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绵涛,洪哲。学校效能初探。教育与经济,1994(3)。
孙绵涛。关于学校效能评价标准和方法的两点认识。教育发展研究,2007(10B)。
汤林春。学校效能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
汤林春。学校效能研究略论。中小学管理,2004(02)。
唐京,陈卫旗。从“组织气氛”到“组织文化”——概念发展的逻辑。心理学动态,2002(1)。
腾讯网。绩效工资平均分配难体现差别激励,引教师不满。http:edu。qq。a20100223000014。htm,2010-02-23。
田正平,杨云兰。建国以来中学教师工资制度的改革。教育评论,2008(6)。
王刚。学校效能研究批判及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10(5)。
王海英。构建象征的意义世界——学校仪式活动的社会学分析。当代教育科学,2007(14)。
王宇飞。“一案三制”是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治本之策。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邬志辉。发展性评估与学校改进的路径选择。教育发展研究,2008(18)。
吴剑平,张德。试论文化管理的两个理论假说。中国软科学,2002(10)。
吴清山。台湾:学校效能的重要理念。基础教育参考,2003(10)。
吴晓荣。仪式中的教育——摩梭人成年礼的教育人类学分析。大学,2006。
新华网。江苏徐州多所高中教师不满绩效工资停课。http:zxshgjgdxw20101015t20101015_21892755。shtml,2010-10-15。
熊川武。学校“战略管理”论。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2)。
徐吉志。用仪式塑造学校文化。教学与管理,2007(2)。
薛国凤。仪式与学校文化建设。基础教育研究,2010(10)。
杨道宇,温恒福。西方学校效能研究40年的回顾与反思。教育与职业,2008(33)。
叶皓。对温州高铁事故新闻发布的反思。现代传播,2011(10)。
叶澜。思维在断裂处穿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再寻找。中国教育学刊,2001(4)。
余清臣。论课堂教学中的仪式。宁波大学学报,2005,27(7)。
余清臣。学校文化的载体:仪式建设。教育科学研究,2005(8)。
张东娇。学习型社会后发展学校执行力建设及其保障。教育科学,2010(02)。
张红艳。制度化教育的终结——终身教育。成人教育,2008(4)。
张双艳,王海燕,岳慧芳。学校升旗仪式的社会学分析——关于邯郸市某小学升旗仪式的个案研究。教育科学研究,2008(4)。
张天雪。公民社会理念下的学校治理与校长权力。教育研究,2006(05)。
张天雪。学校管理方法体系问题的探讨。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张天雪。也谈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问题。比较教育研究,2006(1)。
赵丽。略论终身教育特点。北京成人教育,2001(12)。
郑燕祥,姚霞。世纪初学校效能的新取向——从指向内部、连接外界到面向未来。教学与管理,2002(5)。
中国教育新闻网。凭什么用我的钱来奖励我。http:edu。ifeng。news2009121201_6978_1458326。shtml,2009-12-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指标解释:从业人员和职工工资。http:。stats。gov。tjzdtjzbjst20020327_14287。htm,2001-03-15。
钟启泉。校长领导风格与学校文化的创造。教育参考,1999(5)。
周彬。学校绩效管理的困境与出路。中国教育学刊,2010(11)。
朱理哲。当前中小学突发事件管理机制建设研究。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9)。
邹逸江。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启示。灾害学,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