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幼儿园教师教育基本能力实用手册电子版 > 第一 常用教学方法(第2页)

第一 常用教学方法(第2页)

(2)明确练习的目的、要求和方法,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进行练习。例如,教师以猫妈妈带着猫宝宝找老鼠的口吻,指导幼儿在草地上做爬行练习;在指导幼儿洗手时,教师将洗手的动作顺序编成儿歌,让幼儿边念儿歌边洗手,以掌握洗手顺序等。这些方法能引起幼儿对练习的兴趣,带给他们愉悦感和成就感,极大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练习的效率。

(3)要交给幼儿操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鼓励他们敢于动手、大胆操作。

(4)操作的方式要多种多样,避免让幼儿机械、简单地重复。

(5)观察幼儿练习的情况,及时给予反馈。

(二)直观法

直观法是一种让幼儿直接感知认知对象的方法。幼儿园常用的直观法有观察法、演示法、示范法和口授法。

1。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运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去感知所选定的客观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感性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方法。观察法包括个别物体观察、比较性观察、长期系统性观察等形式。观察活动可以是幼儿主动的、自发的,也可以是教师专门组织的。这种方法是常识教学和美术教学常用的方法。

运用观察法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根据教育要求,做好观察前的准备,包括:确定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拟订观察计划,创设观察的环境条件。

(2)观察开始时,教师要向幼儿提出观察目的,用设疑等方法引起幼儿观察的兴趣,先让幼儿自由观察,允许他们相互交谈,并鼓励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幼儿主动观察的积极性。例如,某教师将一只兔子带到班上,对幼儿说:“我们班来了一个新朋友,小朋友们快来看看它长什么样。”幼儿高兴地蹲在兔子旁边,有的在给兔子喂食青菜和萝卜,有的在用手轻轻地抚摸它,还有的用一根小棍轻轻地赶着小兔,希望它跑起来……他们还不时地通过交谈提出自己的问题或是发表感想,显得认真而投入。

(3)观察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手势的指导作用,从幼儿的兴趣点切入,启发幼儿从不同方面感知并用语言描述观察对象,学习观察的方法。以上例来说,在幼儿充分自由观察小兔的基础上,教师可自然地引导幼儿运用看、摸、运动等多种感官,按从整体→局部、从头→尾等方法对小兔进行有序地观察,使幼儿对小兔的外形、生活习性等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4)观察结束时,要总结观察的印象,让幼儿将观察到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调理化;也可运用文艺作品,如歌曲、儿歌等,巩固所观察到的知识。

【案例】

认识青蛙(大班活动)

通过观察(图片、实物)和谈话,认识青蛙的生长过程。

教师出示图片1提问:“这是什么?(卵)卵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教师出示图片2提问:“卵变成了什么?(蝌蚪)蝌蚪是什么颜色的?(黑色)它像什么?”(小蝌蚪有一条小尾巴,就像小鱼一样在水里游来游去)

教师出示图片3提问:“小蝌蚪慢慢长大了,它的身上长出了什么?”(后腿)指导幼儿观察实物蝌蚪,让幼儿看到腿是长在蝌蚪的后部。

教师出示图片4提问:“小蝌蚪又长大了,又有什么变化呢?”(长出前腿,尾巴变短了,变成了大蝌蚪)

教师出示图片5提问:“蝌蚪长大了,它变成什么了?(小青蛙)”

教师追问:“小青蛙是什么颜色?(常见的绿色)它是什么样子的?”(头上有两只又大又圆的眼睛、一张又宽又大的嘴巴、一个很长的舌头,背上有深色的条纹,肚皮是白色的,前腿短,后腿长)此例采用的是系统性观察与谈话相结合的方法。

2。演示法

演示是指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做实验。在幼儿园,教师逐一出示并介绍各种小型乐器,或者一边讲故事一边操作故事中的各种角色玩偶等,都是演示法的运用。

(1)按教具,可分为四种方法:图片、图画、挂图的演示;教具、实物模型的演示;幻灯、录音、录像、教学电影的演示;实验演示。

(2)按教学的要求,可分为两种方法:演示单个的物体和现象;演示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的全过程。

(3)演示法的特点:直观性强,没有一定的教学模式。

【案例】

学习4的组成(数学活动)

教师在绒板上贴两个纸圈作为兔笼,请幼儿把4只兔子分别关在2个笼子里,引导幼儿边关边讲:“左边关1只,右边关3只;左边关2只,右边关2只;左边关3只,右边关1只。”最后,教师小结4的分解方法: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3和1……此例采用的是教师演示和幼儿操作活动相结合的方法。

3。示范法

示范法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所做的教学表演,为幼儿提供具体模仿的范例。在语言活动、科学活动中,教师应经常运用语言示范,发展幼儿叙述、描写、创造性讲述及朗诵能力;在美工、音乐、体育活动中,则通过动作示范帮助幼儿掌握学习内容和动作。

示范法包括完整示范、部分示范、分解示范、不同方向示范等多种形式。在向幼儿传授儿歌、歌曲、舞蹈、绘画等内容时,教师应做完整示范,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在教学活动中发现幼儿有难点、错误时,教师可再做分解示范,以帮助幼儿解决困难和纠正错误。示范可由教师示范,也可以请幼儿示范。

(1)运用示范法应注意:示范前准备好所有的用具,搁置整齐;让每个受训者都能看清示范物;示范完毕,让每个受训者试一试;对每个受训者的试做给予立即的反馈。

(2)优点:有助于激发受训者的学习兴趣;可利用多种器官,做到看、听、想、问相结合;有利于受训者获得感性知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3)缺点:适用范围有限,不是所有学习内容都能演示;演示装置移动不方便,不利于教育场所的变更;演示前需要一定的费用和精力做准备。

【案例】

双脚立定跳远(体育活动)

幼儿排成两列横队,学新动作。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