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展画。农村教育发展亟待三大突破。中国农村教育,2010(3)。
丰继平。美国特许学校教育绩效责任制初探。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冯大鸣。美、英、澳教育领导理论十年(1993—2002)进展述要。教育研究,2004(3)。
高博诊。课程领导的理念与策略。教育研究月刊,2001(89)。
葛大汇。教育评估中的法团主义:行政力与专业联盟——改革、重构教育评估院等中介组织的设计与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
葛新斌。现行校长负责制变革思路之探讨。教育科学研究,2006(4)。
韩艳。学校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策略。教学与管理,2010(25)。
何齐宗,肖庆华。对教育惩罚的理性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04(9)。
胡国勇。日本学校仪式的教育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9)。
黄银江,李晓明。构建校园环境安全预警系统的策略选择。教师,2011(23)。
康拾才。论制度化教育的合理性及局限。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2)。
康永久。教育制度化:概念的厘定。当代教育论坛,2002(9)。
寇冬泉。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结构、特点及其与工作效果的关系。博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07。
匡帮玉。学校仪式活动教育实效性思考。新课程研究,2008(1)。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95-08-04。
李红真。学校常规活动仪式的文化解读。现代教育论丛,2008(10)。
李万龙。学校仪式文化建设的误区与建设取向。中小学校长,2010(9)。
李燕,石向实。试析泰罗科学管理的人本思想。前沿,2007(4)。
李育红,杨永燕。文化独特的外现形式——仪式。广西社会科学,2008(5)。
梁歆,黄显华。从实施策略的视角简述美国学校改进的发展历程。全球教育展望,2007(8)。
刘丙元。教育性:学校管理的始点与旨归。教师教育研究,2007(9)。
刘畅、张玉堂。学校安全预警机制的构成与运行。教学与管理,2007(2)。
刘海波。公共财政视野下的绩效拨款与学校绩效管理。全球教育展望,2008(10)。
刘向兵,李立国。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的理论探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5)。
刘在花。美英两国学校效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外国教育研究,2006(5)。
卢乃桂。能动者的思索——香港学校改进协作模式的再造与更新。教育发展研究,2007(12B)。
吕春枝。“敬道”与“逊业”——浅谈中国古代学校典礼的社会教育功能及启示。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1)。
孟繁华。建构现代学校的学习型组织。比较教育研究,2002(1)。
潘梅。论仪式中的隐性德育。基础教育研究,2010(4)。
彭学君,李志祥,李彭城。学校危机管理预警与处置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理论的知识谱系。民俗研究,2003(2)。
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民族研究,2002(2)。
人力社会资源保障部等。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2009-01-01。
人事部等。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三个实施意见》的通知。2006-10-07。
桑志军。试论教育的发展阶段。江西教育科研,1997(6)。
施蕾。学校仪式的意蕴与优化设计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2010(22)。
司洪昌。仪式和常态:一所村小的参与式观察。教育科学研究,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