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享受“快乐人生”
魏书生经常教育学生:“人世间有什么?有阳光,有鲜花,有正义,有善良,有勤奋,有自强,有开朗,有快乐同时还有阴云,有毒草,有邪**,有凶恶。有懒惰,有自卑,有狭隘,有忧虑。生活中原本有快乐,你善于寻找,善于站在快乐的一方,坚守住快乐的心理阵地,不让忧虑打进来,你便是快乐的人。”他让学生体验生活的快乐、学习的快乐、畅谈竞争的快乐、吃苦的快乐。例如,让学生写日记以《谈学习是享受》为题,居然让学生一直写到《谈学习是享受之一百》。就是这样强化学生享受人生快乐这根神经,使学生的心理素质不断提高。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从不感到沮丧,始终保持欢快、愉悦的心态。
在做教育局局长后,他同样重视从文化精神的角度去影响下属及教师,让教师从这种管理方式中得到实惠,获得发展。他说:“把机关搞好,从我开始,机关干部们带头学习,带头上进,带头锻炼,带头尽责,把做人当成人生的享受。”他引导老师学习,要求老师锻炼。1997年他刚当上局长,就把老师们都赶到操场上锻炼,跟学生一块列队做广播体操,一做就是13年。人要不断地学习,人在学习中感受到幸福,这样才更爱人生。
难怪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朱小蔓教授要这样评价魏书生的管理:“他的教育管理,最本质、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以道德为基础。”“他通过学科知识的传递,为人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建立了科学的基础。他用自己的全部情和爱践行着‘要让中华民族的人,每个人都释放出自己的能量’的人生追求。”
附录:“魏书生用文化元素从精神和心理上影响人”的案例介绍
1。独特的校园语言文化
实验中学有许多独特的校园语言,这些语言是在学习全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这种特定的教育教学环境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具有独特的内涵,并逐渐形成了实验中学特有的校园语言文化。
控制“三闲”,“三闲”指的闲话、闲事、闲思。
除此之外,像“多工作、少得利、勤服务、无亲疏”“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我”“多干活是占便宜”“学习、工作、尽责、助人是享受”“高效日、无声日、妈妈放心日、家务劳动日”“条条大路通罗马”“烧白开水有百种方法”“学会使用边角余料”这些具有特定含义的校园用语形成了独特的校园语言文化,从一个个侧面折射出了魏书生及他所领导的实验中学浓厚的民主意识、科学的育人方法、与时俱进的教育管理理念。
2。书生精神与学校精神文化
追寻魏书生从一介书生成长为全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的足迹,这里有诸多促使他成功的因素,如:超前的思维、聪慧的头脑、哲人的思辨力、传统文化的承袭、父辈的示范激励、对历史的审慎思考……然而,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在时刻支撑着他,无论是在人生的低谷,还是改革过程中的举步维艰,抑或伴随成功的喜悦,这一因素时时在鞭策他、鼓舞他,催之奋进、催之进取,这一因素便是书生精神。
在实验中学的20多年时间里,魏书生的精神激励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同志,在有意和无意之中,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磁场。而且,这个磁场从一个班级,扩大到一个学校,继而扩大到一个地级市……换言之,当班主任,书生精神代表的是班级精神;当一校之长,书生精神代表的是学校精神;当市教育局局长,书生精神代表的是区域教育精神。
书生精神简而概之便是:求实、研究、奉献、创新。其具体体现为如下几点:
(1)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
(2)多抢挑重担,少推卸任务;
(3)多互助,少互斗;
(4)多吸收,少批判;
(5)多自信,少自卑;
(6)多研究,少重复;
(7)多开放,少封闭;
(8)多琢磨事,少琢磨人;
(9)多工作,少得利,勤服务,无亲疏。
这种精神文化,便是实验中学校园精神文化的灵魂和品牌。书生精神不但使他自己取得了成功,也使实验中学誉满盘锦,闻名全国,使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受之光泽,成长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最大限度开发人的潜能
1。魏书生人本管理释义
“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即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及组织中的最重要资源,以他们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况等综合性情况来科学地安排最合适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充分地考虑到他们的成长和价值,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去实现预定的目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业绩。
这种管理模式和理念与现代教育提出的“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个性充分发展是不谋而合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作为语文教师、班主任、校长和教育局局长的魏书生,在他管理班级、管理学校和管理区域教育的各个方面,无不体现出浓厚的人本管理的思想。
魏书生认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扬学生的自我管理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达到既定的目标,实现人本化管理。同样,作为校长、教育局局长,就应该想方设法去调动一所学校、一个区域中的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各自的特长与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与挖掘。
2。魏书生人本管理探微
在具体的管理中,魏书生就是靠下面这些手段去实施这一理念的。
(1)相信人。人本管理最主要的特征是相信人。管理者必须相信组织中所有的人都能够为组织尽可能多的做一些该做的事情。也只有管理者相信组织中所有的人都能够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才能够把一些事情放心地安排给组织中所有的人。管理者的信任是管理过程的前提,如果没有信任,如果不相信组织中的任何人,那么,被管理者往往就会工作或生活在某种不信任、相互戒备、相互提防的氛围中,这种心情和行为会大大影响组织他们的工作情绪和效能,会延误或影响组织预定目标的如期实现。如果管理者能够充分相信被管理者会做好自己该做并能做的事情,并且引导和教给他做好这些事情的方法,那么,被管理者在充分得到管理者信任的情况下,努力探讨更切合实际做好本职工作的方法,做好本职工作是不成什么问题的。
魏书生充分相信学生,在他的教学管理、班级管理中,我们都能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魏书生说过,他上第一节公开课的机会就留给了所谓的“差班”。他回忆了当时向同学们做动员的情景:
同学们,老师要上公开课了。
学生喊,别在咱们班上。
到哪儿上?
上好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