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中外学前教育史课后题答案 > 第二 古代希腊罗马的学前教育思想(第3页)

第二 古代希腊罗马的学前教育思想(第3页)

在昆体良看来,每个儿童都应当早点开始学习,早期年龄阶段的光阴不要浪费掉。他说:“7岁以前的收获无论怎样微小,为什么就要轻视它呢?诚然,7岁以前学习的东西无论怎样少,但有了这个基础,到了7岁就可以学些程度更深的东西,否则到了7岁还只能从最简单的东西学起。”昆体良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以培养雄辩家为宗旨,他认为未来雄辩家的培养和教育是伴随着婴儿的出生而开始的。昆体良还从儿童心理和生理方面来强调学前教育的必要性。他指出:“越是年纪小,头脑就越易接受小事情,儿童时期的记忆更加牢固。因此,就更没有借口浪费早期年龄的光阴。”[11]这种及早施教的思想,突破了当时一般人只注重中、高等教育的狭隘界限,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在强调及早施教的同时,昆体良告诫人们要防止两种极端的倾向。第一,不要让儿童厌恶学习,视学习为苦差事。第二,要使最初的教育成为一种娱乐。为此,儿童的学习须劳逸结合,对经常回答问题的儿童给予赞扬,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意愿。昆体良还建议将游戏活动运用到教育中。他说:“我不会因为学生爱好游戏而感到不高兴,那是天性活泼的标志;那种总是迟钝麻木、没精打采的、甚至对那个年龄所应有的激动也漠然无动于衷的学生,我是不指望他能热心学习的。”[12]他认为发展智力和培养德行寓于游戏中,使它既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种学习活动,更是一种教育活动。

在有关儿童早期教育的论述中,昆体良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问题,并主张教儿童认识字母、书写和阅读。所谓“双语”是指希腊语和拉丁语。由于罗马的文化发源于希腊,故学习希腊语甚有必要。在语言学习具体方法上,他主张先难后易,即让孩子先学习希腊语,在奠定一定基础后,紧接着学习罗马通用语言拉丁语,然后两种语言的学习齐头并进。儿童认识字母时,应同时教之以形状和名称。有时不妨将有字母的象牙人像给他们把玩。当儿童开始摹写字母的形状时,可将字母尽可能正确地刻在木板上,指导孩子用铁笔沿着笔画的沟纹书写,这样就可以避免差错。

(三)论学前家庭教育

昆体良赞同学前教育在家庭里进行,通过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影响儿童。那么孩子的教育者——父母、保姆、家庭教师(教仆)必须严格要求。

关于孩子的父母,昆体良认为他们的教育水准越高越好。如果父母本身没有受到良好教育,也不要因此就减少对孩子的注意。正因为他们自己的学识匮乏,他们就应该在对孩子的成长有益的各种方面更加勤勉。

关于保姆,昆体良主张要慎选保姆,如果可能,她最好是受过教育的妇女,特别应注意的首要问题是她们的道德;同时保姆的语言也必须正确,因为她会在习惯和言语方面影响婴儿,这就如同纯白的羊毛一经染上颜色,其色经久不变一样,如果自幼养成坏习惯是难以改好的。

关于家庭教师,昆体良主张他们应受过良好的教育,或至少应认识到自己在教育上的不足,而不是自以为是,误人子弟。在当时一般不重视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存在严重缺陷的背景下,昆体良力陈良好家教环境的重要性,显然是可贵的。

小结

古希腊学前教育形成斯巴达及雅典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前者注重军体及相应的性格训练,后者注重和谐发展教育。但总体上,古希腊人尤重幼儿的体质,对新生儿优存劣汰;母亲在学前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古罗马的学前教育大多在家庭中进行,父母承担着重要教育职责;注重法律及道德教育。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前教育家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优生优育、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游戏及学前教育阶段的划分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在学前教育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昆体良关于早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有着精辟独到的见解。

关键术语

斯巴达军事学前教育;雅典和谐学前教育;新生儿“优选法”;乡村之家;《理想国》;优生优育;教材及游戏的政治性;灵魂论;演说家的教育;家庭教师;双语教育

思考题

1。试析古代斯巴达及雅典学前教育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2。试对古代斯巴达及雅典学前教育两种教育模式异同进行比较。

3。试述古代罗马学前教育的主要特点。

4。试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关于学前教育的主要观点及历史贡献。

[1][美]克伯雷选编:《外国教育史料》(原名《教育史读本》),第29页,任宝祥、任钟印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2][英]A。E。泰勒:《柏拉图——生平及其著作》,第8页,谢随和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3][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第305页,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

[4][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第190~194、207页,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

[5][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第71、73、140页,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

[6][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论教育》,第49页,郑晓沧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

[7][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第70页,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

[8]华东师大及杭州大学教育系合编:《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第104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卷七),第400页,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1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卷七),第405页,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11]任钟印选译:《昆体良教育论著选》,第14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12]任钟印选译:《昆体良教育论著选》,第26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