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中国教育网络舆情发展报告 > 二典型案例分析(第2页)

二典型案例分析(第2页)

本次事件中,当事人的父母早在2月份就接到过相关催款短信。而当时却只是委托其他亲戚奔赴女儿所在城市与之见面,父母二人却没有及时出现在女儿面前。而在4月初接连收到两次催款短信,父母却仍然只是用电话向女儿反复确认情况。试想如果在第一次收到催款短信时,家长就引起高度的重视,与女儿当面沟通说明问题,并一起解决,或许悲剧就不会愈演愈烈。而正是因为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这才使得孩子一直承受着无穷的压力无从释放,累积到一定程度最终不堪重负而走上绝路。

(二)“北京大三学生疑被校园贷逼溺亡”——省会及一线城市尤其要注意对校园贷安全事件的防范

1。事件概述

2017年8月3日,正在放暑假的北京某高校大三学生范某某向家人称要返回北京学校,随即离家,当天下午在其卧室发现遗书。

2017年8月5日,一具在水中的浮尸被人发现。DNA比对结果显示:溺亡浮尸就是范某某本人。

2。舆情概况

如图2-5-14所示,在百度指数检索8月份“校园贷”关键词媒体指数的整体趋势,可以发现,数据量在8月19日出现大的波动,当天搜索指数为4384。考虑到该阶段并无与关键词相关的其他事件,可合理推断该阶段舆情皆由北京学生疑遭校园贷恐吓留遗书溺亡一事有关。

图2-5-142017年8月关键词“校园贷”百度搜索指数趋势图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图2-5-152017年8月第三周“校园贷”关键词需求图谱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如图2-5-15所示,根据舆情状况,考虑到8月19日是搜索指数峰值,所以将时间定位在8月14日至8月20日这一周,在百度指数检索“校园贷”关键词的需求图谱,可以发现,学生陷校园贷溺亡、溺亡都是占比较高的词汇,可以看出这个事件还是受到极大关注的。如图2-5-16所示,在所有相关词中,“学生陷校园贷溺亡”“溺亡”“学生”这三个词条依次占据去向相关词前三名;“学生陷校园贷溺亡”也成为这一周上升最快的搜索热词,可见该事件掀起不小的舆论浪潮。

图2-5-162017年8月第三周“校园贷”相关词分类图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此次事件中,关注该话题网民的人群属性如图2-5-17所示。年龄分布中,30~39岁占比最高,其次为40~49岁,两者占比之和超过了75%,再次为20~29岁,占比近两成,可以推断,最关注此次事件的群体可能为家长群体。

图2-5-172017年8月关注关键词“校园贷”的用户年龄、性别分布图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3。舆论观点

(1)认为学生自我把控能力不足及安全意识欠缺

部分网民认为范某某作为已经成年的在校大学生,理应对自己的消费能力有所了解,对校园金融安全问题也应有一定的甄别能力。就事件本身来看,可见其在心理方面尚不成熟,社会经验相对较少,对物质**的抵御能力还不够强,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2)指出当事人借贷或与恋爱消费有关

《新文化报》在其8月26日发表的文章《大学生深陷校园贷溺亡:曾收到“神秘催命快递”》中提到对范家人的采访,称夫妇俩虽然不是富贵夫妻,但范家的家境并不艰难,每月给范某某生活开销既不拮据,也不夸张。8月4日,也就是范某某失踪的第二天,一个杭州的电话打进其父的手机,在他的一再追问下得知这便是范某某的对象。两人从2016年11月开始建立了恋人关系。而那段时间,正好是范某某陷入网络借贷的初期。

(3)批判校园借贷平台利用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的特点谋取暴利

8月19日在TechWeb发表的《学生陷校园贷溺亡生前在多个借贷平台上借款》一文中表示,一些第三方校园借贷平台利用学生金融知识匮乏以及虚荣心较强的特征,钻监管的空子,谋取暴利。报道显示,“校园贷”在多地高校呈现多样性、普遍性、热度高等特点。同时在《法制晚报》发表的《大学生陷非法校园贷溺亡,当心这七种典型案例!》中也指出,类似于“今X客”等贷款平台在校园传播很广,很多学生手机里都有相关微信公众号。这些公众号一般都会发布工作信息,让学生介绍同学贷款,并给介绍贷款的学生一定回扣,但前提是介绍者自己本身必须也要从平台贷款。

(4)反思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

网民在此次事件评论中也存在对家庭教育的批评之声,如“家庭教育的失败,各种攀比,让孩子铤而走险!大学生应该有一定的拒绝**的能力!即便家里很是穷困,大多数孩子也不会去借贷,毕竟应该知道,那属于高利贷,那是无底洞!”也有网民表示“也怪学校,放纵和容忍不良的风气进入纯洁的校园,校方也只顾抓经济,校长和教导处主任都该枪毙。”

4。舆情应对点评

(1)金融机构应仔细审核借款人资格并尽快建立信息互通机制

本次事件中,当事人曾在至少20个借贷网站和公众号上申请贷款,并均取得成功。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让当事人承受的压力瞬间扩大。这里面是否存在金融机构为盈利而故意放宽对学生借贷审核程序的因素?如果金融机构之间建立了信息互通机制,那么一旦在一家平台借款之后,另外的平台都能够共享借款信息,是不是就能够避免这种拆借“游戏”的滋生?今后一段时间,不论是银行还是金融性平台,都应重视这方面的工作。

(2)学校应及时有效发布通知警示、注重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