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幼儿心理发展概论课后题答案 > 主要参考文献(第2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2页)

28。闻素霞。心理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9。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0。[美]D。R。谢弗。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M]。邹泓,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31。[美]玛丽·霍曼等。活动中的幼儿——幼儿认知发展课程[M]。郝和平,周欣,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2。孟昭兰。婴儿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3。[美]罗斯·派克。父亲的角色[M]。李维,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34。孟昭兰。人类情绪[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5。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6。朱智贤,林崇德。儿童心理学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37。[英]鲁道夫·谢弗。儿童心理学[M]。王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8。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9。孟昭兰。当代情绪理论的发展[J]。心理学报,1985(2)。

40。孟昭兰等。中国儿童面部表情模式制作及分析[J]。中国心理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选,1984。

41。袁茵,杨丽珠。促进幼儿好奇心发展的教育现场实验研究[J]。教育科学,2005(6)。

42。张永红。多元智力理论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5(4)。

43。关明杰,高磊,翟淑娜。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0(12)。

44。刘泽文,赵爱玲。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述评[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2)。

45。韦开军。简述儿童心理理论[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3)。

46。智银利,刘丽。幼儿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7)。

47。陈世平。幼儿人际冲突解决策略与欺负行为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1(2)。

48。孟昭兰。情绪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通讯,1984(1)。

49。孟昭兰。幼儿不同情绪状态对其智力操作的影响(一)[J]。心理学报,1984(3)。

50。孟昭兰。幼儿不同情绪状态对其智力操作的影响(二)[J]。心理科学通讯,1985(2)。

51。孟昭兰。不同情绪状态对智力操作的影响——三个实验研究的总报告[J]。心理科学通讯,1987(4)。

52。冯晓杭,张向葵。自我意识情绪:人类高级情绪[J]。心理科学进展,2007(6)。

53。孙艳华,马伟娜。尴尬情绪的研究述评[J]。健康研究,2009(6)。

54。张向葵,冯晓杭。自豪感的概念、功能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2009(6)。

55。竭婧,杨丽珠。三种羞耻感发展理论述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56。徐琴美,张晓贤。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J]。心理科学,2003(6)。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