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艺术欣赏图片大全 > 二电影语言(第2页)

二电影语言(第2页)

同时,格林菲斯建立起一种电影剪辑的模式,这种模式就是“连续性剪辑”(无缝剪辑)的概念,剪辑的目的就是抹去剪辑的痕迹,让观众不注意或者察觉不到剪辑。格林菲斯的“无缝剪辑”沿用至今,几十年来一直是好莱坞主要的剪辑手段。

此外,格林菲斯应用并行剪辑、交叉剪辑的叙事方式,把剧情中的重要段落推向**。

总之,格林菲斯融合了各种的剪辑技巧并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他不愧被称之为电影之父。同时,他明确把电影的最小单元明确划分为镜头,开创了以镜头为最小单位的电影叙事方法,以镜头为单位构成场景、形成段落;他所创造的“景别”、“闪回”、“双线索”和“交叉、并行”等极大丰富了电影语言的手段,使电影达到推进叙事、营造氛围、强调戏剧性、强调情感的效果,对电影语言的贡献超越了电影史上的任何一个人,电影再也不是生活的简单的“纪录”和“复制”,而是经过精心的剪辑和艺术加工之后,把电影中的来源于生活的元素进行提炼和升华,第一个将电影引入“艺术的殿堂”。

2。经典好莱坞的剪辑模式

经典好莱坞时期从美国经济大萧条开始,跨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和战后几个历史时期,意义巨大:在经济上,美国电影经历了从电影专利公司到大制片厂的确立过程;在艺术上,它确立了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几乎所有类型片的模式。

类型电影就是按照不同样式的规定创作出来的电影,它实质上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规范化的结果。这时期的好莱坞电影形成了明显的美学特征:戏剧化的故事结构、类型化的人物形象以及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

连续性剪辑代表了经典好莱坞的叙事特征,既是对戏剧化故事和类型化人物的发展,又是好莱坞制造梦幻和欢笑的前提,因为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简洁方便而又真实可信的银幕世界。

连续性剪辑是经典好莱坞时期的主要剪辑模式,这种模式一直沿用至今。当然,“二战”后的50年代末开始,法国电影新浪潮以及各国的电影运动、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的矛盾、先锋电影和传统的电影的碰撞,促使电影表现手法日趋丰富、电影艺术迅猛发展,产生了更多剪辑手法,甚至产生了和经典好莱坞剪辑模式相对立的一些新观念,这些新观念和新手法都成为当代电影语言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当代电影艺术的茁壮发展提供了得力的工具。

3。当代电影剪辑的基本规律

当代电影剪辑一般要考虑两个层面的因素:其一,满足流畅性。这与经典好莱坞的剪辑模式类似,镜头之间的排列组合要产生电影感,并且保证视觉的流畅与连贯;其二,符合剧情的戏剧性要求。

剪辑要满足第一个层面的要求,要注意四种关系和四个原则。四种基本的关系是:上下镜头之间的图形关系、节奏关系、空间关系、时间关系。四个基本原则是:动作连贯、方向同一、色彩协调、光影匹配。这些原则中要注意避免上下两个相似景别、相同角度的镜头之间的组接。

(三)蒙太奇——电影语言的核心

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是电影艺术有别于其他艺术的本体特征,是电影语言开始走向成熟的标记。通过蒙太奇手段,电影艺术家可以根据生活的分析,攫取最能体现生活实质、最能说明人物性格、人物关系的部分,经过分解与组合,保留下最重要的、最有启迪力的部分,摒弃省略大量无关轻重的琐屑,去芜存菁地提炼生活,获得最生动的叙述、最丰富的感染力。

通过蒙太奇手段,电影的叙述在时间、空间的运用上取得极大的自由。通过上下镜头的组合,可以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而且,通过两个不同空间的运动的并列与交叉,可以造成紧张的悬念,或者表现分处两地的人物之间的关系。蒙太奇的运用,使电影艺术家可以大大压缩或者扩延生活中实际的时间,造成所谓“电影的时间”。蒙太奇手法令电影导演在讲述故事时显得游刃有余,在表现时空上更是任意“穿越”。因此,蒙太奇不仅是一种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更是电影语言的基本语法。可以说,蒙太奇是电影语言的核心。

1。蒙太奇语言的形成

电影大师格里菲斯注意到了电影蒙太奇的作用。后来,苏联导演库里肖夫、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等相继探讨并总结了蒙太奇的规律与理论,形成了蒙太奇学派,他们的有关著作对电影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图5-1-8导演库里肖夫(苏联)

20世纪20年代,苏联的库里肖夫(图5-1-8)认为,电影是零碎片段的组合,这些片段不完全和真实生活有关。例如,他将莫斯科的红场和美国白宫的大楼镜头剪辑在一起,然后加上分别两个人在不同地点爬阶梯的特写和最后两个人握手的特写,这样一来,观众认为这两个人好像是在同一个地方。

