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幼儿心理发展概念 > 三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原则与方法(第1页)

三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原则与方法(第1页)

三、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一)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实事求是地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的本来面貌加以考察,根据幼儿的社会生活条件及其身心的发展进行研究。收集资料时,必须在幼儿活动过程中进行(如在幼儿园实地研究时,应注意尽量不打乱幼儿园原有的正常教育教学计划、日程和作息时间),全面地收集资料;下结论时必须尽可能全面细致地分析事实材料,从中归纳出本质的规律。同时,研究者在选题时要考虑实际人员、经费、设备、技术等条件的承受能力,实事求是地选定课题范围。

2。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导幼儿心理研究,研究不仅要描述幼儿心理发展量的变化,还要揭示发展质的变化,综合考虑内外因统一作用来分析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将研究的结果作为教育决策部门未来学前教育改革的依据,或者指导学前教育工作者提高保教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帮助幼儿达到其年龄阶段发展的最佳水平,并为更高一阶段的发展打好基础。

3。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要符合教育要求和道德标准,研究过程和结果应对幼儿身心发展起着正面的促进作用,使研究对象受益。任何幼儿心理发展研究都必须符合教育的要求,不允许进行可能对幼儿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的研究。研究者在选择研究方式和方法时,不仅要考虑所研究的问题是否有效,还要考虑所用的方法是否会对研究对象(幼儿)的身心产生不良影响,或者会侵犯幼儿的权利和人格。在使用控制组或对照组时,应尽可能不用剥夺幼儿基本的教育环境与条件的手段,保护幼儿的权利,不强迫幼儿执行其不愿从事的任务,不使幼儿在研究中感到焦虑或压抑。不允许向幼儿展示与教育目的相矛盾的图片、问题情境、作业等。华生在1920年所做的关于儿童惧怕的研究中,每当儿童摸小白鼠时使用了钢棍尖锐的敲击声音引起实验对象的恐惧,导致实验对象对所有带毛的物体都感到恐惧。这种方法的使用显然违背了研究的道德标准,后人应引以为戒。

4。理论与实际结合原则

理论与实际结合原则是指开展幼儿心理发展研究,要紧密结合本区域或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和设计合理研究方案,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从而使理论研究更好地指导实践,帮助解决幼儿教育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例如,在研究中编制测验时,要求幼儿完成的任务、项目、指导语等要考虑测验对象——幼儿的能力限制,同时要考虑幼儿注意力保持时间较短,不宜设计用时超过20分钟的测验。幼儿情绪稳定性差,选择测试的地点应该是幼儿比较熟悉的地方,测试的时机是当幼儿处于相对比较舒适(不犯困、不饿、不渴、不过度兴奋)的状态下。

(二)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常用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记录和分析,从中发现幼儿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方法。

(1)观察法的类型。

根据观察过程的结构、性质和控制程度,可将观察法分为正式观察法和非正式观察法。根据古德温与德里斯科尔的分类,正式观察法包括实况详录法、时间取样法、事件取样法和特性等级评定法;非正式观察法包括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频率计数图示法和清单法等。正式观察法一般用于科学研究,有严格的使用要求:严格地对观察的行为定义;细致制定表格;在一定控制下从事观察;训练观察者,提高观察者信度;用相对严格、先进的方式分析所得资料。而非正式观察法结构松散,适用于幼儿教师获取有关日常教学和活动安排等方面的信息,或者帮助观察者获得了解儿童身心发展各种特点的感性经验。

(2)观察法的步骤。

选择要观察的某种行为—确定观察的范围(对象、时间、空间)—量化观察指标—讨论并确定观察法施行程序与方法—收集与记录观察结果—资料分析—撰写观察报告。

(3)观察时的注意事项。

第一,要有明确的观察对象。明确要观察的对象是某个幼儿的行为或者幼儿的某一特定行为的发生。如观察有攻击行为的幼儿在同伴交往中的主动行为。

第二,事先确定好观察地点。指定观察幼儿行为的场所与背景,如幼儿互助行为可以发生在幼儿园环境的多个场景中,研究者需根据其研究的具体内容圈定观察的范围,如定点在娃娃家的区角进行观察。同时,观察者还要选择有利的观察地形,确保被观察幼儿没有觉察到研究者在观察他。如果被观察的幼儿知道自己正在被观察,其原有正常行为可能受影响而发生改变。

第三,观察时间段的选择。观察收集到的信息量很大,为了减少筛选信息的工作量,必须提高信息收集的针对性。研究者通常会根据研究重点选择某一事件发生的关键时段记录事件中幼儿行为的变化。如教学活动开始后5分钟内幼儿注意力的变化。

第四,研究科学、方便、可行的记录方法。研究者为了观察过程中能快速记录观察结果以及事后便于定性、定量的分析,细化观察的任务指标,并尽可能考虑用真实场景实录和图表量化记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记录。现代电子设备使用非常普遍,研究者可选择用数码相机、录像机拍摄来进行真实场景记录,同时在观察时还要用事先拟定好的图表对观察进行量化记录。两种方法的结合能确保观察结果分析时逻辑清晰、过程真实无缺漏。

(4)观察法的优缺点。

观察法的优点:第一,观察法最适于幼儿,它有助于了解自然状态下幼儿行为的真实表现,客观记录幼儿的行为,并能有效捕捉幼儿心理发展中与环境的互动过程;第二,由于观察法是研究者直接到现场观察事情的发生,不必透过幼儿的口头报告或转述,避免因幼儿对讯息的筛选或报告不全而影响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比较客观;第三,在自然情境下观察,可以观察到幼儿行为发生和发展的真实情况,因此在幼儿心理研究中应用非常广泛。

观察法的缺点:第一,在真实世界中研究者所能观察的目标有限。一般观察法只限观察外显行为,因此像动机、偏好、态度、意见等研究就比较不适合用观察法。第二,存在观察者偏差。观察者所观察到的是表面或象征性的行为,有时需要对观察结果进行推论或诠释,在诠释过程中可能带有观察者的主观判断。第三,受条件限制,耗时。由于观察者必须在现场目睹事件的发生,但有时很难预测发生时间,使得观察事项可遇不可求,而且一次所能收集到的观察资料非常有限,因此观察法成本高,耗时。

资料卡

时间抽样观察——某幼儿在听故事时间里的注意力

10:01安静地坐着,看着老师。

10:02专心地看着老师呈现给大家看的故事图片。

10:03扭头看右边小朋友的衣服,并伸手去拉小朋友衣服上的小恐龙的尾巴。

10:04老师叫他的名字的时候,他答应了。

10:05在老师针对图片内容提问的时候,他看右边小朋友举手,他也举起手。

10:06老师请左边一位小朋友回答时,他又用手拉右边小朋友的衣服。

观察要点:观察时间间隔通常根据整个记录的时间安排来决定,而完整的观察记录时间通常取决于你开展观察的理由。

追踪观察——某幼儿参与区域活动情况

观察要点:在观察前,应预先规划好观察幼儿的场地,记录一个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从事的活动或者某个时刻一群幼儿的社交活动。

(资料来源:卡罗尔·沙曼等著,单敏月等译,《观察儿童:实践操作指南》,2008)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