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货币金融学蒋先玲 > 第8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第5页)

第8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第5页)

8。3。3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除采取一般性政策工具和选择性政策工具之外,还会采取其他的一些货币政策工具作为补充,加强对货币信用的管理。其工具主要有两种。

1。直接信用控制

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限额、信用分配、直接干预、贷款限额、流动性比率、特种存款等。

2。间接信用指导

间接信用指导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声望,对信用变动方向和重点实施间接指导。它主要有两种方式: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

8。4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中介目标

8。4。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含义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确定货币政策目标以后,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引起中介指标的变动,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以实现既定货币政策目标的全过程。

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首先根据国民经济的实际情况确定最终目标,然后选择恰当的政策工具。但政策工具并不能直接作用于最终目标,而且从工具运用到对最终目标的影响显现出来有较长的时间滞后性,因此需要引入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

8。4。2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

1。古典货币数量论者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古典货币数量论主要包括以费雪为代表的“现金交易数量论”和以剑桥学派的马歇尔、庇古等人为代表的“现金余额数量论”。前者着眼于一定时期内用作交易的货币数量,而后者则着眼于某一时点上停滞的货币数量。但都认为货币数量变动只影响物价水平而不影响实际经济活动。

2。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增减会影响利率,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益的影响使投资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将会影响总支出和总收入。

在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中,利率是整个传导机制的核心。货币与利率的关系以及利率与投资的关系是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关键。如果存在流动性陷阱或者投资的利率弹性非常低,则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就会中断,致使货币政策无效。

3。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不起重要作用,他们更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上的直接效果。在认为货币需求有其内在稳定性的前提下,他们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引起总支出的变化,进而导致投资的变化,最终投资的变化引起名义收入的变动。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化在短期内会对实际产量和物价两方面均产生影响;就长期而言,则只会影响物价水平。

4。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凯恩斯学派理论与货币学派理论的分歧

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都承认货币供给影响经济,但他们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存在着重大分歧,主要表现在:

①凯恩斯学派认为利率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重要的经济变量;而货币学派认为应以货币供应量为经济变量。

②凯恩斯学派认为,直接对产量、就业和国民收入产生影响的是投资,而货币供给量对国民收入等因素的影响是间接的;货币学派则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与名义国民收入的变动有着直接的联系,货币供给量的增加直接引起名义国民收入的增加。

在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理论基础上,许多经济学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作了更为广泛的探索。这主要有:托宾的q理论、信用传导机制理论、财富效应、国际贸易渠道等,在这里不作详细的介绍。

8。4。3中介目标与操作目标

1。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中介目标是指与最终目标有紧密相关性,并且对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反应迅速的金融变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变量要具备以下一些条件:①可测性。即信息资料要能够被中央银行迅速而精确地获得,并且变量指标定义的内涵和外延较为明确与稳定。②可控性。指通过政策工具操作,能够有效地对中介目标变量进行控制。③相关性。指中介目标变量必须与最终目标变量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作为操作目标的变量又必须与中介目标密切相关。④抗干扰性。货币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常会受到许多外来因素或非政策因素的干扰,只有那些受干扰程度低的变量才能选作中介目标。

另外,经济及金融环境不同,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采用的政策工具也不同,选择作为中介指标的金融变量也必然有所区别。

2。可供选择的中介目标变量

可以选作中介目标的变量有两类:一类是规模变量,主要是指货币供给量和贷款量;另一类是价格型变量,主要是利率,有时汇率也可作为中介目标。

(1)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优点是:①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②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较强。③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货币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④不易将政策性效果与非政策性效果相混淆。

它的缺陷主要是: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能力也不是绝对的,还要受公众和商业银行的影响;而且以哪一个层次的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目标也是一个难点。

(2)贷款量

贷款量作为中介目标的优点在于:①数据容易得到,便于进行统计和进行定量分析。②由于贷款量与总需求是正相关的,它具有准确性强的特点。③它与最终目标密切相关,中央银行控制了贷款规模,也就控制了货币供应量。但在实践中,比较常见的是选择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目标,贷款量则往往作为辅助变量。

利率作为中介目标,其优点在于:①利率数据易于及时收集获得。②中央银行能够运用政策工具对此加以有效的控制。③利率不但能够反映货币与信用的供给状况,而且能够反映货币市场供求关系的相对变化。利率上升表明银根紧缩,利率下降表明银根趋松。

但是,以利率作为中介目标有其局限性:中央银行能调控的只是名义利率,而对经济产生实质影响的是预期实际利率。而且利率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更多地依赖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这既受经济体制的影响,也受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和经济运行状况等的影响。

(4)汇率

汇率作为中介变量具有较好的可测性,其可控性和相关性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满足。在一些开放的小型经济中,汇率可以作为一个主要的中介目标。但对于大国而言,要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一般不采用汇率目标。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