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直击心灵的什么 > 二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第2页)

二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第2页)

第一,课程体系建构。课程的价值,在于引领人的成长,增进人的幸福。所以课程建构,必须立足于人的发展。

国魂文化要在学校生根发芽,要从空中楼阁转而深入人心,必须要通过一个课程来对学生产生影响。特色学校也只有用高质量的特色课程做支撑才具生命力。所以我召集学校精英,围绕“国魂教育”主题,共同探索并构建一个系列的校本课程,以培养先小学子继往开来的气魄与能力。经过许多个日日夜夜的思考与讨论,我们的这个校本课程慢慢地有了雏形,有了框架。这个课程的名字就叫“先贤·国魂教育”,核心理念是:传承国魂文化,培育传人贤人。为了大力推进各相关课程配套教材的开发与编制,我又召集全体教师,分组专攻。学生们的兴趣点是什么?如何用更活泼的形式让每一门课程的精粹融进学生们的心里?这些都是编写组教师们一直千思万虑的问题。他们从一开始的资料收集,到呈现形式的设计,如“中华美德”的教材里分了“故事吧”“经典坊”“知行合一”“链接先小”“漫画欣赏”等不同的栏目,再到版面美编,每个环节都精耕细作、几易其稿。历时半年,我们终于把一整套“国魂教育系列校本教材”编写出来了。

围绕先贤教育理念与国魂教育主题,我们构建起了完备的“先贤·国魂教育”课程体系——“先贤·国魂教育”系列特色课程。其目标在于对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教育,让学生认识历史,传承中华优秀品德,了解甚至熟知中华经典,并通过对优秀传统的学习,加深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联系。“先贤·国魂教育”具体包括五个特色课程模块(如图2。1所示)。

一是“中华先烈”课程模块。重温历史,回顾过去,了解先烈事迹,传承先贤事迹与国魂精神,是学校培养贤能型中华传人的第一步。学校开设的“中华先烈”历史课程,根据各年级学生能力的不同,设计了不同的体验活动:一、二年级通过现场参观的方式,了解先烈路民主革命先贤的故事;三年级至六年级利用综合实践课,通过参与式、专题式、滚动式、螺旋式等研究形式,采用搜集资料、调查采访、社区实践等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地了解先烈英雄、伟大战役的历史故事,铭记和学习先烈坚毅勇敢、奋发进取、敢为人先的精神品格。

二是“中华精神”课程模块。中华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学校的“中华精神”课程模块,目标是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品格。通过设置德育课程,开展少先队的五爱教育、文明教育、生命教育等活动;通过设置心理健康课程,开展直抵心灵的团体活动、个案跟踪、心理咨询等活动,将中华精神渗透到全体师生的集体意识当中,使之内化为指导师生不断前行的强大正能量。

三是“中华经典”课程模块。中华经典凝聚了先贤的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学校的“中华经典”课程模块包括经典诵读课程、国画艺术课程、硬笔毛笔书法课程、围棋课程,通过开展诗词诵读比赛、书法比赛、绘画比赛、围棋比赛以及相关的课题研究,激发学生学习经典、诵读经典的兴趣,引导学生品唐诗宋词的神韵风致,悟诸子百家的人生智慧,育爱国济世的民族情怀。

四是“才艺中华”课程模块。千年古国,才艺是一国之瑰宝;百年人生,才艺是一人之风采。学校的“才艺中华”特色课程模块,目标是培养学生卓越的全面才能。通过开设羽毛球、游泳、管弦、民乐、科技发明、观鸟爱自然等课程,全面挖掘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才艺闪光点,为其施展才华、展现个性搭建良好的平台。

五是“放眼世界”课程模块。放眼世界,就是培养学生广阔的国际视野。先贤教育理念引领下的国魂教育,不仅要立足于中华英魂与中华精神,也需要世界眼光与国际视野。在寻求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平衡点的基础上,学校开发了基于国际理解教育的“放眼世界”课程模块。这一课程模块包含了“国际视野”与“国际交流”两门特色课程。根据学生年段的不同,“放眼世界”课程的活动设置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一、二年级侧重于体验中外游戏方式的不同;三、四年级侧重于体验国外的文化与生活;五、六年级侧重于了解中国与世界的紧密联系,了解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其中,“国际视野”包含的具体活动有:国际礼仪、国际节日、国际美食、国际服饰等;“国际交流”包含的具体活动有:PRT(一种教学理念,指在小学英语课程中玩中学LearningbyPlaying、读中学LearningbyReading、思中学LearningbyThinking。)、英语实验、缔结教育联盟等。

图2。1“先贤·国魂教育”系列特色课程架构图

第二,文化生态建构。教育文化,是教育实践的沉淀与精华。教育,一旦立足于文化生态之上,就具有深刻的育人底蕴,进而发挥持续性的塑造力与影响力。在先烈东小学,我所倡导的“先贤·国魂”教育的文化生态建构,包括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文化生态建构,即不仅是实物化的资源建构,而且是标识性的文化建构。

