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大学管理的基本特征 > 第一 领导与战略02(第3页)

第一 领导与战略02(第3页)

(3)特色的核心是培养质量

质量是大学的生命线,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体现出办学特色和教育水平。特色大学的建设,核心就是要提高培养质量,创建一流的培养环境和育人机制,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在人才培养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美国莱斯大学就是一所“小而精”、培养质量一流的世界特色名校。莱斯大学是一所私立研究型大学,规模很小,在美国属于“第二小”的大学,在校生5000人,教职工1700人。莱斯大学本科教育质量一流,小班教学是其重要特色。

(4)特色的灵魂是学术大师

学术大师、知名教授是一流大学的灵魂和支撑,没有大师的大学,难以形成突出的特色,学术影响和社会知名度也会大打折扣。建设特色大学离不开大师级专家学者、离不开学有专长的特色教授,特色大学的知名品牌要靠学术大师、知名学者来创造、建树。

(二)一流大学的特色

杨福家校长在《关于如何办好大学的思考》一文中指出[16]:

1。一流大学并非都是研究型、综合性大学

美国是教育大国,也是教育强国。它有一流的教育,但是并非说它只有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美国有近4000所高等院校,毛入学率大于90%,在校大学生近1700万。从高等院校结构来看,41%的大学是两年制社区学院(类似我国的职业教育);20%的大学是专科类型(两者相加超过美国大学总数的60%);只有18%可以授学士学位的普通大学,15%可以授予硕士学位的普通大学,6%可以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其中能够授予博士学位大学的一半(3%)才是所谓的研究型大学。

占美国高校40%以上的社区学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美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后备支撑力量,也是美国之为教育强国的根基所在。

徐明稚校长在考察日本与欧洲后写道:“日本和德国在高等教育方面也高度重视和发展工程教育,这是战后这两个国家经济迅速恢复的重要原因。当然工程教育和职业教育不是一个概念,但是其中隐含的道理应该是一致的。欧洲的职业教育和工程教育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通常欧洲综合性、研究型的大学和职业教育、社区学校的比例为1∶9。”综上所述,一流国家的高等教育及人才培养都已形成了“金字塔”型梯次布局。

2。一流大学的使命和特色十分鲜明

其次,看加州理工学院。她的使命是“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扩充人类知识与造福社会”。加州理工学院不叫大学,叫学院,规模很小,2007年全校教师和研究员共408位(不含访问学者232位),大学生、研究生共2086名(不含博士后学者558位)。但该校却出现了32个诺贝尔奖得主,为丰富人类知识宝库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航天航空、生命科学和物理学三个领域,是世界一流中的一流,“小学校,做大学问”,就是他的特色。

最后看普林斯顿大学,连续八年美国大学排名第一。该校目前仅有7334名学生,其中4918名大学生,2416名研究生;2006年该校仅授予277个博士学位,151个最终的硕士学位;全日制学生与全日制教师之比5∶1;它不跟风,当今社会上最热门的三个学院,医学院、法学院和商学院,在该校一个都没有;研究生也不过是学生总数的33%。但普林斯顿大学绝对是世界顶尖的大学。它把有限的资源和精力放在最严格的本科生教育与最学术化的研究生教育,从而造就了25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17位属物理学)和12位菲尔兹奖得主(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美国共24名;全球48名),居世界各大学之首。

不同使命确定了不同的办学措施。例如,耶鲁大学招生关注学生中的“小领袖”以使他们中间会出现大领袖;加州理工学院更关注能耐得住寂寞的、能坚忍不拔解决难题、心理素质好的学生,特别欣赏有音乐爱好的学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使命,从而有鲜明的、不同的办学特色。”

3。一流大学必须要有文化内涵

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不仅仅是客观物质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在于他的文化和精神的存在。大学文化内涵在世界许多著名大学的校训中有所体现,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第二,崇尚学术自由。加州理工学院的校训“真理使人自由”正是崇尚学术自由文化的体现。耶鲁大学校长说:“只有自由探索、自由表达,才能真正发掘人类潜能。”

第三,提倡理论联系实际。麻省理工学院崇尚理论联系实际,他的校训是:“动脑又动手(MindandHand)”;诺丁汉大学的校训是:“城市建于智慧”,用现代语言解释就是“大学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一个城市要想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就必须拥有一流的大学作为后盾,大学带给一座城市的不应该仅仅是物质上、经济上的飞跃,还包含精神文明、文化修养上的提升。

第四,崇尚道德、感恩社会。这条文化内涵在一些世界著名大学的校训中有所体现,比如美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所大学——宾州大学,它的校训就讲到道德:“没有道德的法规是徒劳的。”此外,还有感恩(thanksgiving),感恩生命,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生活,感恩自然等。总之,人的生活中,感恩情怀是不可缺少的。感恩,人生的必修课;感恩,社会能更和谐;感恩,世界能更美好。

[1]牛维麟,李立国,詹宏毅。大学校长职业化的探究与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09(11)。

[2]牛维麟,李立国,詹宏毅。大学校长职业化的探究与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09(11)。

[3]郑文。论英国大学副校长的角色、特征及权利[J]。比较教育研究,2006(7)。

[4]刘道玉。大学校长应该职业化[J]。海内外教育科研发展动向,2005(14)。

[5]中国教育报,2008-11-24。

[6]蔡克勇。创建一流大学需要先进的办学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03(11)民办教育研究,2003(6)。

[7]陈学飞。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思想研究[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1。

[8]刘述礼等编。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

[9]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43。

[10][美]克拉克·克尔著,陈学飞等译。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20。

[11]蔡克勇。创建一流大学需要先进的办学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03(11)民办教育研究,2003(6)。

[13]刘铁芳。重新甄定大学学术研究的根本目标[J]。高等教育研究,2009(9)。

[14]刘铁芳。重新甄定大学学术研究的根本目标[J]。高等教育研究,2009(9)。

[15]段宝岩。培育大学特色建设特色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8(21)。

[16]杨福家。关于如何办好大学的思考[N]。学习时报,2008-8-20。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