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研究”中有关研究计划的相关内容:
研究者认为,本项研究可以引发我们对儿童游戏的传统性、民族性和自然性的重视,为当代中国儿童游戏注入一些传统性、民族性和自然性的因素,对于保护并发展文化多元性和促进儿童发展多样性,切实发挥游戏对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功能,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研究者界定:彝族儿童民间游戏是流传和流行于彝族地区民间的,彝族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愿和自由嬉戏、玩耍与娱乐的活动。它不需要专门的教学程序和指导。这些游戏既有世代相传的文化传统特色和民族特性,也有当代发展出来的时代特色和各民族共性;既有因儿童天性表现出的普遍性,也有因人文地理因素而表现出的地方性。
根据从文献上和田野工作中发现的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结合游戏的外在表现特点与游戏的动机和功用,研究者将彝族儿童民间游戏划分为身体活动类游戏、借助器物类游戏、生活生产类游戏和语言计算类游戏四种类型。
在此基础上,提出四个研究目的:①对彝族儿童民间游戏作出比较全面的收集和整理。②透过对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的研究,对游戏的发生和本质,对游戏与教育的关系提出自己的观点。③探讨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的教育功能。④通过对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的研究,提取出对当代中国儿童游戏发展具有普遍意义的借鉴。
研究方法与时间安排上,研究者一是采用田野工作(实地考察)和访谈法;二是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比较方法。(具体时间安排见原文)[17]
(四)收集、整理资料
资料是教育研究的基本材料,是获得研究结果的原始资料。收集资料是指获取本研究项目最终结论所需要的事实材料或数据,即按研究计划的规定,有组织有系统地收集研究所需的资料和信息。
收集资料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到客观、准确、规范。具体来说一要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设计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二要力求收集基础材料,采集原始数据;三要注重资料、数据的客观性。
收集材料之后,还要进行加工整理,使获得的资料整齐有序,便于下一步研究的进行。事实资料的整理一般需要核对、分类、挑选等步骤,数据资料需运用归类与统计等方法进行整理。
例如,“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研究”中有关收集、整理资料的相关内容:
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收集大部分现在依然流行于广大彝族地区,为各地彝族儿童所喜爱的彝族儿童民间游戏50余种,明确了各种游戏的材料、玩法以及与其他地区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整理:如身体活动类游戏有追逐打闹游戏、捉人游戏、斗鸡游戏、上中下和攻城游戏、梭坡坡和滚疙瘩游戏、老鹰抓小鸡游戏等10余种;借助器物类游戏有骑竹马游戏、打陀螺游戏、推铁环游戏、**秋千游戏、斗草游戏、老虎抱蛋游戏等10余种;生活生产类游戏有过家家游戏、舞弄刀枪和打仗游戏、梭木头游戏、捉鱼、捕鸟等7种;语言计算类游戏有猜谜语游戏、儿歌和游戏歌、棋类游戏3种。[18]
(五)分析研究
分析研究是对研究资料在收集并整理的基础上再作进一步的脑力加工,以揭示教育的内在规律,指导教育实践。分析研究最关键的问题是下结论,即把分析研究的结果用概括、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研究成果的集中表现,至关重要。
学前教育研究中,文献资料主要用逻辑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包括比较、归类、类比、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等;数据资料主要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并把分析结果用数据图表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分析研究时,如果发现原有材料尚有欠缺之处,就应当重新在材料的收集与整理上再下些工夫,因为只有在占有足够材料的基础上才可进行合理的分析研究,从而得出可靠的结论。
例如,“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研究”中在收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对于材料展开了分析研究:
通过田野工作和访谈,研究者利用实地考察得来的资料和各个研究所赠送的有关彝族文化和教育方面的文献资料,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比较方法,在彝族儿童民间游戏与当地生产生活的实际以及与当地彝族文化的关系上,作出分析和比较。对彝族儿童民间游戏与其他各民族儿童民间游戏,在可能的情况下,作一番横向比较,从中探讨研究一些儿童民间游戏的共性和民族特性。
在对它们进行了历史追踪和跨文化比较之后,研究者通过对它们于儿童身心发展和教育功能与价值的分析和探讨,就儿童游戏的发生和本质、儿童民间游戏与教育的关系、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的教育功能及本项研究对我们的启示等方面,得出了相关研究结论。[19]
(六)撰写研究报告,鉴定评价研究成果
撰写研究报告是指研究者把研究的过程及取得的研究成果以书面形式合理地表达出来。学前教育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多种,如观察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教育案例、学术论文、专著、教材以及教学软件等。
鉴定评价研究成果是对研究成果的学术规范、研究内容、研究质量、研究报告等进行鉴定评价。具体来说,首先是对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进行鉴定,其次是对研究活动的科学性进行评估。研究成果的鉴定与评价可以采取自我评价、专家评价和行政评价等方式,自我评价是专家评价和行政评价的基础。
例如,研究者历经两年研究,最终写出博士论文《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研究》。
(七)推广运用研究成果
推广,即把教育研究成果扩大到适合的时间、空间范围;运用,即将教育研究成果作用于教育实践。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运用对于丰富发展教育研究成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幼儿园)办学层次、提高教师专业素养,都有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推广运用教育研究成果,是教育研究生命力所在。
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主要方向包括推动政府决策、化解改革风险、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转化为校本课程几个方面,大体可遵循“五步双元”思路:精选成果,双面兼顾;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组织培训,双手齐抓;实施推广,双方互助;总结评价,双轨并行。[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