库里肖夫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来验证其理论基础,一个脸无表情的演员特写镜头,分别与一碗汤、一个小女孩在玩、一具棺材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把这三组镜头分别放给观众看,结果反应相差很大,分别为:他盯着汤,满脸都是饥饿的表情(图5-1-9);他温柔地看着小女孩(图5-1-10);他悲伤地凝望着那个女子(图5-1-11)。其实每次都是同样的表情,这说明剪辑和蒙太奇的力量。把两个镜头连起来,创造出第三种意思。这第三种意思,就是一种效果和情感,比把这两个部分简单地加在一起,要强烈得多。这就是电影剪辑的基础。

图5-1-9饥饿

图5-1-10快乐

图5-1-11忧伤

由此可见,这种含义并非是单一镜头能完成的,需要两个镜头进行并列,从而产生一个新的意义。(注意:这与格林菲斯的剪辑观念不同,格氏的剪辑是更有效地传达意念、强调情感,并没有产生新的含义。)

同时,库里肖夫认为传统的表演技巧并不重要,只是镜头之间的并列,就已产生很好的戏剧效果。

图5-1-12苏联电影导演、电影理论家爱森斯坦

和许多苏联形式主义者一样,爱森斯坦也在探索新的剪辑方法,能够让电影既能叙事,又能表达思想和主题,这就是蒙太奇。爱森斯坦(图5-1-12)犹如哲学家,认为一切都具有冲突和矛盾的辩证性,他将这种冲突着重表现在剪辑艺术上,他和库里肖夫、普多夫金一样,认为每个镜头的内容不应该是孤立的,而应该与其他镜头并列产生新的意义。

普多夫金和爱森斯坦的理论不同,他注重整体情感的积累,运用现场环境中的事物或局部连接成某种关系。例如,用特写拍摄车轮、泥泞的路面、推车的手、用力的脸、紧张的肌肉,累积成强烈的情绪效果。而爱森斯坦则是完全的自由,不必拘泥于场景内,只要与主题有关联即可,他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例如,《战舰波将军号》中战舰上的炮兵射炮反击沙皇部队的时候,画面是连续剪辑了睡狮、蹲狮、跃起的站狮三个特写镜头,象征沉睡、觉醒、奋起反抗:“石头怒吼了!”(图5-1-13)

图5-1-13电影《战舰波将军号》的象征

爱森斯坦的蒙太奇更具体地表现为:两个镜头的连接,会产生新的表意、新的概念,尤其通过冲突性的镜头的组接,实际上就是一种对比、一种打断原来时间的连续性而引起的变化,从而产生新的思想的冲击效应,以此引发观众理性的思考,这正是蒙太奇创造出来的镜头功能,这使电影语言的发展到达一个新的高度。

爱森斯坦认为,将对列镜头衔接在一起时,其效果“不是两数之和,而是两数之积”。凭借蒙太奇的作用,电影享有时空的极大自由,甚至可以构成与实际生活中的时间空间并不一致的电影时间和电影空间。蒙太奇可以产生演员动作和摄影机动作之外的第三种动作,从而影响影片的节奏。

2。蒙太奇的形式

蒙太奇语言发展到当代,延伸出许多的表现形式,按其在电影中的运用范围和所起的作用,可分为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马塞尔·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中指出:叙事蒙太奇主要以叙述一段剧情、展现一系列事件为主要目的,将多个镜头按逻辑顺序组接在一起。

(1)叙事蒙太奇:由美国电影大师格里菲斯等人首创,是影视片中最常用的一种叙事方法。它的特征是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从而引导观众理解剧情。这种蒙太奇组接脉络清楚,逻辑连贯,明白易懂。叙事蒙太奇包含如下几种具体技巧:

①平行蒙太奇:故事发展过程中,将两件或多件的事件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犹如两条线索同时并置进展、彼此呼应。但最终这两条线索不一定交叉或相遇,故称平行蒙太奇。

格里菲斯、希区柯克都是极善于运用这种蒙太奇的大师。平行蒙太奇应用广泛,一方面,因为用它处理剧情,可以删节过程以利于概括集中,节省篇幅,扩大影片的信息量,并加强影片的节奏;另一方面,由于这种手法是几条线索平列表现,相互烘托,形成对比,易于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

并行蒙太奇的目的是把原来各自发生的几件事情,在平行交代的过程中可以省略很多时空,加快叙事的节奏;此外,平行蒙太奇可以把两场比较平淡的戏,通过这种并置后,会明显的增加其戏剧性。

②交叉蒙太奇:将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件交叉组接起来,最后在某处交汇在一起,形成强烈的节奏感和紧张的气氛,造成惊险的戏剧效果。最有代表的就是格林菲斯的“最后一分钟营救”。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