就物质层面的文化生态建构而言,先烈东小学主要是依托先烈路所承载的历史景观与文化精神以及学校自身成长史与校园环境生态,这些都是建构“先贤·国魂”教育活生生的文化资源。所以,学校既积极倡导学生走出校门,通过缅怀先烈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体验与感悟先贤们的丰功伟绩与不朽精神,又把“先烈风范”融进学校的环境生态与精神追求,形成先贤教育“文化场”,力求让校园的每一个栏目设计、每一面墙壁、每一块园地都富有教育内容与教育意义,引导学生体验与感悟敢为人先、守正尚贤的学校文化精神。例如,学校教学楼名为“尚思楼”,意为从小崇尚思考,培养个性,做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艺术楼名为“濯艺楼”,意为高雅的艺术能够涤**学生的心灵,提升素养,追求卓越;学校大门,竖立着一块由广东省前省长叶选平题的“整体优化,全面发展,力创一流”的石碑,彰显着学校的争先精神和文化特质;校史室由序言、发展简史、学校荣誉、办学成果等板块构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升旗台旁的“星月交辉”雕塑,象征学校学子在先烈精魂的引领下,攀越高峰,超越自我;墙体浮雕的内容有奋发向上的学子、厚重典雅的书籍、飞天的火箭卫星……象征着先烈东小学的学子们在先贤教育理念与国魂教育文化的鼓舞下,努力学习,争取进步,将来像革命先烈那样智启时代先导,勇当变革先锋,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贡献力量。

就精神层面的文化生态建构而言,先烈东小学主要是依托“承续先烈风范,培育贤能传人”的先贤教育理念,建构国魂教育特色的文化标识。主要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校训:敢为人先守正尚贤。敢为人先的要旨是学校倡导师生开放创新、先行先试、勇当先锋、坚毅进取。这既是包括先烈在内的中华先贤的核心精神,又是先烈东小学独具特色的精神品质。守正尚贤,意味着学校在敢为人先理念的引领下恪守正道、守正出新、明德尚贤、立人达人,致力于实现培育知行合一、德才兼备、继往开来的贤能型中华传人的目标愿景与梦想追求。

校风:和而不同浩然大气。和,是中国哲学思想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而不同,彰显着学校在个性发展、特色建构与多元一体中聚同化异、和合共生、和衷共济、和谐共进,形成“和气”之风,育就特色“才气”。浩然大气,是中华民族精气神的核心体现,意味着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正大刚直、刚正豪迈、果敢有为、奋发向上的“大气”之才。

教风:厚德立人求真维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厚德立人,倡导教师要有厚德载物、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求真维新,意味着教师要以生为本,教人求真,并敢于在教育教学上改革创新,实现教育教学教研融通式发展,进而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学风:乐学善思致知敏行。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又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校努力营造乐学氛围,建构乐学文化,倡导学思合一,养成学生的自觉精神与自主意识,促进学生格物致知、好学笃行。

学校口号:先烈东争先锋。学校口号凝聚强大的力量,振奋人心,激励师生勤奋好学,团结向上,敢为人先,勇于创新,超越自我,传承发扬国魂精神,彰显“先贤”教育理念。

校徽:书本和幼苗火炬与五星。在教育理念与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学生犹如幼苗般日益成长,学校校徽因此采用“书本”和“幼苗”的元素。“火炬与五星”则象征着学子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教师的培育下,在学校认真学习,在少先队这个大家庭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校色:红色和黄色。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国人的红、黄情结,红色代表着革命、热烈与成功,黄色寓意高贵与希望。学校色调以红、黄为主,象征热诚红、智慧黄点缀着人生的画卷,点亮学子们的中国梦、人生梦。

校服:校服上衣以深蓝色为底,大方沉着,象征广阔的天空。胸前和衣领上印有黄色压条,是理想的闪光,是学校以“先贤·国魂”作为引领的集中体现;下装分为裤装和裙装,跃动的鹅黄,象征土地顽强的生命力。蓝色的博大和黄色的亮丽相交辉,充满儿童童真,活力四射。

校旗:校旗由旗面、校名、校徽组成。旗面以白底为底,纯洁朴素,寓意师德风尚与学生品格。旗面所用的校名为红色,热烈奔放,犹如革命热血激励学校前行。

校歌:《红心向太阳》。校歌由集体创造,体现了先烈东小学集体的智慧。每周一,活泼朝气的音符回旋在校园广场上,涤**着学子们追求卓越的心灵。“我们的红心向着太阳”,学生在阳光的哺育下健康成长;“学习先烈,树立理想”,让先烈成为学生的榜样,让理想成为学海中的风帆;“为振兴中华做栋梁”,唱出了继承先烈遗志、发扬国魂精神、誓做贤能型中华传人的凌云壮志。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