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货币金融学米什金电子书 > 第2章 货币概览(第2页)

第2章 货币概览(第2页)

2。金属货币

金属冶炼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为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转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凡是以金属为币材的货币都可以称为金属货币,铜、铁、金、银等都充当过金属货币的材料。我国在秦朝统一全国后,开始铸造铁质圆形方孔钱,从此,贱金属就一直以这种“制钱”的方式流通。当然,我国在流通贱金属铸币的同时,还流通着金银等贵金属的秤量制。所谓金属秤量制就是直接以金属的自然形状流通,并以重量单位为流通计价单位的货币制度。但因金属秤量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其流通较为困难,因此,我国在清末民初年间改为了以银元制为基础的金银铸币制。

金属货币具备一系列优点,如耐久性、轻便性、可分性或可加工性、价值统一或均质性,以及供给的稳定性优势和特征,能有效地发挥货币的职能。但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克服的缺陷:首先,经济的发展要求金属货币的供给满足其增长速度,但受制于开采技术和金属储量等因素,导致金属货币不能满足各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金银储量的国际分布不均,动摇了金属货币自由铸造、自由输出输入及自由兑换的流通基础;最后,金银复本位制下,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导致货币制度极不稳定。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导致金属货币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3。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通常作为可流通的金属货币的收据,一般指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或银行券,代替金属货币参加到流通领域中。代用货币本身价值低于(甚至远远低于)其所代表的货币价值。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如我国宋代最早的“交子”、后来的银票等。金汇兑本位制下,各国实际流通的纸币,实际上也是一种代用货币制度。

相对于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不仅具有成本低廉、易于携带、节省稀有金银等优点,而且还能克服金属货币在流通中所产生的问题,如“劣币驱逐良币”。代用货币再演化的结果就是信用货币。

4。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的充当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的现代形态。信用货币可分为辅币、纸币、存款货币几种主要形式。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货币都采用信用货币的形态。

从历史的角度看,信用货币是金属货币制度崩溃的直接结果。20世纪30年代,由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接踵而至,各主要经济国家先后被迫脱离金本位和银本位,所发行的纸币不能再兑换金属货币,于是产生了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代用货币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同代用货币一样,其自身价值也远远低于货币价值,区别在于信用货币不再像代用货币那样,以足值的金属作保证,而是以信用作保证,由政府强制发行,并且是法偿货币,任何人都必须接受。

一般而言,信用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媒介,须有两个条件:一是人们对此货币的信心。二是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二者缺一不可。信用货币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信用货币是一种价值符号,与黄金已经完全脱钩。二是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实际上是银行债务的凭证。三是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通过法律手段确定为法定货币。四是信用货币还具有管理货币性质,国家可以通过银行来控制和管理信用货币流通。

5。电子货币

伴随着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而出现的电子货币,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货币发展的未来。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如I)上执行支付的“储值”或“预付支付机制”。所谓“储值”,是指保存在物理介质如智能卡、多功能信用卡中用来支付的价值。这种介质亦被称为“电子钱包”。当其储存的价值被使用后,可以通过特定设备向其追储价值。“预付支付机制”则是指存在于特定软件和网络中的一组可以传输并可用于支付的电子数据,通常被称为“数字现金”。它们由二进制数据(位流)和数字签名组成,可以直接在网络上使用。

电子货币作为一种货币,除了具有货币的一般属性外,与通货相比,还具有一些特殊属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电子货币具有多元化的发行主体。电子货币的发行既有中央银行,又有一般金融机构甚至非金融机构,而且后者占了很大比重。②电子货币是在线货币。即电子货币的流通必须有一定的基础设施。电子货币传输需要专用网络,保管需要存储设备,交换需要有通信手段,保持其安全需要加密和解密用的计算机。如果以上基础设施不完备,电子货币将无法保管、无法流通,以致无法使用。③电子货币是虚拟货币。电子货币是在银行电子化技术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无形货币。④电子货币是信息货币。电子货币实际上是由一组含有用户密码、金额、使用范围等内容的数字构成的特殊信息,所以通过使用相应的技术即可以执行货币的某些职能。

2。2货币的含义及层次划分

2。2。1货币的含义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并体现一定的社会关系的特殊商品。它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产生的,其根源在于商品本身,也是价值形式发展和商品生产与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两个特征(与普通商品相比):①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是以价值的体现物出现的,在商品交换中直接体现商品的价值。②货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是财富的代表,拥有它就意味着能够去换取各种使用价值。而货币体现一定的社会关系则意味着,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体现着产品归不同所有者占有,并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他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即社会生产关系。

2。2。2货币层次划分

1。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

货币层次划分是指把流通中货币量按照其流动性的大小分成若干层次,从而界定货币构成范围的一种方法。研究货币层次是为了更好地把握货币流通的结构和流通的渠道,更好地对货币运行进行计量。

当前,对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主要是考虑货币流动性的不同。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以合理的成本及时转化为现金形成现实购买力的难易程度。一般来讲,现金货币的流动性大于活期存款,活期存款的流动性大于定期存款。不同层次的货币其流动性不同。货币的这种流动性差别对于宏观经济调控具有重大意义。按照这一标准,各国形成了不同的统计口径,划分出了M1,M2,M3,M4等多项指标,形成了更为广义的货币概念。

2。国际金融组织和几个主要国家的货币层次划分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层次划分

M0=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现金通货

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邮政汇划资金+国库接受的私人活期存款

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短期债券

(2)美联储的货币层次划分

M1=现金+活期存款(商业银行中没有利息的支票账户)+旅行支票(由非银行机构所发行的这种支票,银行发行的旅行支票包括在活期存款中)+其他支票存款(如可转让提款单、超级可转让提款单账户、自动转账账户、信用协会股金提款账户等计息支票账户)

M2=M1+隔日回购协定[1]+隔日欧洲美元+货币市场互惠基金股份+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在所有存款机构的储蓄存款+在所有存款机构的小额定期存款(面额在100000美元以下)

M3=M2+在所有存款机构的大额定期存单(面额100000美元以上)+定期回购协议和定期欧洲美元+机构持有的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股份

L=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公众持有的储蓄券、短期政府公债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等)

(3)欧盟的货币层次划分

欧盟在货币层次划分方面,相对于美国有很大的差别。欧洲中央银行将货币分为狭义货币、中间货币和广义货币三个层次,具体划分如下。

狭义货币:M1=流通中现金+隔夜存款

中间货币:M2=M1+期限为两年以下的定期存款+通知期限为三个月以内的通知存款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