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班学生小周,平时不爱学习,经常不交作业;而且还和本校的一位女生交往过密,有早恋倾向。每天放学后,两人不是及时回家,而是结伴逛街,更为严重的是俩人还时常喝酒。双方家长无可奈何,寄希望于老师。我对两个学生做了大量工作,最后,两人都写了保证书,不再喝酒,不再来往,而且有段时间两人都有所收敛,每天放学都能及时回家,家长也比较满意。我的心也放了下来。
一天,中午饭后,我在校外的路上,竟然碰到了他俩,每人手里提着像装着饮料的塑料袋。看到我,他俩先是一惊,表现出极为尴尬不安的神情,随后,就想避开我。而我自然感到这两个学生说话不算数,有种被欺骗感,也有点愤怒,立即把他们喊来,极为严肃地问:“上哪去了?”“去商店买水喝,我们是在商店碰到的,不是约好的。不信,她可以作证。”小周非常激动地说,一脸的委屈。那位女生也赶紧解释,并且眼泪汪汪,显得非常无辜。
我将信将疑地看着他们手里的塑料袋,“又买什么了?”“一包薯条,一瓶水。”“拿来我看看。”说着我就伸手去拿塑料袋。没想到小周脸色一下子就变了,紧张不安,两眼求救似地看着我。我一看,心里顿时明白了。说实话,我真想一把夺过塑料袋看个究竟,当面把他的谎言戳穿,但是,此时我看到身边来来往往的过路人都停下脚步好奇地往这边看来,其中也有不少小周的同学。我立即意识到此时小周需要的是面子,而我需要的则是理智。于是,我努力迫使自己冷静下来,思考最佳处理办法,而此时的最佳办法就是要赶快停止不问。我与小周对视了片刻,换了一种口气,并且拍着他的肩说:“小周,你我心里都清楚,事实就是事实,我再相信你一次,我相信你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会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我不用看了,你知道该怎么做。”说完,我就走了。
没想到,下午放学以后,他主动到办公室找我,把一瓶酒递给我,“老师,我……我……我……我对不起您……请您再相信我一次。这一次,我一定改!”结结巴巴说完这些话,整天嬉皮笑脸的他竟伤心地抹起了眼泪。
这一刻,吃惊的倒是我了,我没想到事情会是这个样子。
这件事情引起了我的思考:他为什么会主动承认错误?他为什么会如此感动?是为我适可而止的追查行为,是为我没有当众出他的丑,是为我恰到好处的糊涂。在某种特殊的时刻,教师恰到好处地装装糊涂,或许能更好地传达出教师发自内心对学生的尊重与宽容,唤醒学生的自我教育力量,很可能收到峰回路转的良好教育效果。如果我们始终睁大明察秋毫的眼睛,不依不饶,让学生的任何一点瑕疵都完全暴露在我们的“火眼金睛”下无地自容,那未必不会引起学生的强烈逆反。我们不得不感叹,教育真是一门学问,其中的奥妙无穷!
四偶然中的必然
这件事,看上去似乎很偶然,可仔细想一想,其实又蕴藏着必然:
我班上有个女生,写作很好,有文学天分;性格多愁善感,颇有琼瑶小说中女主人公的味道。有一次,她没来上课,学生说她病了。我知道这个学生由于离家远,在学校住宿,生了病没人管怎么办?一下课,我赶紧拨通了她的手机询问情况,并安慰鼓励了她几句。当得知她已被家长接回了家,一个人在家休息,我也就放心了。
在我看来这是很小的一件事,微不足道,且纯属偶然。但是,后来这个学生为此写出的一篇作文让我大为吃惊。请看她为此写下的文章摘录:
温暖来自一瞬间
我曾经在黑暗中摸索,苦苦寻觅却终是找不到借以慰藉的出路。无望地喘息,孤独地哭诉,来自肉体和精神的痛苦在我的身上扎驻……
正午十二点,骄阳已高挂空中了。我从**慢慢地爬起,虚弱地走进客厅,接一杯热水喝下。四周弥漫着慵懒与枯燥的气息。我今天没有去上学,或许是因为长时间的心灵不快,或许是因为上一次考试的失败,或许是因为总也摆脱不了的竞争压力……总之,我休息一天,逃避一天繁忙的学习,用“发烧”的借口搪塞过了班主任,父母,同学……有趣的是,也没有人理会我,把我丢在家中“养病”,我或许真的生病了……
……
下午两点,我蜷缩在沙发上,茫然地听着嘀嘀嗒嗒的钟表声,那钟表声竟然出奇地大,它仿佛在嘲笑我的懒惰与懦弱。突然,毫无预兆的,手机响了,一个陌生的号码。会是谁呢?平日里,能与我联系的电话不多。我怀着惊喜而又好奇的心理接通了电话,一个稳健而又老成的声音流入耳际,像一股暖流淌入心中……
“是小宁吗?我是任老师。……”一连串的问句使我的心率刹那间达到了极致,心脏像小鹿一样怦怦直跳。……再平常不过的几句话语,瞬间在我的心里激起千层浪花,在放下电话的那一刻,我忍不住失声哭了起来。
原来,令人感动的温暖就是在某一瞬间感受到的。我为我的谎言感到羞愧!终于有人关心我了,我终于感受到温暖了!……这时,温暖明亮的阳光斜射进来,所有的阴冷、苦闷、忧郁统统被驱散了。……
……
看了学生的这篇文章,我泪花闪闪。我感动欣喜,又庆幸万分。真没想到这个学生目前正处在如此关键的特殊时刻:陷于因厌学而逃避,因逃避而孤独、因孤独而渴望关爱的无助境况中,而教师一个因习惯性适时而打的普通电话,自然流露出来的对学生的爱,却温暖了一颗正陷于困扰的心灵。
这件事情看似偶然,其实也存在必然。那就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捧着一颗赤诚的心,去爱学生,爱自己的工作。这爱绝不是作秀,更不是挂在嘴上的漂亮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渗透到自己与学生交往的一切言行中,使之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会自然流露出来,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田。这种自然流露的爱在特定情境中撒向学生的方式微妙多变:转化冲突僵局为关切问询、对学生错误不穷追猛打乐得糊涂、一个自然而然的问询电话,而学生都能够敏感地回应,回报以教师无比丰厚的成长快慰!
上述的这些事情,虽然平凡,但却是关系着一个个独立生命的心智人格的教育大事,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谨慎为之;校园无小事,事事显教育,时时显素质。只要是关系着活生生的人的教育的不可重复不可再生的“关键时刻”,都容不得丝毫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