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观察对象:小一班黄点点)
1997年10月24日:今天上午,我请每个小朋友说一首儿歌,点点坐在座位上哭了,问了半天也没说话,可能是不会说。
1997年10月25日:今天,中午上床午睡脱衣服时,点点又哭了,原来是不会脱衣服。
1997年10月26日:今天中午吃牛肉,点点又哭了,原来是不爱吃牛肉。
分析与措施:点点是从小班升上来的孩子,按理说,对幼儿园生活该适应了。可在班上,一整天也听不到他讲一句话,遇到问题总是哭。向家长了解,据说,点点是奶奶带大的,3岁了才会讲话,再加上胆子小,内向,所以有了问题就会哭。今后我要多注意他的语言培养,提供更多的表达机会,进一步同家长取得联系,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上做些努力。
实例二:B教师
观察记录(观察对象:中二班胡辛峰)
1997年10月23日:早晨,我正忙着接待来园的孩子,胡辛峰来了。他哭着对爸爸说:“爸爸,你天天来接我回家睡觉。”爸爸说:“不行,我得上班。”“那爷爷接。”“不行,爷爷走不动了。”胡辛峰拉着我的手:“老师,你抱抱我吧!我感冒了。”尽管忙,我还是把他搂在怀里。他两只小手紧紧地抱着我,把头贴在我的胸前。过了一会儿,他的情绪慢慢稳定了,说:“老师,放下我吧!我好了。”
分析与措施:胡辛峰的父母离异了,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年纪太大了,不能每天接送,于是就整托了。今天,他未必真的感冒,只是情感饥饿,在寻找成人的爱和安慰……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体谅、理解孩子,帮助他度过情感的“饥荒”。
问题解析:
从以上实例中不难看出,两位教师观察了解幼儿,都抓住三个基本环节:现场观察、记录观察结果、分析和利用观察资料。但两位教师对这三个环节的处理,还存在一些差异。
1。从现场观察看,A教师抓往黄点点连续三天的异常情绪,展开追踪观察是可取的。B教师抓住胡辛峰的分离焦虑,进行深入的观察也很有必要。她们在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重点的问题上,很重视幼儿的情绪心理健康问题,是值得提倡的。追踪观察、深入观察也是必需的。
2。从记录观察结果看,A教师在观察记录中,仅以“又哭了”三个字记叙黄点点的消极情绪,提供给研究分析的第一手资料过于简单。因此,教师对幼儿产生该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时,难免带有教师主观推断的色彩和成分,做出“可能是不会说话”“原来是不会脱衣服”“原来是不爱吃牛肉”这样一些主观推测出来的结论,对于解决黄点点爱哭的情绪问题是毫无裨益的。B教师却不同,她通过对旁听到的父子之间的对话进行记录,对胡辛峰的神态、心情、语言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对与胡辛峰的直接接触过程进行追忆,使观察记录较好地保留了行为事件的本来顺序和真实面貌,确保观察记录的客观、翔实,为进一步揭示这个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提供了线索,也为问题的解决找到了切入点。所以建议A教师通过对黄点点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做细致的观察并做好原始记录,在持续追踪观察的基础上,与家长取得联系,深入了解黄点点在家里的表现并做好记录,为揭示黄点点不适应幼儿园的原因提供可靠翔实的资料。因此,全面、详细的观察、访谈记录,是作出客观的分析和准确判断的依据。
3。从分析、利用观察资料看,A教师对于黄点点为什么天天哭,未能从不会说、不会穿、不爱吃等表面现象,深入到内向、胆小、适应不良的性格特征的层面去寻找原因,而把黄点点天天都哭的原因,归结为他不会说话,应该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B教师的做法比较妥当。她透过“来园时哭闹”这个表面现象,看到了父母离异后给幼儿心灵造成的创伤。教师并不费心地去琢磨“我感冒了”是真是假,而是首先给予情感上的安抚,并由此而确定了“帮助他度过情感饥荒”的教育策略。通常小班幼儿因为需要适应新的幼儿园环境,在幼儿园里,他们可能因为情感需要没被满足在为难时哭了,可能因为缺乏安全感产生对幼儿园的恐惧,或者对幼儿园中一些特定的环境、人、现象不习惯而引发消极情绪,建议A教师抓住刚入园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耐心细致地系统观察,发现其情绪变化的规律,找出他情绪背后的动因,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帮助黄点点。
(资料来源:。060s。。2008-10-19)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模拟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对幼儿心理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幼儿的发展总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因此幼儿心理是被动发展的
B。幼儿心理发展在各年龄段会表现出一般的、典型的心理特征
C。幼儿心理各组成成分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相等的速度直线发展的
D。幼儿心理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的
2。以下对幼儿心理发展关键期理解正确的是( )。
A。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就是幼儿学知识学得特别快的时期
B。幼儿心理发展的不同领域,其关键期是不同的
C。在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教师只要把握好进行专门的教育,幼儿心理就可以获得快速发展
D。教师需要在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为其创设有效的影响环境,满足其学习的需求
3。李老师刚接手带中一班,想快速了解该班幼儿的人际交往情况,最适合的研究方法是( )。
A。谈话法 B。观察法 C。自然实验法 D。作品分析法
4。以下对幼儿心理发展的趋势表述错误的是( )。
A。对事物的认知从笼统到开始分化
B。知识的积累从感性经验到理性经验
C。思维的发展从具体到出现抽象概括的萌芽
D。行为的发展从无意到出现有目的的行为
5。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 )。
A。0~1岁 B。1~3岁 C。3~6岁 D。6~14岁
二、案例分析题
福宝宝幼儿园小三班的张老师在家长们的要求下,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让小朋友们学写字。隔壁班的王老师说这时候是小朋友们学语言的好时机,应该给他们更多学习语言的机会。张老师反驳说:“小孩子学语言什么时候都可以,现在让他们学语言,小孩子话多,上课时候就很难让他们保持安静,等他们大一点有控制力了再鼓励他们多说话会更好。”请你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的相关原理,分析两位老师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