地全部由学生去做,班会课在学期初全部由各小组选择主题进行准备,15班的家长会一直都是由学生自己来主持。坚持爱的教育,我陪伴并见证孩子们的成长,然后加以引导!
班级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接下来说说和家长的沟通。有人说班主任与家长就像一对“冤家”,双方对于孩子成长发展的理想目标完全一致,但在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及具体操作步骤上常常岀现对立、矛盾和冲突。理想目标一致,可称作“爱的一致性”;内容、方法、步调不协调,甚至矛盾冲突,可称作“恨的必然性”。我觉得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尊重家长,理解家长的关切,不用太计较得失。军训期间因为学生刚入学又第一次寄宿,家长的很多电话和短信都没有时间接听和回复。天下父母心,我理解他们的关心和担忧。军训期间每个晚上不管多晚,我都会上传当天拍摄的照片,并向大家解释没有时间接电话的原因。家长们看到孩子们照片的瞬间,看到那些稚嫩的笑脸和汗水,慢慢也就放心了。后来几天家长们倒是催着我赶快睡觉,让我多注意身体。第一次集体生日会是我掏钱买的蛋糕,家委会知道后很真诚地说不能让老师出力又出钱的,不然他们心里难安。后来蔡兆熙妈妈主动承担了集体生日会蛋糕的订购,不论她工作多忙,总是准时把蛋糕送过来。如果学生生病要回家了,只要不是非做不可的事情,我都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去陪学生,直到家长来把他们接走。陪他们聊聊天,摸摸额头,或关切或安慰他们,有时哪怕是陪着干等。因为孩子生病家长来学校接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担心,学生生病了一个人等家长心里也会很担心。有次班上有个比较内向的学生重感冒,父母又不能及时赶过来,我陪他在校门口等了一个多小时,父母焦急赶来时不停地对我说着感谢。后来他妈妈发短信说,第一时间看到我帮孩子拿着书包陪着孩子等在校门口,心一下子就安下来了,也很感动,感受到广附的温暖。那个内向的孩子之后竟然慢慢开朗很多,会向我诉说烦恼,也会分享他的快乐,原本不太热心班级事务的家长开始主动关心班级事务。现在我慢慢养成一个习惯,只要学生生病回家的,不管多忙,我都会在当天打电话给家长询问下情况,那一刻你会感觉与学生和家长的心就这样一点点走近。每个周五下午我有空一般都会去下校门口,有时是和家长寒暄几句,有时就把学生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有时是半小时,有时是短短几分钟,15班的家长都会亲切地围过来聊着15班的事情。慢慢地,家长也很珍视班级温暖的氛围,更加主动和积极营造这个氛围。八年级上学期的一次体育课,我们班的林森同学因摔倒而导致手臂骨折,下午我刚好外出教研。林森妈妈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让我转告体育老师和相关同学说,小孩子受伤是难免的,不用担心。后来班上的同学自发的以寝室为单位给林森打电话,安慰他,班上的家长也积极找熟悉的医生,因为手臂骨折林森缺了很多课,我就主动去林森家里帮忙补课,他妈妈开玩笑说,林森手臂摔了都觉得很温暖。现在很多家长为15班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运动会之前,很多懂体育的家长轮流抽空过来帮孩子们训练,而他们的孩子有些都没有参加运动会,现在黄文熙爸爸每周五下午放学还义务帮愿意训练的孩子在广工体育馆训练。杨承熹妈妈去年带高三毕业班却依然坚持来学校帮班级排练合唱节曲目。上学期期末的狂欢节,蔡兆熙同学有事请假不能参加,但他妈妈却热心地帮其他孩子租好衣服。在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及具体操作步骤上,有些家长有意见是难免的,退一步讲,家长肯向我们说出意见和建议也是对我们的一种信任。虚心听取,耐心解释,用心工作,以心换心,相信大部分家长最后都会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的,毕竟我们有“爱的一致性”。
有15班的家长说用心和坚持是15班的灵魂,有15班的孩子说爱和温暖是15班的代名词。我一直告诫自己,3年或者6年的时间里,我无法将15班的每个孩子都打造成精品,但也应该让他们初具雏形。作为班主任,我希望15班的孩子以后是幸福的。15班每年会隆重的过感恩节、母亲节和父亲节、教师节,当他们第一次害羞而真挚的对父母说着感谢时,当他们的文章中流露出对父母和老师最纯朴的感情时,当他们明白友谊的珍贵并珍惜15班这个集体时……所有这些都是爱的教育,我希望15班的孩子能够在这些年中学会坚持,懂得感恩,知道努力!做一个受欢迎的人,这样的人应该离幸福不远!
一直很喜欢一句话:“付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爱,是我们不枉活一世的理由。”爱,是最好的教育!爱是学生失落时的温馨鼓励,爱是学生犯错时的批评,爱是学生生病时的陪伴,爱是我们广附老师对教育最质朴的坚守和坚持!爱或许就是坚持去付出,爱能被感受也会被感染。2013年4月3日,我过了一个不是我生日的生日。在我帮孩子们过集体生日的同时,15班的家长和孩子们多方打探我生日无果后,就假定4月3日是我生日。当家长们播着周末短短两天就收集齐的全班48个家庭的祝福,听他们喊着“周老师生日快乐”时,我瞬间感动得不知所措,我就傻傻站着,然后一遍遍地向家长和孩子们说“谢谢”!我想,这是一种爱的回馈!凌乱的说了这么多,最后想到的还是感谢!谢谢广附和15班,让我的生活有了别样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