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教科书应该数字化 > 四教材的功能(第1页)

四教材的功能(第1页)

四、教材的功能

教材具有多种功能,并随着使用者、学科及编写者背景不同而变化。苏联的朱耶夫和贝林松认为教材具有七方面功能:是学生掌握信息的基本源泉;将学科知识体系转换成教学体系的转换功能;授予学生以科学系统化方法的系统化功能;谋求知识与技能巩固的功能;培养学生自学的功能;统合学生周围基本信息,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的综合功能;作为政治、意识形态手段的教育功能。[28]JaanMikk认为教材具有八方面功能:动机学习激发功能;信息呈现功能;系统化知识的功能;引导学习方向的功能,包括学习内容指导与学习策略指导两个层次;学生自我评估功能;促进学习个别化的功能,主要是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教科书;价值形成功能;协调不同学科的功能。[29]国内学者钟启泉提出教科书具有三大功能:信息功能——选择、传递对学习者有价值的真实的信息、知识(真实性、思想性);结构化功能——有助于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化);教育指导功能——使学习者学会合理的学习方式(指导性)。[30]

2001年,我国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教材开发提出明确要求: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

鉴于教材功能多样,把教材严格区分为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无疑是过时的做法,在学生手里使用时可以担负传递知识等功能,在教师手里时可能担负帮助其改变教学实践等功能。[31]笔者认为,从课程和教学应用的角度,教材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一)支持课程建设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居于核心地位的重要课程资源,是体现课程理念、目标、内容、评价等方面的显性载体、物化形式,一种示范、参考和借鉴,也是课程实施的抓手和保障。课程改革往往也需要通过教材在内容的选取、组织等方面直观表现出来,并将这些课程改革的成果相对稳定、固化和传承。可以这样形容,课程改革的一级级接力棒,传递给教师手中的主要是教材。以教材作为参照,有助于学校、教师对课程纲要、课程标准等更深入、准确地理解。

这体现出教材的“课程资源”属性。然而,特别要注意的是,教材不等于课程,不能将课程窄化为教材,认为教授了教材就完成了课程教学任务。这种偏颇的认识极其有害,应引起广大教师的警醒。

(二)承载学科知识

教材最核心、最重要的功能是承载知识,这些知识是人类文明发展所积累的精华,是经过实践检验被普遍认可,具有科学、规范特点,青少年成长所需的基础性知识。当然,这些知识不限于事实性知识,也包括学科的能力、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形成等内容,是学生核心素养、学科素养、学生能力发展的载体,使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更加显性化、清晰化,使教学更加有的放矢。

无论教材如何发展变化,其作为“知识手册”的属性永远不会消失,只是所占的比重会根据需要合理调整。

(三)引导教师教学

近几十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教材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材除了提供知识内容和知识目标,还将比较典型、实际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学设计思路显性或隐性地渗透其中,引导教师结合实际创造性地使用,帮助教师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当前应用的教材都注意提供获得普遍认可的优质教学策略和方式,并将教材中的内容拆分成不同的栏目,便于教师灵活地编排、组织和丰富,以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引导教师教学体现出教材的“教”材(助教)属性。

(四)促进学生学习

传统的教材重视教师对知识传授,相对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往往用大段的文字介绍学科的知识和规律,不管学生是否喜欢是否能够理解。给人的感觉是一个知识权威在“自说自话”,丝毫不顾及听众的感受和反应。

教材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习惯,做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这是教材与一般科学著作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教是为了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且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才能发生。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理念,当前的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自学功能,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在内容的表达上,尽量使用学生更易于接受的较通俗化的语言,努力与学生“对话”;在栏目的名称上,也引导学生的各个学习环节,如“你知道吗”“想一想”“试试看”等;同时,设置章前言、节前言、课后归纳等栏目,帮助学生主动理解和把握待学习的内容,反思归纳学习的收获;还有,提供一些关于学习方法的建议,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形成较理想的个性化学习方式。

支持学生自学体现出教材的“学”材(导学)属性。

(五)引导学科实践

如果笼统划分,教材内容可分为陈述性内容和活动性内容。现代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在“做”中“学”,在活动中去自我发现知识、感受知识的应用价值,同时也获得学习的经验和能力,而这些收获远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教材会设计较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实践,如调查、文献检索、实验、设计、讨论、展示等。

有些教材出于教学目的特别突出学生实践活动。比如,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发出了活动型的教材《实验化学介绍》(Introduery),它不是以学科知识的方式进行表述,而是用了52个研究性项目作为基本组织方式,此教材必须在实验室条件下使用。也有些教材将活动性内容拆分出来,形成单独的活动手册,教材则以陈述性内容为主。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